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化周口|河南周口淮陽縣臨蔡鎮

在閱讀本文前, 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 , 這樣您就可以收到《文化周口》原創文章了。 挖掘、整理當地文化資源能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傳播傳統文化知識、關注《文化周口》瞭解家鄉文化。

臨蔡鎮位於淮陽縣城東北10公里, 東、南、西分別與本縣的黃集、四通、白樓、葛店、安嶺等鄉鎮接壤, 北與太康縣符草樓鄉相鄰。 臨蔡鎮區南北長12.3公里, 東西寬8.2公里,總面積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5萬畝。 全鎮有24個行政村, 115個自然村, 250個村民組, 1.38萬戶, 5.9萬人。

臨蔡為古老集鎮之一, 隋唐曾為縣治。 據《河南通志》載:

“漢光武帝與王莽相拒, 築城臨蔡河(今老黑河為蔡水), 故名臨蔡城”。 臨蔡是淮陽抗日遊擊隊參謀長韓紀文的故鄉,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 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

一批革命先烈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火車火種, 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史冊。 1988年9月, 經省民政廳批准, 臨蔡撤鄉建鎮, 1999年6月, 經周口地區民政局、地委黨史研究室, 地區老區建設促進會批准, 臨蔡為革命老區。

臨蔡為一農業大鎮, 土壤以黃潮土類的沙壤土和兩合土為主, 屬暖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14.3oC, 年平均降水量741.2mm, 地勢平坦, 農業生產條件優越, 境內有6條骨幹引水補源河道, 地下水資源豐富, 林木覆蓋率14.3%, 林成網, 田成方, 旱能澆, 澇能排, 土地肥沃, 旱澇保收。

近年來,臨蔡鎮黨委政府高舉-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以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為工作主線,引導全鎮廣大人民群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艱苦創業,與時俱進,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之中,使全鎮的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4億元,財政收入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5元。鎮黨委政府狠抓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全鎮黨群幹群關係密切,社會安定,鄰里團結,民風淳樸,群眾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特色農業

近年來,臨蔡鎮政府本著減少糧食作物面積,增加經濟作物面積,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指導思想,除抓好糧、棉、油主導產業外,積極發展瓜果蔬菜1萬畝,山藥、黃薑、蘆筍3000畝,雜果2000畝,日光大棚300個。建立了以常樓行政村為主的山藥生產基地,該村常年種植山藥500畝,產品銷至周邊6個縣市區,畝收入6000元左右,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增加1000餘元。.

文化周口|編輯部

關注文化周口頭條號:傳播周口文化故事,感受文化周口魅力;關注文化周口瞭解家鄉文化。

近年來,臨蔡鎮黨委政府高舉-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以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為工作主線,引導全鎮廣大人民群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艱苦創業,與時俱進,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之中,使全鎮的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4億元,財政收入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5元。鎮黨委政府狠抓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全鎮黨群幹群關係密切,社會安定,鄰里團結,民風淳樸,群眾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特色農業

近年來,臨蔡鎮政府本著減少糧食作物面積,增加經濟作物面積,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指導思想,除抓好糧、棉、油主導產業外,積極發展瓜果蔬菜1萬畝,山藥、黃薑、蘆筍3000畝,雜果2000畝,日光大棚300個。建立了以常樓行政村為主的山藥生產基地,該村常年種植山藥500畝,產品銷至周邊6個縣市區,畝收入6000元左右,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增加1000餘元。.

文化周口|編輯部

關注文化周口頭條號:傳播周口文化故事,感受文化周口魅力;關注文化周口瞭解家鄉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