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股創一年半來最大單日跌幅,A股卻用一根陽線證明“牛市”

受歐美股市上周大跌影響, 滬深兩市各大指數跳空低開, 之後隨著市場人氣逐漸恢復, 指數探底回升, 總體呈現先抑後揚的運行格局。 盤面上, 滬強深弱、結構分化特徵依然明顯。

彩貝財經(公眾號:icaibei)注意到, 美股上週五(2月2日)收盤, 道指暴跌666點, 收跌2.5%, 創下2016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 而在這之前的1月29日、1月30日, 道指已經連續兩天大跌, 只不過跌幅小於2月2日。

自從1978年道鐘斯指數創建以來, 歷史上之前僅有8次在單個交易日內暴跌超過600點。 此外, 美股“恐慌指數”VIX最高觸及17.86, 創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最高。

暴跌的主要原因:

1)美國非農就業及薪資增速表現強勁, 通脹預期進一步上行, 引發市場對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

2)美國長端收益率快速上升, 2018 年至今,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上行40 多個基點, 觸及2.84%。

於A股而言, 儘管今日早盤大幅低開, 但隨後憑藉大金融等板塊的發力,

滬指成功收漲。 A股在陸港通開通後較之前更易受到國際市場的負面衝擊, 尤其會通過港股市場的波動傳導。 但本輪新興市場受到的衝擊不會較歷史經驗更為猛烈, 因為美股的下跌本質上是經濟增長更樂觀引發通脹擔憂和情緒影響, 而非基本面走弱或風險事件驅動。 且當前A 股的估值水準不同於美股, 並非處於歷史高位。

整體來說, 我國的宏觀經濟、流動性環境、公司基本面、市場資金面、估值等幾個重要因素並未動搖, 因此, 面對週邊市場調整時, 無需過度恐慌, 在市場動盪不安、泥沙俱下之時更應從容應對, 恪守投資原則, 堅持從公司業績基本面出發, 關注估值的安全邊際, 規避業績不佳和質押率較高的標的,

同時挖掘被市場非理性錯殺的個股, 回檔即是上車機會, 在危機中抓住佈局良機。

追蹤個股策略?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 每天提示牛股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