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央民族樂團《絲綢之路》跨年歐洲巡演走進慕尼克

1月31日, 中央民族樂團巡演的隊伍抵達德國慕尼克, 這座具有360年悠久歷史的城市, 是理查•施特勞斯、卡爾•奧爾夫等許多傑出作曲家活動的領地。 這裡不僅是德國, 也是整個歐洲歌劇藝術的重鎮。

當日, 應慕尼克演藝劇場的邀請, 樂團於音樂會開場之前在劇場的會議廳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民族器樂知識講座——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 歐洲人開始認真傾聽中國聲音, 把古老的琵琶、二胡請到家門口, 或許多數人是想看看、想聽聽, 中國傳統文化能為相互尊重的世界和時代傳遞些什麼。

在慕尼克演藝劇場別致的會議廳內舉辦民樂知識講座

主講人是《絲綢之路》音樂會的曲作者、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家姜瑩女士, 這位年輕的80後作曲家對中國傳統樂器瞭若指掌, 並在樂曲寫作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她以即將上演的音樂會為主線, 分別對其中的樂曲和樂器進行詳細的介紹與解析, 薩塔爾演奏家郭劼姝、琵琶演奏家于源春和孟霄、嗩呐演奏家牛建黨、箜篌演奏家吳琳、笛簫演奏家丁曉逵、管子演奏家張佳理依次進行示範。 一邊是學術性講解, 一邊是演奏家示範, 學術氣氛和欣賞趣味相得益彰,

讓聽者意猶未盡並對音樂會更加充滿期盼。

為聽眾示範的演奏家

左上起, 演奏家依次為:薩塔爾演奏郭劼姝、箜篌演奏吳琳、琵琶演奏於源春、嗩呐演奏牛建黨。

左下起, 演奏家依次為:演唱牛建黨、簫演奏丁曉逵、仿唐琵琶演奏孟霄、管子演奏張佳理。

主講人姜瑩正在向觀眾介紹仿唐琵琶

當地時間19:30, 音樂會準時開場, 中國駐慕尼克總領事毛靜秋、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陳平出席觀看。 音樂會由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執棒。 樂隊首席唐峰、古箏演奏家繆青、胡琴演奏家金玥、笛簫演奏家丁曉逵、管子演奏家張佳理、箜篌演奏家吳琳、琵琶演奏家趙聰和於源春、打擊樂演奏家朱劍平和於昕、中阮演奏家馮滿天、嗩呐演奏家牛建黨悉數登場,

在觀眾熱情的歡呼聲和持續不斷的掌聲中, 音樂會持續近兩小時。

正在檢票入場的觀眾

舞臺上,國樂聲聲入耳、餘音繞梁;舞臺下,觀眾屏息聆聽、掌聲雷動。雖然有許多觀眾從未踏入中國國土,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們對樂曲的迷戀和由此產生的興奮,他們個個臉上洋溢出特殊光澤,他們因此對中國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讓在場的每一位演奏家都深深感受到相遇知音的昂揚精神。

樂隊側景

演出結束,中國駐慕尼克總領事毛靜秋與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陳平上臺向藝術家表示熱烈祝賀與衷心感謝。毛靜秋激動地說:“今天的演出給慕尼克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場演出是傳統和現代結合的典範,你們是我們國家的品牌,是我們的拳頭產品!”;陳平帶來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的親切問候,並深情的回憶:“我還記得中央民族樂團1999年初,在柏林愛樂大廳曾經舉辦過一場非常成功的中國民族音樂會,當時也是陳(燮陽)指揮,20年後的今天,你們又來到了德國,來到巴伐利亞的首府慕尼克,今天又給大家獻上一場非常精彩、非常有新意的音樂會,特別是作曲家姜瑩女士的創作,加上我們全團音樂家的努力,我們已經從觀眾的掌聲中,瞭解到他們對我們音樂會的喜愛!”

毛靜秋領事、陳平公參一行與藝術家合影

(左五:中國駐慕尼克總領事毛靜秋;左二: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陳平)

毛靜秋領事和陳平公參向藝術家表示祝賀

金髮碧眼的德國觀眾表達喜愛的方式有很多,他們富有創意的在《絲綢之路》的海報前擺出各種造型合影留念,有不少當地觀眾拿著節目單特意跑到後臺找到他們喜愛的作曲家、演奏家索要簽名。“中國箜篌的音色確實與豎琴不一樣”“《極樂》中那些敦煌樂器既好看又好聽”剛剛在下午的講座中獲得中國民族器樂知識的幾位觀眾,便在“前理解”的基礎上聽出了更深刻的感受。從事音樂行業的Erwin說“之前聽過《二泉映月》的錄音,但是現場體驗比想像中的更加震撼,我們對中國文化瞭解得太少了,中國的民族樂團能夠到慕尼克給我們帶來這樣美妙的藝術,實在太好了。”

指揮家陳燮陽攜全體藝術家接受觀眾的鮮花和掌聲

現場觀眾

我們從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聽眾,變為文化的傳播者、輸出者,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在多個場合表示:“這次歐洲巡演得益于吳氏策劃多年來堅守的‘中國新春民族音樂會’品牌的理念。在貫徹落實文化‘走出去’戰略佈局中,吳氏策劃作為一個民營公司常年堅持民族音樂的宣傳推廣,並在歐洲演出市場建立了長效機制,此舉不得不令人欽佩!”

舞臺上,國樂聲聲入耳、餘音繞梁;舞臺下,觀眾屏息聆聽、掌聲雷動。雖然有許多觀眾從未踏入中國國土,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們對樂曲的迷戀和由此產生的興奮,他們個個臉上洋溢出特殊光澤,他們因此對中國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讓在場的每一位演奏家都深深感受到相遇知音的昂揚精神。

樂隊側景

演出結束,中國駐慕尼克總領事毛靜秋與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陳平上臺向藝術家表示熱烈祝賀與衷心感謝。毛靜秋激動地說:“今天的演出給慕尼克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場演出是傳統和現代結合的典範,你們是我們國家的品牌,是我們的拳頭產品!”;陳平帶來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的親切問候,並深情的回憶:“我還記得中央民族樂團1999年初,在柏林愛樂大廳曾經舉辦過一場非常成功的中國民族音樂會,當時也是陳(燮陽)指揮,20年後的今天,你們又來到了德國,來到巴伐利亞的首府慕尼克,今天又給大家獻上一場非常精彩、非常有新意的音樂會,特別是作曲家姜瑩女士的創作,加上我們全團音樂家的努力,我們已經從觀眾的掌聲中,瞭解到他們對我們音樂會的喜愛!”

毛靜秋領事、陳平公參一行與藝術家合影

(左五:中國駐慕尼克總領事毛靜秋;左二: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陳平)

毛靜秋領事和陳平公參向藝術家表示祝賀

金髮碧眼的德國觀眾表達喜愛的方式有很多,他們富有創意的在《絲綢之路》的海報前擺出各種造型合影留念,有不少當地觀眾拿著節目單特意跑到後臺找到他們喜愛的作曲家、演奏家索要簽名。“中國箜篌的音色確實與豎琴不一樣”“《極樂》中那些敦煌樂器既好看又好聽”剛剛在下午的講座中獲得中國民族器樂知識的幾位觀眾,便在“前理解”的基礎上聽出了更深刻的感受。從事音樂行業的Erwin說“之前聽過《二泉映月》的錄音,但是現場體驗比想像中的更加震撼,我們對中國文化瞭解得太少了,中國的民族樂團能夠到慕尼克給我們帶來這樣美妙的藝術,實在太好了。”

指揮家陳燮陽攜全體藝術家接受觀眾的鮮花和掌聲

現場觀眾

我們從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聽眾,變為文化的傳播者、輸出者,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在多個場合表示:“這次歐洲巡演得益于吳氏策劃多年來堅守的‘中國新春民族音樂會’品牌的理念。在貫徹落實文化‘走出去’戰略佈局中,吳氏策劃作為一個民營公司常年堅持民族音樂的宣傳推廣,並在歐洲演出市場建立了長效機制,此舉不得不令人欽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