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地鍋雞的家常做法,冬天來一鍋全身都舒服

地鍋菜起源于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 以前, 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 因船上條件所限, 往往取一小泥爐, 爐上坐一口鐵鍋, 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 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 鍋邊還要貼滿面餅, 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 地鍋菜的湯汁較少, 口味鮮醇, 餅借菜味, 菜借餅香, 具有軟滑與幹香並存的特點。

雞半隻、(正宗多是整雞一隻, 人少飯量也少, 半隻都沒消化完)蔥、薑、蒜、醬油、料酒、糖、鹽、鮮湯、幹辣椒少許、土豆一隻、生面少許。

活好的面。 不用發酵, 面的幹濕度要合適, 以不沾手為宜;活好的面分成若干個小面劑, 大小以荔枝般大小就可以;用手把面劑壓薄, 大小厚薄適度;

辣椒、蔥、薑、蒜入鍋炒出香味;加雞塊,

依次入料酒、醬油、糖、鹽、富清鮮辣味粉等調味;

稍炒出香味後加鮮湯、土豆, 待鮮湯煮沸後在鍋的四周依次把薄餅貼上;中火頂多燉10分鐘, 餅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