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金堂味道|有種金堂味道叫“周家婆”“家”為食材 “愛”當調料

說起美食的味道, 總會想起電影《飲食男女》中郎雄所扮演的父親朱師傅做飯的場景:伴隨著民族傳統音樂, 朱師傅簡直就像在進行一項藝術創作。 在朱家的餐桌上, 我們領略了中國飲食的豐富多彩, 甚至看到了諸如“叫花雞”之類的中國傳統名菜。 在水城的藍天城市廣場內有一個很特別的小木屋, 抬眼望去, 小小門鋪上“周家婆”三個大字十分醒目。 走進小木屋, 裡面陳設十分整潔, 所有食材擺列有序, 瞧那集“鮮”“香”“辣”於一體的食物展現在你的面前時, 一種視覺上的“味蕾”已經衝擊而來。

一提起“周家婆”, 周曉麗的眼睛裡迸發出亮光, 似有揮灑不完的熱情。 回想起她與烹飪美食的緣分還得從小的時候說起, 從“家婆”做的食物說起。

定名“周家婆”/只為傳承與紀念

周曉麗之所以將品牌名定為“周家婆”, 為的是紀念已故的外婆, 也是為了傳承從外婆那裡學到的手藝。

“自古以來中國女性有她們對美食的獨特見解, 每個人的炒制手法與料包都有自己的獨家秘方, 而‘家婆’卻能將這種食物之美恰如其分地呈現出來。 ”對於美食, 周曉麗也有自己的見解, 她秉承著“味緣水城, 尋味記憶”的初衷, 讓外婆的手藝一直傳承下去。

周曉麗回憶道, 小時候, 因父母常年在外工作, 她基本上是在外婆家長大, 外婆一個人要照看幾個表兄妹, 家裡經常是鬧開了花。 “記憶中外婆好像就沒有空閒的時候, 身上常系著條圍裙。 外婆圍裙上有個大大的口袋, 她常常從口袋裡拿出一些糖果、甜食之類的吃食, 分給我們這些“小饞貓”。 外婆的眼睛有點毛病, 時常看不清周邊的事物,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她對做美食的渴望。 她時常把我們姐妹幾個叫到跟前, 手把手地教我們如何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食物。 ”也是在那個時候, 周曉麗與美食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在農村, 家裡條件並不寬裕, 但在外婆一雙巧手下做出的各種小菜, 常讓大家垂涎欲滴, 即使是最普通的冬瓜、茄子、豆腐, 在外婆的烹調下也都成了一道道美味的佳餚。 每逢過年, 外婆就會做大家最愛吃的幹煸辣子雞。 “那是我們最喜歡吃的菜, 嗅著特別的香味, 會讓食欲不好的你胃口大開。 ”在外婆看來, 如何做好辣子雞, 新鮮的食材最為關鍵,

尤其是幹辣椒。 “作為四川人, 離不開的就是辣。 我家的幹辣椒都是自家栽種、晾曬、炒制的, 而煉製出來的辣椒香而不辣。 ”外婆告訴周曉麗:做辣子雞首先將肉炒熟, 再與炒制好的辣椒一起翻炒。 小徒弟們以“不入味、肉質不夠鮮嫩”為由提過意見後, 不斷改良, 最終定下來:先燒制菜油, 將花椒、蒜瓣、薑塊、幹辣椒等佐料翻炒出香味, 再放入雞塊煸炒至熟, 最後加水燜至肉爛。 辣椒及調料的香味經過炒、燜兩道工序, 已深深地沁入雞肉之中, 吃完雞肉, 再用那菜湯泡上一碗白飯, 真是最美好的享受了。

可是時隔多年,當她再一次做了兒時記憶中的食物時,卻連嘗一口的勇氣都沒有,有的只剩下哽咽。

在溫暖憂戚的歲月,有一些人、一些事早已融入我們的生命中,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去銘記。世間的萬物都有屬於自已的味道,或濃或淡地充斥著我們的味覺。“有一種味道,早已沁入心脾,那淡淡的滋味有時會漫溢舌尖,從而勾起我一些久遠的記憶。一種最質樸而親切的味道一直縈繞身邊,這就是外婆的味道。”周曉麗感慨。

偏愛改良 / 傳承有了新思路

“時隔幾十年,兒時的小姐妹們已經長大成人,但卻沒有一個人把外婆的‘味道’傳承下去。雖然外婆已經過世多年,但是外婆的‘愛’依然圍繞在我們身邊不曾遠去。”周曉麗想把“家婆的味道”一直延續下去。直至2015年10月,“周家婆”冷吃鋪正式成立。在那段忙碌的時間裡,周曉麗除了要兼顧公司的總體裝修設計、佈置以外,對外推廣也是由她主導。作為一個沒有固定工作、固定收入的女人來說,她承擔了太多的外界壓力。

創業之初,她把自己所有積蓄都花在了食品採購研製上。她按照外婆教給她的食譜,一步一步去炒制,但是最後出來的味道總是哪裡不對。看著一碗又一碗的食物被PASS掉,她的內心幾乎崩潰。家人的抱怨,朋友的數落……各種負面的聲音圍繞在她耳邊,讓她生出放棄的念頭,但是外婆的“愛”給了她堅持的信念。每到夜深人靜時,周曉麗就把自己關在廚房裡反復調製醬料、炒制食材,把食材與佐料精確到多少克,油該幾成熱的時候食物才能下鍋,大火還是小火來煸炒,該煸炒多少時間……她相信按照外婆教給她的方法,她一定能做出兒時的味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無數次的配料和研製,周曉麗終於找回了兒時“家婆”的味道。

有一次,周曉麗把她炒制出來的辣子雞給大家試吃,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可——這也讓她更多了些讓自家品牌“走出去”的信心。據周曉麗說,她想讓“周家婆”不止在四川銷售,更多的是能走出四川走向全國。“今年,我們打算在改良食物上多花點功夫,把食材選購、刀工的切法、料包的調製加以改進。在外婆傳統的手藝上加以昇華改良,秉著回歸食物的原始味道,無添加綠色健康的理念,讓食物的口感更為適應大眾群體。”

提到對未來的展望,周曉麗說:“希望能把‘川味’‘家味’推向全國,讓遠在他鄉的遊子能嘗到家鄉的味道,嘗到闊別已久的兒時味道。還希望把這‘味道’延續下去,把熱愛美食的人聚集到一起,為傳承美食文化繼續奮鬥下去。”

可是時隔多年,當她再一次做了兒時記憶中的食物時,卻連嘗一口的勇氣都沒有,有的只剩下哽咽。

在溫暖憂戚的歲月,有一些人、一些事早已融入我們的生命中,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去銘記。世間的萬物都有屬於自已的味道,或濃或淡地充斥著我們的味覺。“有一種味道,早已沁入心脾,那淡淡的滋味有時會漫溢舌尖,從而勾起我一些久遠的記憶。一種最質樸而親切的味道一直縈繞身邊,這就是外婆的味道。”周曉麗感慨。

偏愛改良 / 傳承有了新思路

“時隔幾十年,兒時的小姐妹們已經長大成人,但卻沒有一個人把外婆的‘味道’傳承下去。雖然外婆已經過世多年,但是外婆的‘愛’依然圍繞在我們身邊不曾遠去。”周曉麗想把“家婆的味道”一直延續下去。直至2015年10月,“周家婆”冷吃鋪正式成立。在那段忙碌的時間裡,周曉麗除了要兼顧公司的總體裝修設計、佈置以外,對外推廣也是由她主導。作為一個沒有固定工作、固定收入的女人來說,她承擔了太多的外界壓力。

創業之初,她把自己所有積蓄都花在了食品採購研製上。她按照外婆教給她的食譜,一步一步去炒制,但是最後出來的味道總是哪裡不對。看著一碗又一碗的食物被PASS掉,她的內心幾乎崩潰。家人的抱怨,朋友的數落……各種負面的聲音圍繞在她耳邊,讓她生出放棄的念頭,但是外婆的“愛”給了她堅持的信念。每到夜深人靜時,周曉麗就把自己關在廚房裡反復調製醬料、炒制食材,把食材與佐料精確到多少克,油該幾成熱的時候食物才能下鍋,大火還是小火來煸炒,該煸炒多少時間……她相信按照外婆教給她的方法,她一定能做出兒時的味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無數次的配料和研製,周曉麗終於找回了兒時“家婆”的味道。

有一次,周曉麗把她炒制出來的辣子雞給大家試吃,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可——這也讓她更多了些讓自家品牌“走出去”的信心。據周曉麗說,她想讓“周家婆”不止在四川銷售,更多的是能走出四川走向全國。“今年,我們打算在改良食物上多花點功夫,把食材選購、刀工的切法、料包的調製加以改進。在外婆傳統的手藝上加以昇華改良,秉著回歸食物的原始味道,無添加綠色健康的理念,讓食物的口感更為適應大眾群體。”

提到對未來的展望,周曉麗說:“希望能把‘川味’‘家味’推向全國,讓遠在他鄉的遊子能嘗到家鄉的味道,嘗到闊別已久的兒時味道。還希望把這‘味道’延續下去,把熱愛美食的人聚集到一起,為傳承美食文化繼續奮鬥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