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規模化回收利用動力電池第一槍已打響 誰來接棒?

1月4日, 中國鐵塔公司在北京與重慶長安、比亞迪、銀隆新能源、沃特瑪、國軒高科、桑頓新能源等16家企業, 舉行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戰略合作夥伴協議簽約儀式。

1月29日, 在國家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的指導下, 中國鐵塔廣東分公司和廣東省經信委、廣東光華科技公司等共同舉行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戰略合作協定簽約儀式, 加快部署啟動回收利用試點工作, 推動在廣東省及周邊地區構建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與國內眾多企業簽訂協定, 足以看出鐵塔公司對於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重視。 而兩次活動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都有參與, 這也意味著鐵塔公司的佈局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援和認可。 一場國內最大規模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合作案例正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下開啟。

業內共識, 無論是梯次利用還是資源回收,

目前來看經濟性還是比較差的。 國家“863”計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案總體專家組專家肖成偉認為, “從長遠來看, 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達到一定的規模時才會體現出經濟性。 現在鐵塔公司做了比較多的梯次利用分析, 從經濟效益方面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

事實上, 中國鐵塔公司自2015年開始, 在黑龍江、天津等9省市建設了57個退役電池梯次利用試驗網站, 對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目前試點範圍已擴大到12省市, 已建設了3000多個試驗網站, 涵蓋備電、削峰填穀、微電網等各種使用工況。

業內人士認為, 儘管目前鐵塔公司大動作不斷, 但具體的商業價值還有待評估, 電池回收如何實現盈利仍是一大挑戰。

然而, 面對未來巨大的動力電池報廢量和其中的潛在價值, 提前卡位對於動力電池、協力廠商回收及一些上市公司而言相當重要。 如果能在前期合作中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 加上未來動力電池規模化擴張、成本持續降低等因素的推動, 必然存在可觀的商業價值。

面向產業未來發展, 肖成偉表示, 從梯次利用的角度來看, 退役動力電池的應用領域很多, 包括鐵塔基站後備電源、低速車市場、電網等都可以用。 杉杉股份副總裁孫曉東認為, 要把電池梯次利用和商業模式結合起來, 換電模式可以作為一種選擇。

電池中國網認為, 鐵塔公司重點圍繞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無害化處理等領域開展工作,

形成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未來, 在規模化回收利用動力電池領域將會出現更多的優秀案例。 此外, 從2017年12月1日開始, 國家相關部委先後發佈實施了《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範》、《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餘能檢測》、《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規則》和《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四部法規, 這將加快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