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重慶黃桷埡三毛故居茶館或歇業 曾接待無數書迷探訪

作家三毛自我介紹時, 一直說自己是重慶人, 出生在重慶黃桷埡。

1月31日,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南岸區黃桷埡正街, “不要問我從哪裡,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歌聲從三毛茶館裡傳來, 開茶館的楊老七說, 由於黃桷埡正街要整修, 可能不久以後, 茶館要暫時關門歇業了。

三毛茶館門口的牆上有三毛的照片

接待了無數全國各地的書迷

一到茶館, 首先映入眼簾的, 是貼在牆上的三毛黑白照。 照片上, 三毛笑靨如花。

茶館是露天的, 上方搭著木架子, 架子上有藤蔓, 有葫蘆。 往前走幾步, 能看到鬱鬱蔥蔥的樹林就在腳下, 再望遠一點, 還能依稀看到喜來登的尖頂。

三毛茶館

三毛茶館

楊老七本名楊世維,

在家排行老七, 今年51歲。 “我從小在黃桷埡長大, 這裡以前是一條古道, 在朝天門碼頭進貨的商人, 會挑著貨從這裡翻越南山到貴州去賣貨。 以前的黃桷埡, 巷子裡鋪的是石板路, 一到夏天, 就打著赤腳到處跑, 踩在地上很涼快。 古道兩邊, 有賣麻花的小吃店, 有沖老鷹茶的茶館。 一到週末, 街坊鄰居都會聚在院子裡, 一家弄幾個菜, 拼成一桌, 一起吃飯。 ”

關於三毛的故事, 楊老七聽自己的母親, 稀稀拉拉講過一些。 聽完以後, 他去網上查關於三毛的資料, 開始慢慢瞭解三毛, 並讀她的書。 “記憶裡, 來這裡尋找三毛故居的人有很多, 他們經過詢問、考察, 最終確定我們這個房子, 是之前三毛出生並住過的地方。 ”楊老七說, 既然他現在居住的地方,

與三毛如此有淵源, 為何不借此打造一間三毛茶館, 也好供來來往往尋找三毛故居的人棲息、發呆。

說做就做, 大約4年前, 楊老七將三毛全集書買回來, 列印了三毛生前的部分照片貼在牆上, 並去成都買了竹椅搬回來, 將茶館佈置成三毛生前曾拍過照的成都茶館的模樣。 “三毛茶館開起以後, 我接待了無數個來探訪三毛故居的人。 男男女女, 不分春秋冬夏, 他們有的結伴而來, 大部分是獨自一人前來。 ”

肖全為三毛拍的照片, 竹椅和三毛茶館的竹椅是同款

“我平時很喜歡和人聊天, 來茶館的客人, 多多少少都是因為三毛而來。 他們來了以後, 要麼坐著看書、發呆、聽歌, 有極個別感性的, 發呆發著發著就哭了起來。 ”楊老七回憶道。

“除了全國各地的書迷, 平日裡, 周邊大學的學生和老師, 也很喜歡來這裡坐著喝茶。 偶爾也有些搞音樂、攝影的藝術家, 也會來。 而像肖全, 他幾乎每年都會來幾次, 前段時間才剛來過。 ”楊老七告訴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經過多年與三毛書迷的交流, 他似乎更加懂了三毛,也更加懂了這些人愛她的原因。

“人們最嚮往的,應該是三毛身上的自由。”

精神的棲息地、靈魂的港灣

說起三毛茶館,就不得不說到肖全。

肖全曾出版過《天堂之鳥》三毛攝影專集,後在確定三毛故居這件事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剛認識楊老七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現在住的這個地方,曾是三毛的家。”肖全回憶道,2011年初,他在一報紙上看到描寫三毛出生地的文章,便順著文章來到了黃桷埡,並拍下了房子的照片。同年6月,肖全赴北京參加一個紀念三毛的活動。活動上,三毛的姐姐、弟弟,以及一大幫生前好友都來到現場。

肖全和三毛的合照

“我拿出照片給三毛的姐姐看,姐姐看完連連擺手說這個地方不是他們家,他們家有一個大門,不是照片上的地方。活動完了以後,帶著疑問,我又去了黃桷埡,並找了當地寫地方誌的老師一同前往。”肖全說,他們當時找到了一個姓陳的老太太,“那個老太太給我印象極其深刻,她精神很好,提到我們要找得三毛,她立刻說,‘哦,陳平個嘛,我們小時候在一起耍......’”

“老太太為我們指了三毛的家到底是哪一棟,我又拍了照片,隨後去了臺北,把照片帶給三毛的姐姐看。這一次,姐姐看了照片以後,大致也確定了,這裡就是三毛的出生地。而這裡,現在是楊老七的家。”

楊老七和肖全合照

肖全說,12月,他又去了一次三毛茶館,簽名牆上,寫滿了全國各地三毛書迷們想對三毛說的話。“我很感謝楊老七,他開起這個茶館,正式將三毛故居介紹給全國各地的人。這裡對很多熱愛三毛、熱愛自由的人來說,早已不僅僅是一茶館,而是精神的棲息地,靈魂的港灣。”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范聖卿 楊華 文/圖

他似乎更加懂了三毛,也更加懂了這些人愛她的原因。

“人們最嚮往的,應該是三毛身上的自由。”

精神的棲息地、靈魂的港灣

說起三毛茶館,就不得不說到肖全。

肖全曾出版過《天堂之鳥》三毛攝影專集,後在確定三毛故居這件事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剛認識楊老七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現在住的這個地方,曾是三毛的家。”肖全回憶道,2011年初,他在一報紙上看到描寫三毛出生地的文章,便順著文章來到了黃桷埡,並拍下了房子的照片。同年6月,肖全赴北京參加一個紀念三毛的活動。活動上,三毛的姐姐、弟弟,以及一大幫生前好友都來到現場。

肖全和三毛的合照

“我拿出照片給三毛的姐姐看,姐姐看完連連擺手說這個地方不是他們家,他們家有一個大門,不是照片上的地方。活動完了以後,帶著疑問,我又去了黃桷埡,並找了當地寫地方誌的老師一同前往。”肖全說,他們當時找到了一個姓陳的老太太,“那個老太太給我印象極其深刻,她精神很好,提到我們要找得三毛,她立刻說,‘哦,陳平個嘛,我們小時候在一起耍......’”

“老太太為我們指了三毛的家到底是哪一棟,我又拍了照片,隨後去了臺北,把照片帶給三毛的姐姐看。這一次,姐姐看了照片以後,大致也確定了,這裡就是三毛的出生地。而這裡,現在是楊老七的家。”

楊老七和肖全合照

肖全說,12月,他又去了一次三毛茶館,簽名牆上,寫滿了全國各地三毛書迷們想對三毛說的話。“我很感謝楊老七,他開起這個茶館,正式將三毛故居介紹給全國各地的人。這裡對很多熱愛三毛、熱愛自由的人來說,早已不僅僅是一茶館,而是精神的棲息地,靈魂的港灣。”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范聖卿 楊華 文/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