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宜家“國王”的一生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侯雋 I 北京報導

責編:周琦

1月28日, 瑞典傢俱品牌宜家官方宣佈, 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當天在位於瑞典南部的家中去世, 享年91歲。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稱:“當我們寫這篇訃聞時, 正坐在宜家的塑膠椅上, 電腦則擱在宜家的長條辦公桌上, 手邊是宜家的馬克杯。 這些產品我們已使用了兩年以上。 ”

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一生堪稱傳奇——白手起家打造了宜家全球帝國, 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 但又在生活中追求極簡主義, 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如同艱苦修行的苦行僧。

除《聖經》外最廣為傳播的書籍:《宜家家居指南》

1926年3月30日, 坎普拉德出生於瑞典南部, 父親是一名農場主。

在童年時期, 坎普拉德就展示了驚人的生意頭腦, 是大人眼中“早熟的企業家”。

1943年, 17歲的坎普拉德收到一份畢業禮物——在父親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公司。

他將公司取名為IKEA, 其中IK是自己姓名(Ingvar Kamprad)的首字母, E來自農場名Elmtaryd, A來自村莊名Agunnaryd。

最初幾年, 宜家還是一家典型的手工作坊式家庭企業, 以售賣賀卡、鋼筆、錢包等生活類小雜物為主, 坎普拉德的父親負責管理訂單和帳單, 母親負責接電話並幫忙包裝, 他自己親手蓋了一座小屋, 用於儲存包裹。

1948年, 宜家正式引入傢俱產品, 並採用目錄郵購的方式進行行銷。 令人意外的是, 用於郵購的《宜家家居指南》大受歡迎, 被外界稱為“除《聖經》外最被廣為傳播的書籍”。 這種每本約300頁, 收錄約12000件商品的冊子, 每年印發量高達1億本, 2013年的印發量更是高達2.08億本, 是《聖經》一年印發量的兩倍。

在70多年的時間裡, 宜家發展穩健而迅速。

目前, 宜家在全球共有200多家連鎖商店, 分佈在40多個國家, 雇傭員工9萬多名, 除非洲沒有涉足外, 它的觸角遍佈四大洲, 成為全球家居業的龍頭。

雲裡霧裡的產權結構

截至 2017 年底, 宜家當年到店人次超過 9.3 億人次, 總銷售額達 383 億歐元。 但是, 坎普拉德的財富, 始終像謎一樣。

2003年, 《商業週刊》的一篇文章報導稱, 當時77歲的坎普拉德已超過蓋茨成為世界首富, 其個人資產達4000億瑞典克朗(按當年匯率約合530億美元), 而蓋茨的淨資產為470億美元。

對上述報導, 坎普拉德非常不滿, 他接受瑞典《工業日報》採訪時否認自己是“世界首富”, 稱其純屬杜撰。 “宜家屬于基金會, 我和我們家都沒有從宜家得到一分錢。 ”

福布斯認為, 坎普拉德一度成為全球第四富有的人,

個人財富淨值達到 280 億美元。

根據瑞典著名商業週刊《Veckans Affarer》撰稿人波•畢德松的報導, 坎普拉德很早就搭建了與宜家品牌傢俱的極簡風格完全顛覆的複雜的產權結構:基金+信託基金+股份制公司的模式。 不僅利用基金、信託基金盡可能避開高額公司稅, 還能讓家族後代各司一方, 排除家族成員之間的相互干擾。

宜家一位前高層在其所寫的揭秘式觀察《宜家真相》一書中同樣透露, “坎普拉德的財富其實超過了很多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 但他編織了一張極其複雜的公司和基金會網, 通過基金會和信託公司來控制宜家。 ”

1973年坎普拉德將宜家總部從瑞典遷移往丹麥, 之後在荷蘭註冊斯迪克汀•英格卡基金會,

構建了延續至今的宜家帝國。 2001年, 宜家總部再次遷移到荷蘭。

有分析認為, 可能是丹麥與瑞典高額的遺產稅“逼走”了宜家。 但坎普拉德的解釋無懈可擊:“荷蘭有著適合建立商業基地的最古老也是最穩定的法律基礎。 ”

有輿論認為, 在坎普拉德的設計下, 宜家在歐洲許多國家都有各種資本或管理上相互牽制的機構, 像一個“獨立於任何國家的公司”, 沒人能夠說得清宜家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公司。

這種情況在最近幾年發生了一些變化。 2010年起, 宜家開始公佈財務報告;2015年, 坎普拉德向瑞典繳納了第一筆個人所得稅……宜家稱自己正在走向透明。 不過, 坎普拉德對於宜家不上市的堅持, 卻始終沒有改變, 他的資產依舊無法為外界所知。

坎普拉德與宜家傢俱

為20元人民幣砍價半小時

坎普拉德最令外界關注的另一個標籤,是節儉。

他的座駕是一輛富豪汽車,一開就是15年。自己的家裡也都是採用低調的裝修風格,幾乎所有傢俱都來自宜家,而且都是由他本人拼裝。

坎普拉德的房子靠近日內瓦湖,周圍風景優美,不過在建築群中毫不起眼。有媒體稱,這套房子是他等到這片社區快售完時才以最優惠的價格買下的尾房。

他從不去米其林餐廳吃大餐,而是喜歡去宜家的員工餐廳吃飯。有員工稱,看到坎普拉德偷偷打包餐廳裡的鹽和胡椒。

這位億萬富豪一直以來都喜歡搭乘廉價航空,乘飛機時也總是坐經濟艙,並且聲稱自己為了省錢,只有到發展中國家時才會理髮。

多年前坎普拉德來中國時,還被宜家中國區的高管“吐槽”——為了20元人民幣,他竟然和路邊攤主砍價半小時。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某次參加一個商業晚會時,坎普拉德被保安人員擋在了門外,因為他們看見坎普拉德從一輛公車上下來。

有人稱,或許正是節儉和追求極簡主義,才讓坎普拉德的精神更加自由。

“為大多數人創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著打破地位和傳統的局限——成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與眾不同。” 坎普拉德在1976年自己出版的《一個傢俱商的信仰》中如此寫道。

坎普拉德與宜家傢俱

為20元人民幣砍價半小時

坎普拉德最令外界關注的另一個標籤,是節儉。

他的座駕是一輛富豪汽車,一開就是15年。自己的家裡也都是採用低調的裝修風格,幾乎所有傢俱都來自宜家,而且都是由他本人拼裝。

坎普拉德的房子靠近日內瓦湖,周圍風景優美,不過在建築群中毫不起眼。有媒體稱,這套房子是他等到這片社區快售完時才以最優惠的價格買下的尾房。

他從不去米其林餐廳吃大餐,而是喜歡去宜家的員工餐廳吃飯。有員工稱,看到坎普拉德偷偷打包餐廳裡的鹽和胡椒。

這位億萬富豪一直以來都喜歡搭乘廉價航空,乘飛機時也總是坐經濟艙,並且聲稱自己為了省錢,只有到發展中國家時才會理髮。

多年前坎普拉德來中國時,還被宜家中國區的高管“吐槽”——為了20元人民幣,他竟然和路邊攤主砍價半小時。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某次參加一個商業晚會時,坎普拉德被保安人員擋在了門外,因為他們看見坎普拉德從一輛公車上下來。

有人稱,或許正是節儉和追求極簡主義,才讓坎普拉德的精神更加自由。

“為大多數人創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著打破地位和傳統的局限——成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與眾不同。” 坎普拉德在1976年自己出版的《一個傢俱商的信仰》中如此寫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