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煲湯時常犯的4個錯誤,你知道幾個

喝湯可以開胃, 促進血液迴圈, 抗禦感冒。 使人體獲得更易於吸收利用的營養素。 不過, 要注意的是。 煲湯中一些誤區要儘量避免。

誤區一煲湯時聞越長越好

飲食行業常說的“三煲四燉”是指煲湯一般需要3小時。 燉湯需要4—6小時。 但是有更多的人相信“煲湯時間要越長越好”, 而且一煲就是一整天, 認為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

根據字典的解釋。 “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 慢慢地熬。 研究證明, 煲湯時間適度加長確實有助於營養物質的釋放和吸收。 但過長就會對營養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壞。

一般來說, 煲湯的材料以肉類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為主。 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類。 如果加熱時間過長, 氨基酸遭到破壞, 營養反而降低, 同時還會使菜肴失去應有的鮮味。 另外, 食物中的維生素如果加熱時間過長, 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尤其是維生素C,

遇熱極易被破壞。 煮20分鐘後幾乎所剩無幾。 所以。 長時間煲湯後。 雖然看上去湯很濃, 其實隨著湯中水分蒸發, 也帶走了很多營養的精華。 還有一些研究表明, 過度熬的湯可能會致癌, 因為過度加熱食物會改變食物中碳水化物和脂肪的·眭質, 有可能演變為致癌物質。

那麼。 煲湯到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曾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 研究中選取了3種有代表性的煲湯原料:蹄膀、草雞和老鴨。 研究的結論是:平均加熱1—1.5小時。 這3種食物所煲出的湯營養價值達到最高, 此後逐漸降低。

對於一般肉類來說。 都可以遵循以上原則。 但也有些食物。 煲湯的時間需要更短。 比如魚湯。

魚肉比較細嫩, 煲湯時間不宜過長。 只要湯燒到發白就可以了。 再繼續燉不但營養會被破壞。 魚肉也會變老、變粗。 口味不佳。 還有些人喜歡在湯裡放人參等滋補藥材, 由於參類含有人參皂苷, 煮得過久就會分解, 失去補益價值, 所以這種情況下。 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 最後, 如果湯裡要放蔬菜。 必須等湯煲好以後隨放隨吃, 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誤區二經常吃湯泡飯

一些消化不好的人喜歡吃湯泡飯。 覺得湯泡飯既有營養又容易下嚥。 實際上, 由於湯泡飯飽含水分, 鬆軟易吞咽。 人們往往懶於咀嚼。 而咀嚼的過程不但對鍛煉我們的牙齒很有好處。 還是一個預消化的過程。 通過咀嚼, 唾液會不斷地產生, 把食物濕潤, 並借助唾液中的消化酶。

幫助消化吸收及解毒。 對健康十分有益。 未經唾液的消化過程就把食物快速吞咽下去。 給胃的消化增加了負擔.日子一久, 更容易導致胃病的發作。 湯泡飯快速進入胃裡不僅使人“食不知昧”, 而且舌頭上的味覺神經沒有刺激, 胃和胰臟產生的消化液不多。 並且還被湯沖淡, 使吃進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 所以, 不宜常吃湯泡飯。 有胃病的病人更不能多吃湯泡飯。

誤區三飯後喝湯

很多人都是飯後喝湯。 這其實是不對的。 “飯前喝湯, 苗條健康, 飯後喝湯, 越喝越胖”, 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 吃飯前先喝湯, 可以緩解饑餓感, 反射性地興奮飽食中樞, 抑制攝食中樞, 至少可以抑制1/3的食欲, 防止進食過量。 此外。

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 猶如一條通道。 是食物必經之路。 吃飯前先喝湯, 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 使食物能順利下嚥, 防止幹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飯前先喝少量湯, 好似運動前的熱身運動, 先使消化器官活動起來, 促使消化液分泌, 為吃正餐做好準備。

飯後喝湯不但在已經吃飽的基礎上攝入了更多的熱量, 容易使人肥胖, 還會沖淡胃腸道的消化液, 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飯前喝湯有益健康, 也不是說喝得越多越好, 也要掌握喝湯的量。 一般中餐前可以喝一碗, 而晚餐前最好以半碗湯為宜。 喝湯時間以飯前緩慢少量喝湯為佳, 切忌“狂飲”。

誤區四營養都在湯裡

很多人相信, 經過幾個小時的熬煮後, 食材中大部分的營養都已經進入湯裡, 肉和湯渣都是食之無味的廢料。可以丟棄了。實際上,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食材中的營養都不能完全溶解在湯裡。有測試表明,肉類中的營養能溶入湯中的最多也不超過15%。即使用高壓鍋煲湯也不能再增加了。其實食材的大部分營養還在很多人都扔掉的“湯渣”中。所以,營養學家都提倡喝湯以後還應該把湯裡的“湯渣”吃掉。

肉和湯渣都是食之無味的廢料。可以丟棄了。實際上,無論煲湯的時間有多長,食材中的營養都不能完全溶解在湯裡。有測試表明,肉類中的營養能溶入湯中的最多也不超過15%。即使用高壓鍋煲湯也不能再增加了。其實食材的大部分營養還在很多人都扔掉的“湯渣”中。所以,營養學家都提倡喝湯以後還應該把湯裡的“湯渣”吃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