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大爆炸」秦亡以後,國姓嬴姓就消失了,真的是項羽把嬴姓殺光了麼?

點擊“鼓樓微訊”關注

我們哦~~

自古以來, 華夏族的子孫都是以姓氏作為自己家族延續的標誌。 但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在春秋戰國時代, 姓和氏所指代的是不一樣的。

因此, 我們的今天的姓和先秦時代的姓, 並不是同一件事, 這就是秦國滅亡以後, 贏姓消失的原因。

姓, 是母系社會的遺留。 具體來說, 就是由母親傳給女兒, 女兒再傳給她的女兒, 所有同屬一系血統下的男女, 都擁有共同的姓。

先秦時代, 最著名的八個大姓, 分別是:姬、姚、媯、姒、薑、嬴、姞、妘。

比如, 周王室的母系就是姬姓。

隨著人口數量的日益增長, 姓之下又分出來氏。

然而, 相對姓來說, 氏只是一姓中的分支。 當時, 貴族女人, 都有姓;貴族男人, 有氏。

比如, 輔佐周武王滅商的薑子牙, 他的本姓是姓薑, 因為封地在呂, 所以又叫呂尚。

至於普通的男女大眾, 只有名, 既無氏, 也無姓。

下麵就來談談秦國國君贏姓的由來, 小夥伴們聽仔細了。

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 秦國國君嬴姓的始祖是大禹的治水助手伯益, 伯益被舜賜姓為嬴。 但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因為前面已經提到, 姓是母系社會的標誌, 人的母親都是明確的, 所以不可能被賜姓。

按照司馬遷的記載, 伯益的祖母女修, 才是嬴姓的始祖。 傳說中, 女修有一天撿到了一個鳥蛋, 吃了下去, 便懷了孕, 生下一個兒子, 叫大業。 大業生了一個兒子, 就是伯益。

我們如果仔細看嬴字, 把其中的字根〔女)去掉, 是不是像一只有冠、有嘴、有兩翼的鳥?

在春秋時代, 嬴姓之國除了秦國, 趙國以外, 還有郯國、江國、六國等等。

其中, 趙國與秦國從母系來看, 都是一家人, 姓嬴。

為什麼一個是趙氏, 一個是秦氏呢?

因為趙國的先祖被封在趙邑, 所以以“趙”為氏。 秦國的先祖, 受封于秦, 因此以秦為氏。

我們都知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 母系社會的遺留標誌越來越少, 父系社會成為主流。 尤其是秦國滅亡六國, 是對先秦社會的徹底顛覆。 從此以後, 許多人或以國為姓, 或以姓為氏, 或以氏為氏, 慢慢的就搞不清楚了。

因此,到了西漢的時候,中國人已經把姓氏混為一談。比如司馬遷,他給名人寫傳的時候,往往都喜歡寫下:“某人,姓某氏。”

今天,前面提到的八大姓之一的姚姓,衍生出來的姓氏高達60個之多,比如王、陳、孫、胡、田、虞、袁、車、陸等。

所以,並不是項羽把贏姓殺光了,而是秦代以後,姓和氏,融合到了一起。所有人,都是姓氏並稱。

因此,今天,《百家姓》裡面的“姓”,和先秦時代的“姓”,並不是一碼事。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因此,到了西漢的時候,中國人已經把姓氏混為一談。比如司馬遷,他給名人寫傳的時候,往往都喜歡寫下:“某人,姓某氏。”

今天,前面提到的八大姓之一的姚姓,衍生出來的姓氏高達60個之多,比如王、陳、孫、胡、田、虞、袁、車、陸等。

所以,並不是項羽把贏姓殺光了,而是秦代以後,姓和氏,融合到了一起。所有人,都是姓氏並稱。

因此,今天,《百家姓》裡面的“姓”,和先秦時代的“姓”,並不是一碼事。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