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劇本醫生拉片《馬戲之王》:這麼套路的“愚者成功”型故事憑什麼打動你?

文|劉豔新 編輯|南風

影片:《馬戲之王》

導演:邁克爾·格雷西

編劇:比爾·康頓、邁克爾·阿恩特、珍妮·比克

主演: 休·傑克曼、紮克·埃夫隆、蜜雪兒·威廉姆斯、麗蓓嘉·弗格森

類型: 劇情/歌舞/傳記

從去年的《愛樂之城》刷爆朋友圈到今年《馬戲之王》的來勢洶洶, 歌舞片這種相對冷門類型的電影開始成功引起關注, 或許是別樣的小清新給電影市場拓寬了道路, 觀眾也逐漸的接受和喜愛這種類型。

作為一部歌舞片, 《馬戲之王》帶給觀眾了十足的視聽震撼, 甚至劇情的推進和高潮也都是靠著歌舞順承而來的, 與其說它是一部“傳記片”, 倒不如說是裹著“傳記片”的幻想歌舞片, 一部禮贊夢想的頌歌。

今天我們就來解構這部看似沒有“故事”卻又讓人興奮和感動的電影。

從故事類型模式上來說《馬戲之王》屬於編劇寶典《救貓咪》所列舉的十大類型中的“愚者成功”型。

愚者成功型: 表面來看主人公是個不被人看好的人, 但事實證明“愚者”是非常聰明、有能力的。 由於幸運、勇氣和決不放棄的特性最終成功。

例如:自傳性質的《阿甘正傳》, 政治傻瓜型的《烏龍元首》等都屬於“愚者成功”型。

這部傳記歌舞片《馬戲之王》同樣也屬於“愚者成功”型,

因為它滿足該類型的三大要素:

1、一個失敗者:巴納姆出身貧寒, 又經歷失業;

2、一份偉業:巴納姆創建了邊緣異人們的家園——馬戲團;

3、一種變化:巴納姆從經歷挫折而勝利之後被名利左右到不忘初心的轉變。

第一幕

1、開場:(0—1:14)

在歡快的音樂下, 一場華麗的演出登場,

開篇的《The greatest show》就奠定了歌舞片的氛圍。

2、主題呈現:(1:14—3:25)

隨著歌舞的表演, 歌詞“這有你想要的一切, 這就是最棒的表演”也就揭示了電影尋夢、傳遞快樂的主題。

3、鋪墊:(3:25—11:53)

PT巴納姆, 裁縫的兒子, 窮困潦倒。 隨父親去貴族家裁衣遇到了貴族人家女兒, 從第五分鐘小時候的巴納姆與女孩相遇開始,

到第十一分鐘結束, 在一首《A million dreams》幾分鐘的歌曲裡, 電影就快速交代了巴納姆的父親去世, 與女孩心心相惜的書信交流共同成長, 以及長大後不顧女孩父親的反對與女孩最終組建幸福家庭的故事, 為電影接下來的發展做足了鋪墊。

4、推動:(12:00—19:45)

巴納姆所在的公司倒閉,導致失業。恰逢女兒生日,巴納姆只好無中生有的把蠟燭變成魔法般的光影森林。《A Million Dreams》再次唱起,他又重燃希望。

為了給家人好的生活,巴納姆去銀行貸款,開始運營“巴納姆博物館”,儘管他與家人為博物館的開張奔相走告,依舊無人問津。他的失業以及初創博物館的失敗,這兩個誘發推動力是電影第一幕的轉捩點,也是影片正式開展的轉捩點。

5、爭執:( 20:00—32:48)

女兒們天真的想像力激發了初創失敗的巴納姆,他開始尋找並張貼告示招募有特長的異人。依據不同異人的特點,巴納姆進行了略帶誇張的宣傳,這使得第一次真人演出大獲成功,與此同時演出也招致了《先驅報》的劇評家班尼特的批評以及一些居民的抵制。

儘管如此,巴納姆演出的成功讓家人住進了夢想的房子裡,並圓了女兒想要芭蕾鞋的生日願望。初創的失敗暫時得以解決,影片中巴納姆也迎來了解決問題之後第一次“偽勝利”的結果。

第二幕

6、一二幕銜接點:(33:00—36:41)

巴納姆的成功並沒有被上流社會認可,為了改變現狀,巴納姆找到了在上流社會混的如魚得水,卻備受束縛的戲劇家菲力浦,說服他成為自己演出團體中的一員。

在一二幕的銜接點上,雖然巴納姆表面上取得了成功,擁有了金錢與名利,但是他對於上流社會不認可的在意,接下來會招致怎麼樣的事情,成為馬戲團演出的成功以及在不被一些人認可之後怎麼做的銜接點。

7、B故事:(36:00—42:14)

被說服的菲力浦在馬戲團裡遇見了讓他一見傾心的安,他們的初次相遇同時也拉開了電影的第二條故事線,為這對社會身份不對等的愛情做鋪墊,以及馬戲團裡的這些邊緣人物被排斥的隱線做鋪墊。

B故事的開始也為巴納姆態度上的轉變做調和。

8、娛樂遊戲:(42:54—45:14)

巴納姆和他的馬戲團們成功受邀參見了維多利亞女王。此時的巴納姆已經完全適應了成功之後的生活,故事也就進入了“反題”。

9、中點:( 45:54—57:00)

電影進行到中點,新人珍妮出場,巴納姆利用身份尊貴的珍妮想徹底打入上流社會,邀請珍妮去紐約演出。在演出上,插入了B故事的第二條線,菲力浦沒有足夠的勇氣直面對安的感情,也暗示著馬戲團裡的這些邊緣人物被進一步排斥。

珍妮的演出獲得成功,也得到了劇評家班尼特的好評。慶功宴上,巴納姆對不看好他的岳父岳母進行了冷嘲熱諷,巴納姆的傲氣傷害了妻子,為與妻子的矛盾做了鋪墊。此時電影也進入了巴納姆成功打入上流社會“偽勝利”的最高潮。

10、壞蛋逼近:(58:00—69:09)

巴納姆享受著被上流社會認可的偽勝利,開始忽視馬戲團的成員們,被拒的馬戲團們不畏抵制依舊綻放自己,開始正面面對反抗者們。

菲力浦約會安卻意外遇到了自己父母,父母對安過分言辭,激怒了菲力浦。安最終礙於壓力拒絕了菲力浦的愛意。

巴納姆無視夥伴菲力浦以及妻子的質疑,為極力擺脫自己不可選擇的出身,孤注一擲地為珍妮舉行大規模的巡演。巴納姆的固執,安和菲力浦備受質疑而無法在一起的感情,是電影進入了內部分歧階段的標誌,反題開始瓦解。

11、一無所有:(69:00—75:15)

巴納姆離開了家,享受著更大的稱讚。但珍妮失望于巴納姆只把她當做成功的另一個噱頭最後選擇與他決裂。巴納姆的“偽勝利”開始走向瓦解,進入初步“低潮期”。

12、靈魂黑夜: (75:16—79:00)

抗議者們更進一步的挑釁馬戲團裡的這些邊緣的怪人們,忍無可忍的馬戲團成員們與他們打成一團,造成了抗議者們憤怒縱火。與珍妮爭執後的巴納姆提前回來了,在火車站與家人團聚的他得知了馬戲團失火,趕到馬戲團救出來前去尋找安的菲力浦。

大火讓影片進入了“靈魂黑夜”,“反題”世界開始走向“合題”。

第三幕

13、銜接點:(79:01—82:38)

安對為了救自己而昏迷的菲力浦表真心,失火後的馬戲團已經成為廢墟。從劇評家班尼特那裡又得知珍妮棄演的消息,巴納姆的心血付之東流,妻子失望地離開他,巴納姆再次回歸到了開始的一無所有。

在二三幕的銜接點上,一方面是B故事裡第二條故事線的走向,安開始正面自己的感情,一方面也銜接了妻子對於巴納姆野心失控之後失望的態度,為巴納姆的選擇做出回答。

14、結尾:(83:00—93:18)

馬戲團的成員們留下與一無所有的巴納姆共患難,這也讓巴納姆開始清醒,重新站起來找回初心,並找到妻子並請求了原諒。蘇醒後的菲力浦也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安的芳心,並出資與巴納姆一起重建馬戲團。

15、終場畫面:(93:19—98:00)

馬戲團重新演出,巴納姆把後半段的演出交接給菲力浦,回歸家庭,珍惜最初,最簡單的幸福。結尾處《The greatest show》再次出現,夢幻般的歌舞演出與影片開頭交相呼應。

總結:

《馬戲之王》與以往的“愚者成功”型不同的是,這部帶有傳記性質的歌舞片以獨特的方式完成了影片劇情上的建構。歌舞與劇情的融合使得兩者不可分割,一方面在於影片用歌舞為電影的每一次的劇情過渡做轉捩點,成為連接電影劇情的橋樑,另一方面,劇情的快速進程依靠歌舞來做表達。

單從傳記片的角度來說《馬戲之王》在短短105分鐘的電影裡是很難完美的呈現,所以該片用歌舞為電影故事的發展做鋪墊,讓看似急促的故事走向合理化。仔細研究影片,你會發現,那些看似隨性的轉折其實都為這部歌舞片增加更多的夢幻與可觀性,這種斷層連接起來才能組成這部完整的影片。

正如影片中結尾所言“最高的藝術是給人帶來歡樂”,《馬戲之王》確實帶給觀眾了一場歡樂、動感的觀影盛宴。

(本文為一起拍電影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4、推動:(12:00—19:45)

巴納姆所在的公司倒閉,導致失業。恰逢女兒生日,巴納姆只好無中生有的把蠟燭變成魔法般的光影森林。《A Million Dreams》再次唱起,他又重燃希望。

為了給家人好的生活,巴納姆去銀行貸款,開始運營“巴納姆博物館”,儘管他與家人為博物館的開張奔相走告,依舊無人問津。他的失業以及初創博物館的失敗,這兩個誘發推動力是電影第一幕的轉捩點,也是影片正式開展的轉捩點。

5、爭執:( 20:00—32:48)

女兒們天真的想像力激發了初創失敗的巴納姆,他開始尋找並張貼告示招募有特長的異人。依據不同異人的特點,巴納姆進行了略帶誇張的宣傳,這使得第一次真人演出大獲成功,與此同時演出也招致了《先驅報》的劇評家班尼特的批評以及一些居民的抵制。

儘管如此,巴納姆演出的成功讓家人住進了夢想的房子裡,並圓了女兒想要芭蕾鞋的生日願望。初創的失敗暫時得以解決,影片中巴納姆也迎來了解決問題之後第一次“偽勝利”的結果。

第二幕

6、一二幕銜接點:(33:00—36:41)

巴納姆的成功並沒有被上流社會認可,為了改變現狀,巴納姆找到了在上流社會混的如魚得水,卻備受束縛的戲劇家菲力浦,說服他成為自己演出團體中的一員。

在一二幕的銜接點上,雖然巴納姆表面上取得了成功,擁有了金錢與名利,但是他對於上流社會不認可的在意,接下來會招致怎麼樣的事情,成為馬戲團演出的成功以及在不被一些人認可之後怎麼做的銜接點。

7、B故事:(36:00—42:14)

被說服的菲力浦在馬戲團裡遇見了讓他一見傾心的安,他們的初次相遇同時也拉開了電影的第二條故事線,為這對社會身份不對等的愛情做鋪墊,以及馬戲團裡的這些邊緣人物被排斥的隱線做鋪墊。

B故事的開始也為巴納姆態度上的轉變做調和。

8、娛樂遊戲:(42:54—45:14)

巴納姆和他的馬戲團們成功受邀參見了維多利亞女王。此時的巴納姆已經完全適應了成功之後的生活,故事也就進入了“反題”。

9、中點:( 45:54—57:00)

電影進行到中點,新人珍妮出場,巴納姆利用身份尊貴的珍妮想徹底打入上流社會,邀請珍妮去紐約演出。在演出上,插入了B故事的第二條線,菲力浦沒有足夠的勇氣直面對安的感情,也暗示著馬戲團裡的這些邊緣人物被進一步排斥。

珍妮的演出獲得成功,也得到了劇評家班尼特的好評。慶功宴上,巴納姆對不看好他的岳父岳母進行了冷嘲熱諷,巴納姆的傲氣傷害了妻子,為與妻子的矛盾做了鋪墊。此時電影也進入了巴納姆成功打入上流社會“偽勝利”的最高潮。

10、壞蛋逼近:(58:00—69:09)

巴納姆享受著被上流社會認可的偽勝利,開始忽視馬戲團的成員們,被拒的馬戲團們不畏抵制依舊綻放自己,開始正面面對反抗者們。

菲力浦約會安卻意外遇到了自己父母,父母對安過分言辭,激怒了菲力浦。安最終礙於壓力拒絕了菲力浦的愛意。

巴納姆無視夥伴菲力浦以及妻子的質疑,為極力擺脫自己不可選擇的出身,孤注一擲地為珍妮舉行大規模的巡演。巴納姆的固執,安和菲力浦備受質疑而無法在一起的感情,是電影進入了內部分歧階段的標誌,反題開始瓦解。

11、一無所有:(69:00—75:15)

巴納姆離開了家,享受著更大的稱讚。但珍妮失望于巴納姆只把她當做成功的另一個噱頭最後選擇與他決裂。巴納姆的“偽勝利”開始走向瓦解,進入初步“低潮期”。

12、靈魂黑夜: (75:16—79:00)

抗議者們更進一步的挑釁馬戲團裡的這些邊緣的怪人們,忍無可忍的馬戲團成員們與他們打成一團,造成了抗議者們憤怒縱火。與珍妮爭執後的巴納姆提前回來了,在火車站與家人團聚的他得知了馬戲團失火,趕到馬戲團救出來前去尋找安的菲力浦。

大火讓影片進入了“靈魂黑夜”,“反題”世界開始走向“合題”。

第三幕

13、銜接點:(79:01—82:38)

安對為了救自己而昏迷的菲力浦表真心,失火後的馬戲團已經成為廢墟。從劇評家班尼特那裡又得知珍妮棄演的消息,巴納姆的心血付之東流,妻子失望地離開他,巴納姆再次回歸到了開始的一無所有。

在二三幕的銜接點上,一方面是B故事裡第二條故事線的走向,安開始正面自己的感情,一方面也銜接了妻子對於巴納姆野心失控之後失望的態度,為巴納姆的選擇做出回答。

14、結尾:(83:00—93:18)

馬戲團的成員們留下與一無所有的巴納姆共患難,這也讓巴納姆開始清醒,重新站起來找回初心,並找到妻子並請求了原諒。蘇醒後的菲力浦也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安的芳心,並出資與巴納姆一起重建馬戲團。

15、終場畫面:(93:19—98:00)

馬戲團重新演出,巴納姆把後半段的演出交接給菲力浦,回歸家庭,珍惜最初,最簡單的幸福。結尾處《The greatest show》再次出現,夢幻般的歌舞演出與影片開頭交相呼應。

總結:

《馬戲之王》與以往的“愚者成功”型不同的是,這部帶有傳記性質的歌舞片以獨特的方式完成了影片劇情上的建構。歌舞與劇情的融合使得兩者不可分割,一方面在於影片用歌舞為電影的每一次的劇情過渡做轉捩點,成為連接電影劇情的橋樑,另一方面,劇情的快速進程依靠歌舞來做表達。

單從傳記片的角度來說《馬戲之王》在短短105分鐘的電影裡是很難完美的呈現,所以該片用歌舞為電影故事的發展做鋪墊,讓看似急促的故事走向合理化。仔細研究影片,你會發現,那些看似隨性的轉折其實都為這部歌舞片增加更多的夢幻與可觀性,這種斷層連接起來才能組成這部完整的影片。

正如影片中結尾所言“最高的藝術是給人帶來歡樂”,《馬戲之王》確實帶給觀眾了一場歡樂、動感的觀影盛宴。

(本文為一起拍電影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招聘】主編、記者【北京】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電影”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一點資訊等管道,覆蓋娛樂產業核心人群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後臺回復“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郵件:285295690@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