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愛好者到職業畫家,他歷經磨礪,對藝術始終保持初心!

N晚報記者 韓瑜超 照片由楊斌提供

本週二的下午, 記者來到位於嘉興國際創意文化產業園內的楊斌工作室, 工作室的主人楊斌正站在靠南的窗邊創作油畫。 雪後初晴, 點點陽光溫暖灑落, 一如他熱情浪漫、真誠率性的創作風格。

見到記者來訪, 楊斌放下了手中的畫筆, 又順手拿起一瓶松香水, 開始擦拭沾滿五彩油畫顏料的衣服。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的生活常態。 ”透過百葉窗的陽光, 直射到他小麥色的皮膚上, 雖已年過花甲, 可他仍像一個對藝術保持初心的孩子。

一路追夢“少年”

面積有600多平方米的楊斌工作室裡, 幾乎被大大小小的畫框、一盒盒顏料和畫筆以及一輛房車占滿。 其中, 一幅2米長、1.8米寬的大幅雪景油畫特別引人注意。 “前幾天禾城初雪, 我去中央公園寫生, 這幅畫裡都是我對冬雪的喜愛之情。 ”楊斌說。

儘管只是寂寥的雪景,

但通過他細膩的筆觸, 也可以將飽滿的色彩和豐富的情緒融入其中。 畫中每一條枝幹都是有彈性的, 像一個個翩翩起舞的少女, 充滿著跳躍感和生命力。 而這極具浪漫主義的繪畫風格, 正是楊斌的生活閱歷積澱而成。

楊斌從小就在部隊大院生活,

看部隊文工團的表演長大, “就是你在《激情燃燒的歲月》、《芳華》裡看到的場景, 唱樣板戲、拉小提琴、畫畫, 因此我的幼小心靈埋下了一顆藝術的種子。 ”

滿腔的藝術夢沒有被時間塵封, 踏上工作崗位後的楊斌, 愛上了攝影, 經常用領到的工資買攝影器材。 1986年,

他去上海看了一位日本攝影家拍攝的灕江, “我當時就傻了, 日本攝影家租用了一架直升機拍攝的灕江, 實在太壯美了, 我意識到, 像我這樣玩攝影, 根本不行。 ”

於是, 楊斌賣掉所有攝影器材, 於1987年下海經商。 他開了一家外貿公司, 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用他的話說, 那時正是賺錢的好年代, 只要你有頭腦, 肯吃苦, 掘金並不難, “天地很大, 可我始終沒有放棄對藝術夢想的追求。 ”

有了穩定的經濟基礎, 楊斌重新踏上藝術之路。 1999年, 他進入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 “中國傳統藝術中有太多的營養可以吸收, 單單線條, 古人就總結出十幾種畫法, 每一種都夠我研究一輩子的。 ”楊斌是一個很鑽的人, 對藝術尤其專注。

進入象牙塔, 楊斌邁出了追逐藝術夢的重要一步,

他用中國傳統的線條與西方亮麗的色彩來表達自己的作品涵義。 2005年, 他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會。 2012年, 他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派往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 做訪問學者3個月。 2015年, 他再次考入中央美院油畫系進修。 從一名畫畫愛好者, 成為一名職業畫家, 楊斌歷經磨礪, 始終懷著一顆赤子之心, 如同一個追夢的少年。

行走在風景裡

“要麼旅行, 要麼畫畫, 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楊斌說, 到各地寫生, 是他的生活常態, 每一次親近大自然, 他都身心愉悅。

為了能載著大油畫框去各地寫生, 為了去更僻靜、原貌保存得更好的小村莊、窯洞等處寫生, 楊斌專門買了一輛麵包車作為工具車。 他把車子的內部進行了改造, 僅留下3個座位,其餘空間用來放大油畫框,他還親手設計了非常精巧的架子。

“我一年要跑幾萬公里的路,花很多時間和代價去尋找自己所想要的畫境,或者說詩境。”少了與親朋好友三五一聚的日子,少了酒桌上推杯換盞的生活,但楊斌覺得一切都很值得,當別人在感歎“時間都去哪了”並忙碌時,他很慶倖自己可以慢下來,慢慢品嘗生活的原汁原味。

去年12月中旬,楊斌再次駕車,前往已經去過無數次的麗水進行創作。“麗水真是畫畫的好地方,那裡的田園、山水、村落寧靜而秀美,在大自然靜下心來創作那種感受別人是體會不到的。”在旁人看來,到了他這個年紀,何必去深山、曠野裡吃這些苦呢,可他甘之如飴。“這哪裡是吃苦,我覺得是汲取快樂,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許多人都勸他,到了這個年紀,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活得安逸些,但他卻認為,中年之後才是創作的黃金時期。縉雲的岩下石頭村、本溪的高粱地、陝甘寧地區的窯洞,東南亞、歐洲,都留下過他寫生的足跡。

心中那一片自留地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在楊斌工作室的進門處,有一幅長4米、寬1.8米的巨幅油畫作品,這是他去年年底去麗水寫生時創作的,畫作裡的小村莊充滿著破舊的美,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經過了無數次風雨的洗禮,畫面讓人震撼,又透著平實的暖意。

“我把中國畫中的散點透視,運用到了西洋畫之中,就會呈現這樣的效果,當你熱愛並深情注視某種東西的時候,它就會給你回報。”楊斌的畫作,張弛有度,生動有趣。

由於從小受濃郁的家庭氛圍影響,楊斌的兒子也選擇了藝術之路,從上海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去義大利進修研究生,目前在那裡做一個獨立服裝設計師品牌。

在交談中,記者發現楊斌是一位熱愛生活的畫者,他的工作室裡擺著一隻小小的非洲鼓,“空暇時,我就會打鼓。”而說到自己喜歡的嗩呐,他更是停不下來。

古典音樂是楊斌除了畫畫之外的又一大愛好,每次去奧地利維也納旅行,他都會特地抽出半天時間聽一場古典音樂會,“藝術是相通的,古典音樂裡的那種唯美、節奏感,自然而然會流入我的畫作中。”他的幸福感,源自心中那片自留地,在那一片藝術的自留地裡,他是一個辛勤的耕耘者。楊斌說,他那麼多年一直在“折騰”,也要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據瞭解,楊斌的作品水彩畫《外婆家的花園》、《海西之城》,油畫《假日》曾分別入選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他現在的目標是,完成百幅2米長、2米寬的油畫作品,“從去年6月到現在,我已經完成了近三分之一。”從2月15日到3月2日,在嘉興市圖書館展廳,楊斌“大自然的謳歌者”油畫作品展將展出,有興趣的市民屆時可前往參觀。

採訪臨近結束時,記者請楊斌為喜愛畫畫的晚報讀者推薦幾處適合寫生的地方。他說,不出浙江就有無數的好地方,比方說市區的月河歷史街區,附近的新塍、王店、西塘、烏鎮,遠一點的麗水,都是不錯的。只要你有心,肯停下來,處處皆是風景;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處處皆是創作的好地方。

僅留下3個座位,其餘空間用來放大油畫框,他還親手設計了非常精巧的架子。

“我一年要跑幾萬公里的路,花很多時間和代價去尋找自己所想要的畫境,或者說詩境。”少了與親朋好友三五一聚的日子,少了酒桌上推杯換盞的生活,但楊斌覺得一切都很值得,當別人在感歎“時間都去哪了”並忙碌時,他很慶倖自己可以慢下來,慢慢品嘗生活的原汁原味。

去年12月中旬,楊斌再次駕車,前往已經去過無數次的麗水進行創作。“麗水真是畫畫的好地方,那裡的田園、山水、村落寧靜而秀美,在大自然靜下心來創作那種感受別人是體會不到的。”在旁人看來,到了他這個年紀,何必去深山、曠野裡吃這些苦呢,可他甘之如飴。“這哪裡是吃苦,我覺得是汲取快樂,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許多人都勸他,到了這個年紀,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活得安逸些,但他卻認為,中年之後才是創作的黃金時期。縉雲的岩下石頭村、本溪的高粱地、陝甘寧地區的窯洞,東南亞、歐洲,都留下過他寫生的足跡。

心中那一片自留地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在楊斌工作室的進門處,有一幅長4米、寬1.8米的巨幅油畫作品,這是他去年年底去麗水寫生時創作的,畫作裡的小村莊充滿著破舊的美,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經過了無數次風雨的洗禮,畫面讓人震撼,又透著平實的暖意。

“我把中國畫中的散點透視,運用到了西洋畫之中,就會呈現這樣的效果,當你熱愛並深情注視某種東西的時候,它就會給你回報。”楊斌的畫作,張弛有度,生動有趣。

由於從小受濃郁的家庭氛圍影響,楊斌的兒子也選擇了藝術之路,從上海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去義大利進修研究生,目前在那裡做一個獨立服裝設計師品牌。

在交談中,記者發現楊斌是一位熱愛生活的畫者,他的工作室裡擺著一隻小小的非洲鼓,“空暇時,我就會打鼓。”而說到自己喜歡的嗩呐,他更是停不下來。

古典音樂是楊斌除了畫畫之外的又一大愛好,每次去奧地利維也納旅行,他都會特地抽出半天時間聽一場古典音樂會,“藝術是相通的,古典音樂裡的那種唯美、節奏感,自然而然會流入我的畫作中。”他的幸福感,源自心中那片自留地,在那一片藝術的自留地裡,他是一個辛勤的耕耘者。楊斌說,他那麼多年一直在“折騰”,也要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據瞭解,楊斌的作品水彩畫《外婆家的花園》、《海西之城》,油畫《假日》曾分別入選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他現在的目標是,完成百幅2米長、2米寬的油畫作品,“從去年6月到現在,我已經完成了近三分之一。”從2月15日到3月2日,在嘉興市圖書館展廳,楊斌“大自然的謳歌者”油畫作品展將展出,有興趣的市民屆時可前往參觀。

採訪臨近結束時,記者請楊斌為喜愛畫畫的晚報讀者推薦幾處適合寫生的地方。他說,不出浙江就有無數的好地方,比方說市區的月河歷史街區,附近的新塍、王店、西塘、烏鎮,遠一點的麗水,都是不錯的。只要你有心,肯停下來,處處皆是風景;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處處皆是創作的好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