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通一季度財報淨虧60億美元 主因繳稅和罰款

【電纜網訊】2月1日, 高通公佈了截至2017年12月24日的2018財年第一財季財報。 報告顯示, 公司該季度營收為61億美元, 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GAAP), 淨虧損為60億美元。

高通一季度財報淨虧60億美元 主因繳稅和罰款

這對近期專利權官司纏身、面臨博通惡意收購以及計畫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高通來說, 似乎並不是好消息。

不過產生淨虧損並不是因為高通的盈利能力下降, 據悉, 高通之所以第一財季淨虧損60億美元, 主要是因美國新稅法出臺而一次性記提60億美元, 以及為應對歐盟罰款而計提12億美元。 這麼算來, 高通第一財季“應該盈利”12億美元。

高通一次性記提60億美元, 是為了應對美國出臺的新稅法中, 規定的針對美國企業在海外的資產的一次性的強制性稅收徵收。 雖然數額巨大, 但相比之前, 可以說是大大省了一筆。 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年底通過的稅務改革,

美國公司只要支付15.5%的稅金, 就可以把囤積在海外的巨額現金轉移回美國, 非流動資產的稅率為8%, 而此前的匯回稅率則高達35%。 高通在海外有多少現金呢?截止2018財年第一財季末, 高通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有價證券總額為399億美元!而且, 這還是屬於一次性支出, 加上美國減稅法案的通過, 大幅降低了企業稅, 所以長期看來, 這對高通的經營是有利的。 尤其是充足的現金流, 對高通接下來的反惡意收購十分有利。

至於歐盟的12億美元罰款, 主要是因為高通公司向蘋果公司(Apple Inc.)支付款項以換取2011年至2016年在iPhone手機中專用高通智慧手機無線電晶片。 歐盟委員會裁定, 高通公司濫用其在4G LTE基帶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 將智慧手機連接到蜂窩網路。

不過, 高通公司已表示不同意這一決定, 將立即向歐盟高院提出上訴。

這一罰款對高通的不利影響除了一次性計提12億美元, 其他方面的影響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大。 事實上, 高通在全球範圍內都存在這類反壟斷調查官司, 並已先後被多次處罰, 但更多的是以和解告終。 最重要的是, 儘管會進行事後處罰, 但高通已有效地阻止了競爭對手, 在事實上“壟斷”了當地市場。

在面臨的博通惡意收購方面, 高通還得到了眾多中國廠商的支援, 根據HISMarkit調研資料, OPPO、小米是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銷量排名前五的廠商, vivo、中興、聯想也是全球出貨量排名前十的廠商。 這意味著, 上述5家手機廠商的表態代表著全球手機行業的主流聲音。

這對高通反收購提供了巨大的支援。

但這並不意味, 未來高通將順風順水, 即將召開的股東將發表對於博通收購最後態度的股東大會和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對高通收購恩智浦的表態都是高通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同時, 高通和蘋果的官司中, 不僅高通, 蘋果也依然沒有退讓的意思, 加上市場預計的第二季度智慧手機增量將下滑。 高通對2018財年第二季度盈利作出的展望將低於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而高通第一季度的業績是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