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處世圓滑,內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為人謙和

​人有“方圓之道” 以“方”為骨

正氣世間以“圓”為表

靈活處事實為人生大智慧

​古時候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所以有了天圓地方之說。

而人立於天地之間, 人道的玄機也就隱藏在這方圓之間。

老祖宗的做人智慧就藏在一枚銅錢中。 銅錢圓形, 內部是一個方孔。 做人應當像銅錢一樣, 內方外圓。

清代乾隆年間的紀曉嵐認為, 做人要“處世圓滑, 內心中正, 不同流合污而為人謙和”,

其實這就是對 “內方外圓”的解釋。

方是規矩, 是準則, 是框架。 它規定人應該做什麼, 不應該做什麼, 怎樣做更規範。 沒有方, 世界便沒有秩序, 便失去約束。

圓是通融, 是弧線, 是潤滑。 它要求人能適應, 會變通, 左右逢源也可偶一為之。 圓沒有角, 圓不傷人, 當然也不易自傷。 沒有圓, 世界的負荷太重, 便不能自理。

在《資治通鑒》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 大宴群臣。

宴席之上, 魏王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 還是昏君呢?”

大多數官員都是趨炎附勢之人, 紛紛說:“大王當然是一代明君了。 ”

正當魏王飄飄然時, 問到任座, 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 ”

魏王如被潑了一盆冷水, 問:“為什麼這樣說?”

任座回答說:“大王您獲得了勝利,

攻下了城池, 沒有按功勞分給您的弟弟, 而是分給了您的兒子, 可見您是昏君。 ”

魏王大怒, 馬上下令, 將任座趕出去聽候發落。

接著問下一位臣子。 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 ”魏王心中暗喜, 忙問:“為什麼這樣說?”

這位大臣說:“古人經常說, 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

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 可見大王是明君!”魏王聽後, 立刻把任座重新請回來赴宴。

大多數官員是“只圓不方”的人, 沒有原則, 沒有操守, 屬於世故小人;任座則是“只方不圓”的人, 說話不看場合, 讓對方下不來台, 這樣的人難免受到挫折, 甚至招來殺身之禍;那位大臣就是“內方外圓”的人了, 既沒有抵觸對方, 又幫別人化解了矛盾, 讓對方很受用。

如果一個人過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 只方不圓, 必將碰得頭破血流, 處處有礙。

但是如果一個人八面玲瓏, 圓滑透頂, 只圓不方, 總是想讓別人吃虧, 自己佔便宜, 也必然會使別人心生疑慮, 處處提防, 最終將眾叛親離。

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個軍隊有自己的紀律條令;一個企業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一個家庭有自己的規矩習慣;一個人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這些都是”方“。

這種“方”猶如一個大廈的鋼筋水泥結構和一個人的骨絡, 是大廈和身體賴以存在、支撐和站立的基礎, 這就是“有圓無方則不立”。

一個民族、一個人為人處事, 只有圓, 沒有方, 處處“打太極拳”, 講話態度不鮮明, 讓人摸不著頭腦, 模棱兩可;行為上不果斷, 猶猶豫豫, 則讓人覺得過於圓滑, 沒有個性或缺少魄力, 很難真正在社會上成就一番事業。

反過來, 只有方, 沒有圓, 為人處事死守著一些規矩和原則, 毫無變通之處, 不懂得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把握, 則流於呆滯和拘泥, 又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 

比如,古代成語中有“鄭人買履”的故事。

古代鄭國有個人鞋壞了,想買一雙新鞋,便量了自己的腳,記下了尺碼。

上市場,卻忘記帶尺碼。

別人告訴他:“用你腳量一下不就可以了。”鄭國人很嚴肅地搖搖頭,執意回家拿尺碼。

只知道量好的尺碼,卻不知道尺碼是從腳上量出來的,只知道條條框框卻不知道犯了拘泥刻板的毛病。如此之人是多麼可悲。

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在方形的容器裡就是方的,在圓形的容器裡就是圓的,這就是“隨方就圓”。

“隨方就圓”作為古人做事的智慧,指的是當方則方,當圓則圓,既勇往直前、堅持原則,又靈活變通、圓融自如。

一根筋,認死理,鑽牛角尖,事事計較,處處摩擦,往往只會碰得頭破血流,一敗塗地。

只有“隨方就圓”才是智慧與通達的成功之道。

善於做事的人,會把那“口”字變成圓圈,留下一個圓滿的結局;不善做事的人,事後只會留下一個缺口。 做人要方圓並用,外圓內方才是境界。方,是一種做人的原則;圓,是一種處世的智慧。

​ 

比如,古代成語中有“鄭人買履”的故事。

古代鄭國有個人鞋壞了,想買一雙新鞋,便量了自己的腳,記下了尺碼。

上市場,卻忘記帶尺碼。

別人告訴他:“用你腳量一下不就可以了。”鄭國人很嚴肅地搖搖頭,執意回家拿尺碼。

只知道量好的尺碼,卻不知道尺碼是從腳上量出來的,只知道條條框框卻不知道犯了拘泥刻板的毛病。如此之人是多麼可悲。

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在方形的容器裡就是方的,在圓形的容器裡就是圓的,這就是“隨方就圓”。

“隨方就圓”作為古人做事的智慧,指的是當方則方,當圓則圓,既勇往直前、堅持原則,又靈活變通、圓融自如。

一根筋,認死理,鑽牛角尖,事事計較,處處摩擦,往往只會碰得頭破血流,一敗塗地。

只有“隨方就圓”才是智慧與通達的成功之道。

善於做事的人,會把那“口”字變成圓圈,留下一個圓滿的結局;不善做事的人,事後只會留下一個缺口。 做人要方圓並用,外圓內方才是境界。方,是一種做人的原則;圓,是一種處世的智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