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關於死亡的哲學:你怕死嗎?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的哲學書, 作者謝利·卡根,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 書名《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

謝利·卡根似乎是位無神論者, 在本書的一開始他就花了大篇幅來否定靈魂的存在,

笛卡爾和柏拉圖是靈魂論裡的代表人物, 謝利·卡根花了大力氣來反駁二人的靈魂存在說。 謝利·卡根的一大利器叫做“最佳解釋推論”, 他說:“對於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我們該如何去證明它們的存在呢?最重要的方法也許是這樣的:我們合理地設定存在某種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以便去解釋我們都認同其存在的其他事情。 ”對於某項事物, 如果有多種解釋, 那就應該選其最佳者。 對於靈魂來講, 有沒有什麼現象是必須設定其存在才能有最佳合理解釋的呢?謝利·卡根的答案是並沒有!

謝利·卡根認為, 不管從任何方面考慮, 靈魂都沒有存在的必要, 比如靈魂論者認為人死的刹那, 靈魂離開了, 所以那具肉體就從生機勃勃變成了死氣沉沉, 所以靈魂是存在的, 但另外一個解釋說人死如燈滅, 任何事物說它死了也好, 壞了也罷, 就是因為它不能正常工作了, 在這個意義上來講, 一個人死了與手機壞了有什麼區別呢?又如靈魂論者認為有些難以言傳的體驗、心靈感應等事件,

除了訴諸靈魂之外並沒有別的合理解釋, 但作者認為首先這些靈異事件本身就難以驗證真偽, 再者另一個解釋是這樣的, 人在某種情形下, 身體會分泌某種荷爾蒙, 這種激素刺激了大腦, 讓人產生了奇異的感覺, 並且這種解釋中所說的荷爾蒙是可以用醫學的手段檢驗的, 那麼為什麼非要說是因為靈魂呢?再如靈魂論者說人們夢見死去的親人, 是因為死去親人的靈魂回來看望故人的, 但另一個解釋說為什麼不承認那僅僅是個夢而已呢?畢竟人每天都在做夢, 夢裡的事物總是很奇怪的, 當你夢見一條會飛的狗時, 你不會認為狗真的會飛, 那麼為什麼夢見死去的親人,
就會認為親人並沒有完全消亡, 而是在某個地方仍然以靈魂的形式活著呢?謝利·卡根稱他考察了各種各樣關於靈魂存在的說法, 但沒有任何一種說法能合理地支持靈魂必然存在, 相反, 物理主義者的解釋更值得相信(物理主義者是與靈魂論者完全對立的一派人, 他們以科學為依據, 從不搞怪力亂神的事情, 堅持認為人只是一具肉體)。

在本書中, 謝利·卡根花了近1/3的篇幅來反駁靈魂的存在, 你所能想像到的藉口都被他一一反駁了, 謝利·卡根當然不會言之鑿鑿的說靈魂百分百不存在, 他的結論是:至少從目前來看, 訴諸最佳解釋推論沒有給出設定靈魂存在的理由。

靈魂既然不存在, 那麼接下來是不是該進入正題, 討論死亡了呢?哲學家說, 先別忙, 在這之前, 還要解決另外一個重大問題:我是不是我!幾乎沒有人早上一起來先問:我還是昨天上床時的那個我嗎?除了哲學家。 類似的問題在哲學上有個術語, 叫做“個人同一性”問題。 哲學家們常常思考, 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還是那個人,是肉體嗎?還是意識?還是人格?抑或別的什麼東西?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真要說明白卻是很難。如果你說一個人只要肉體沒變,那麼他還是他,哲學家就會問了,如果一個人截肢了,換上了機械手,那麼他還是他嗎?你回答是,哲學家繼續問,如果四肢全換了呢?你繼續回答是,哲學家又問,如果連腦子都換了呢?這個問題就忽然不好回答了。如果你說只要一個的人格不變,那麼他就還是他,哲學家就會問了,如果一個人經歷了某種刻骨銘心的事,忽然性情大變,以前懶惰的人變勤奮了,或者善良的人變邪惡了,那麼這個人還是原來的他嗎?還有更詭異的,哲學家問,假設A、B、C三人同時發生車禍,A除了腦子沒壞,全身上下的器官全部壞掉了,B、C除了腦子壞了,全身上下都好好的,醫生做了一個移植手術,把A的腦子一分為二,分別移植給B、C,手術大獲成功,問:是誰活下來了?這種問題太燒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暫且擱置不談,換下一個話題……

現在進入正題——死亡。死亡的本質是什麼?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意識,成了一輩子的植物人,那麼可以宣佈他已經死了嗎?又或者如果一個人肉身已經不在了,但他留下來的著作卻一直廣為流傳,在這種情況下,他死了沒有?

好吧,這些問題實在沒法細細琢磨,再去思索,腦子要爆掉,下面我將快速簡述下本書的精彩內容,本書在討論了靈魂和個人同一性問題之後,討論了死亡的本質,並就“死亡是不是壞事”、“永生有沒有意義”、“自殺合不合理”等話題做了論證,都非常有意思,這本書的內容實際上是謝利·卡根根據他在耶魯大學講課時的教程編寫的,文風比較活潑,作為一本哲學書籍,算是通俗易懂的了,缺點是重複囉嗦,一件事三兩句話就講完了,他能給你講三五頁,這是哲學家的通病,他們怕別人聽不懂,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講,也可能是我的錯覺,這三五頁的內容中其實存在著某種精妙的不同之處,我沒看出來,不管怎麼說,這本書還是值得讀一讀的,另外,既然是耶魯大學公開課,它是有視頻的,內容與書一樣,感興趣的夥伴可以看看他的視頻。無論是看書還是看視頻,我想有兩種結果:一是被吸引了,想一口氣看完,二是被繞暈了,想趕緊扔掉……

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還是那個人,是肉體嗎?還是意識?還是人格?抑或別的什麼東西?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真要說明白卻是很難。如果你說一個人只要肉體沒變,那麼他還是他,哲學家就會問了,如果一個人截肢了,換上了機械手,那麼他還是他嗎?你回答是,哲學家繼續問,如果四肢全換了呢?你繼續回答是,哲學家又問,如果連腦子都換了呢?這個問題就忽然不好回答了。如果你說只要一個的人格不變,那麼他就還是他,哲學家就會問了,如果一個人經歷了某種刻骨銘心的事,忽然性情大變,以前懶惰的人變勤奮了,或者善良的人變邪惡了,那麼這個人還是原來的他嗎?還有更詭異的,哲學家問,假設A、B、C三人同時發生車禍,A除了腦子沒壞,全身上下的器官全部壞掉了,B、C除了腦子壞了,全身上下都好好的,醫生做了一個移植手術,把A的腦子一分為二,分別移植給B、C,手術大獲成功,問:是誰活下來了?這種問題太燒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暫且擱置不談,換下一個話題……

現在進入正題——死亡。死亡的本質是什麼?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意識,成了一輩子的植物人,那麼可以宣佈他已經死了嗎?又或者如果一個人肉身已經不在了,但他留下來的著作卻一直廣為流傳,在這種情況下,他死了沒有?

好吧,這些問題實在沒法細細琢磨,再去思索,腦子要爆掉,下面我將快速簡述下本書的精彩內容,本書在討論了靈魂和個人同一性問題之後,討論了死亡的本質,並就“死亡是不是壞事”、“永生有沒有意義”、“自殺合不合理”等話題做了論證,都非常有意思,這本書的內容實際上是謝利·卡根根據他在耶魯大學講課時的教程編寫的,文風比較活潑,作為一本哲學書籍,算是通俗易懂的了,缺點是重複囉嗦,一件事三兩句話就講完了,他能給你講三五頁,這是哲學家的通病,他們怕別人聽不懂,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講,也可能是我的錯覺,這三五頁的內容中其實存在著某種精妙的不同之處,我沒看出來,不管怎麼說,這本書還是值得讀一讀的,另外,既然是耶魯大學公開課,它是有視頻的,內容與書一樣,感興趣的夥伴可以看看他的視頻。無論是看書還是看視頻,我想有兩種結果:一是被吸引了,想一口氣看完,二是被繞暈了,想趕緊扔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