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找痛點神器:Persona

我常說, 找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 為了找到痛點, 產品經理前赴後繼找了很多種工具, 今天推薦一個找痛點神器:使用者角色模型(Persona)。

1、成功的互聯網產品一開始都是小眾產品。 這也是使用者角色模型的第一信條:“不可能建立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網站”, 成功的商業模式通常只針對特定的群體。

2、使用者角色模型的最大難題:找到核心用戶。 找到核心用戶非常重要, 只有找到核心用戶, 才能建立起有效而正面的口碑。 比如, 我們有一個學員, 是做堅果品牌, 早期把自己的核心用戶定位於“18-28歲的女生”, 經過一系列深度挖掘後發現, 真正的核心用戶是“小資女生”。

3、使用者模型的最大好處:就是聚焦和減少溝通成本。 當公司所有員工在產品創新時, 都會聚焦於同一種使用者模型, 會減少很多無意義的PK。

給大家說一個實戰例子, 我們有一個學員, 是深圳一家很有實力的財富理財公司。

他們創業初期把他們的核心用戶定位于男性企業家群體, 花了不少錢做推廣, 但很失敗。 後來, 被逼做核心用戶的調整。 他們發現, 理財的真正的核心用戶是企業家太太, 從此風生水起。 他們目前甚至把產品做了聚焦, 只做小孩教育和養老理財, 因為這是她們的最核心痛點。

你公司的使用者角色模型清晰嗎?

各位已經工作了的小夥伴們, 你們在跟公司領導或是開發、銷售等其他人討論產品的設計問題是不是經常聽到這麼兩個問題:“我也是用戶啊, 我就覺得xxx功能提好的啊”, “如果使用者需要xxx功能怎麼辦”?

通常這個時候你是怎麼回答的呢?是不是覺的他們好不講道理但又卻無法反駁?那今天老D給你講一個案例,

一個故事講什麼為什麼需要使用者角色模型

一家汽車公司準備設計一款新車, 他們的產品種類廣泛, 一直以來的主要銷售對象是如下幾類人:

A是個富二代, 喜歡跑車, 因為馬力足、外形酷、好玩;

B是個家庭主婦, 希望自己的車能安全、舒適、空間大;

C是個零售店主, 經常拉貨, 所以希望自己的車解釋耐用;

D是個上班族, 希望停車方便、省油;

E是個農民, 希望能夠結實耐用動力強勁;

F..;

G…;

還有很多小眾的用戶需求

如果把ABCDEFG每個人的需求都集中在一輛車上來實現的話, 那就會出現一輛四不像的車。 正確的做法是將他們的需求最大程度的整合比如農民的需求可能和零售店主的需求相近, 就把零售店主的需求代表了農民的需求,

同樣家庭主婦和上班族的需求差別也不大, 所以設計三輛不同的車就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需求了, 其餘特別小眾的需求可以不考慮了。

創建一個滿足廣大使用者群的產品時, 邏輯上是是產品功能盡可能的廣泛, 以容納更多的使用者, 然而這種邏輯是錯誤的, 成功容納大量使用者的最好方式是為具有特定需求的特定個體類型設計。

什麼是使用者角色模型

使用者角色模型是指標對目標群體真實特徵的勾勒, 是真實用戶的綜合原型。 我們對產品使用者的目標、行為、觀點等進行研究, 將這些要素抽象綜合成為一組對典型產品使用者的描述, 以輔助產品的決策和設計。 以上的例子中ABC三個具有代表性需求的用戶然後在此基礎上加入一些類似的需求,

比如農民希望汽車有擋泥板能夠遮擋農田裡飛濺的泥漿, 雖然零售店主對此需求要求並不強烈, 但是可以把農民的需求融入到這個以零售店主需求為代表的使用者模型裡。

使用者角色模型是一個人嗎

不, 它是融合了相近同類用戶需求的一個代表, 是一大類需求相近的用戶代表, 之所會做成具體某個人的形式是因為這樣更生動, 更容易在公司裡邊作為問題討論的承載體。 使用者模型不是真實的使用者, 而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但它承載了一類使用者體現出的共有特徵(是僅針對當前產品要完成的任務而言體現出的特徵, 而不是人口屬性)。 要被分為不同的使用者模型,必須在目標上有著巨大差異,目標雷同的都應該歸為一類,否則就太多了。因為產品應該為不同的模型進行不同的設計。

為什麼要創建人物角色

1.專注資源

人物角色的第一信條是“不可能建立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網站”。成功的商業模式通常只針對特定的群體。一個團隊再怎麼強勢,資源終究是有限的,要保證好鋼用在刀刃上;

2.引起共鳴

感同身受,是產品設計的秘訣之一;

3.促成意見統一

幫助團隊內部確立適當地期望值和目標,一起去創造一個精確的共用版本。人物角色幫助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用理解代替無意義的PK;

4.創造效率

讓每個人都優先考慮有關目標使用者和功能的問題。確保從開始就是正確的,因為沒有什麼比無需求的產品更浪費資源和打擊士氣了。

5.帶來更好的決策

與傳統的市場細分不同,用戶角色關注的是使用者的目標、行為和觀點。

使用者角色一般會包含一些個人基本資訊,家庭、工作、生活環境描述,與產品使用相關的具體情境,使用者目標或產品使用行為描述等。一般有個3-5個使用者模型就差不多了,如果太多了說明產品功能過於臃腫,需要簡化了。下面三個問題需要注意:

1 .用戶角色不是用戶細分

2.用戶角色不是平均用戶

某個用戶角色能代表多大比例的用戶?首先,在每一個產品決策問題中,“多大比例”的前置條件是不一樣的。是“好友數大於20的用戶”?是“從不點擊廣告的用戶”?不一樣的具體問題,需要不一樣的資料支援。用戶角色並不是“平均用戶”,也不是“用戶平均”,我們關注的是“典型用戶”或是“用戶典型”。創建人物角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一組能精確代表多少比例使用者的定性資料,而是通過關注、研究使用者的目標與行為模式,説明我們識別、聚焦於目標使用者群。

3.用戶角色不是真實用戶

用戶角色實際上並不存在。我們不可能精確描述每一個用戶是怎樣的、喜歡什麼,因為喜好非常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甚至對問題不同的描述就會導致不同的答案。如果我們問用戶“你喜不喜歡更快的馬?”用戶當然回答喜歡,雖然給ta一輛車才是更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其實是一群使用者他們需要什麼、想做什麼,通過描述他們的目標和行為特點,説明我們分析需求、設計產品。

要被分為不同的使用者模型,必須在目標上有著巨大差異,目標雷同的都應該歸為一類,否則就太多了。因為產品應該為不同的模型進行不同的設計。

為什麼要創建人物角色

1.專注資源

人物角色的第一信條是“不可能建立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網站”。成功的商業模式通常只針對特定的群體。一個團隊再怎麼強勢,資源終究是有限的,要保證好鋼用在刀刃上;

2.引起共鳴

感同身受,是產品設計的秘訣之一;

3.促成意見統一

幫助團隊內部確立適當地期望值和目標,一起去創造一個精確的共用版本。人物角色幫助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用理解代替無意義的PK;

4.創造效率

讓每個人都優先考慮有關目標使用者和功能的問題。確保從開始就是正確的,因為沒有什麼比無需求的產品更浪費資源和打擊士氣了。

5.帶來更好的決策

與傳統的市場細分不同,用戶角色關注的是使用者的目標、行為和觀點。

使用者角色一般會包含一些個人基本資訊,家庭、工作、生活環境描述,與產品使用相關的具體情境,使用者目標或產品使用行為描述等。一般有個3-5個使用者模型就差不多了,如果太多了說明產品功能過於臃腫,需要簡化了。下面三個問題需要注意:

1 .用戶角色不是用戶細分

2.用戶角色不是平均用戶

某個用戶角色能代表多大比例的用戶?首先,在每一個產品決策問題中,“多大比例”的前置條件是不一樣的。是“好友數大於20的用戶”?是“從不點擊廣告的用戶”?不一樣的具體問題,需要不一樣的資料支援。用戶角色並不是“平均用戶”,也不是“用戶平均”,我們關注的是“典型用戶”或是“用戶典型”。創建人物角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一組能精確代表多少比例使用者的定性資料,而是通過關注、研究使用者的目標與行為模式,説明我們識別、聚焦於目標使用者群。

3.用戶角色不是真實用戶

用戶角色實際上並不存在。我們不可能精確描述每一個用戶是怎樣的、喜歡什麼,因為喜好非常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甚至對問題不同的描述就會導致不同的答案。如果我們問用戶“你喜不喜歡更快的馬?”用戶當然回答喜歡,雖然給ta一輛車才是更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其實是一群使用者他們需要什麼、想做什麼,通過描述他們的目標和行為特點,説明我們分析需求、設計產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