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地球的最北邊,有個烏托邦

▲挪威, 貝根, 艾德華森研究院

36位志願者縮小到12.8釐米, 自給自足地生活在地球最遙遠的北方。

好一個烏托邦。

▲[縮小人生]中的第一批“縮身”試驗者

仔細想想, 這樣的事情也就最可能發生在北歐五國。

高所得, 高稅賦, 高福利, 政府一手照料每位國民從搖籃到墳墓。

沒有世俗的成功標準, 只要做你所愛, 善待他人, 社會就會包容與接受。

它們是目前世界上最像烏托邦的國家了。

“不在場”的地方

1516年, 英國的湯瑪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描繪了一幅未來社會樂天福地般的美好景象。

由此, “烏托邦”(Utopia)一詞便流行開來。

“Utopia”源於希臘語, “ou”意為“沒有”, “eu”意為“好”;

“topos”是“地方”的意思, 合在一起就是“不存在的完美的地方”。

烏托邦的一大特質, 就是它的“不在場”, 它不存在于目前的現實生活中。

▲[縮小人生]中的36名先驅, 身型12.8釐米, 共同生活在遙遠的北歐, 仿佛與這個世界無關, “不在場”感亦特別強烈

有些消極的觀念認為人類社會早期是美好的“黃金時代”, 是最理想的烏托邦。

▲就像《聖經·創世紀》中的伊甸園, 是人類最初的樂園

▲就像道家“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就像古代希臘的雅典城邦

而另一些積極向前看的人構建的是一種理想超越現實的烏托邦。

這種烏托邦是一種至善至美的終極境界, 現實社會無法達到。

柏拉圖心中的理想國, 哲學王是國家的最高統領, 正義是最高美德, 社會崇尚智慧、勇敢、節制等品質。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政治烏托邦”。

▲拉斐爾作品《雅典學院》亦是在緬懷“精神烏托邦”(中間兩位就是柏拉圖與學生亞里斯多德)

奥古斯丁在他的著作《上帝之城》中,描述了一個神愛為本、興旺長存的宗教世界,這是他心中的“宗教烏托邦”。

▲“上帝之城”繪畫

魏晉時期的陶淵明,書寫了一個美妙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這是中國古代詩人心中的“田園烏托邦”。

烏托邦的這種不在場、不存在的特性,可以使人們對未來產生美好的憧憬與期待,具有渲染情緒的力量。

▲當年的太平天國,洪秀全為百姓描繪了一幅“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烏托邦”景象

這一舉動強烈喚起了人們的鬥志,起義席捲全國600餘座城市。

電影[地下],講述了1941年德國佔領南斯拉夫時,一群民間抵抗力量躲入地下室避難。

4年後戰爭結束,有人卻騙還在地下室的他們戰爭在繼續,並讓他們製造大量武器。

這個謊言持續了20年。

▲電影[地下]

雖然地下室是一直囚禁他們的地方,但對於地下的人來說,這裡卻是一個充滿希望與革命熱情的“烏托邦”世界。

▲影片[再見列寧]裡,兒子為了不讓已經病倒的母親再受打擊,柏林牆倒塌後,在家中偽造民主德國依舊繁榮昌盛的景象

雖然是謊言,但母親的家亦是一個源於強烈母子之愛的“親情烏托邦”。

完美與不完美

烏托邦的另一個特質,就是它是無限接近完美的。

▲[瘋狂動物城](zootopia)像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好的動物烏托邦

德國社會學家曼海姆說過:“一種思想狀況如果與它所處的現實狀況不一致,則它就是烏托邦。”

烏托邦對完美的追求,大多源于現實的殘酷與不美。

莫爾創造《烏托邦》時,英王政府發起了血腥的“圈地運動”;

柏拉圖書寫《理想國》時,城邦制在衰落,雅典公民投票毒死了蘇格拉底;

▲油畫《蘇格拉底之死》

奥古斯丁寫《上帝之城》是為了說明基督教有助道德提升,不是羅馬衰退的原因;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更是他在民不聊生的亂世中尋找的精神寄託。

▲話劇《暗戀桃花源》中,捕魚人闖入“桃花源”

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總是會被無窮的日常瑣事打磨殆盡。

於是在[明年此時]裡,各自已婚的桃樂絲和喬治每年同一時間都會在他們初次約會的旅館裡幽會。

▲第一次約會和50多歲依舊赴約的桃樂絲和喬治(電影[明年此時])

每年相見一個週末,不干預各自的生活,這個海邊小屋就是他倆建起的“愛情烏托邦”,就像兩人的愛情一樣,不會隨時間消逝。

▲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與客輪

棄嬰1900一生都未離開收養他的這艘客輪,因為船上是他的“烏托邦”,船下是拋棄他的、殘酷又充滿惡意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裡,歐姆尼康電視製作公司為楚門建造了一個美好的“烏托邦”

同樣[縮小人生]中,最後變小先驅們進入的“完美地下”,亦是為了逃避他們相信的即將毀滅的“殘破地上”。

人類的共性之一,就是越缺少什麼,我們想要它的欲望就越強烈。

現世越墮落,我們勾勒的烏托邦,線條就越清晰。

▲拉斐爾作品《雅典學院》亦是在緬懷“精神烏托邦”(中間兩位就是柏拉圖與學生亞里斯多德)

奥古斯丁在他的著作《上帝之城》中,描述了一個神愛為本、興旺長存的宗教世界,這是他心中的“宗教烏托邦”。

▲“上帝之城”繪畫

魏晉時期的陶淵明,書寫了一個美妙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這是中國古代詩人心中的“田園烏托邦”。

烏托邦的這種不在場、不存在的特性,可以使人們對未來產生美好的憧憬與期待,具有渲染情緒的力量。

▲當年的太平天國,洪秀全為百姓描繪了一幅“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烏托邦”景象

這一舉動強烈喚起了人們的鬥志,起義席捲全國600餘座城市。

電影[地下],講述了1941年德國佔領南斯拉夫時,一群民間抵抗力量躲入地下室避難。

4年後戰爭結束,有人卻騙還在地下室的他們戰爭在繼續,並讓他們製造大量武器。

這個謊言持續了20年。

▲電影[地下]

雖然地下室是一直囚禁他們的地方,但對於地下的人來說,這裡卻是一個充滿希望與革命熱情的“烏托邦”世界。

▲影片[再見列寧]裡,兒子為了不讓已經病倒的母親再受打擊,柏林牆倒塌後,在家中偽造民主德國依舊繁榮昌盛的景象

雖然是謊言,但母親的家亦是一個源於強烈母子之愛的“親情烏托邦”。

完美與不完美

烏托邦的另一個特質,就是它是無限接近完美的。

▲[瘋狂動物城](zootopia)像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好的動物烏托邦

德國社會學家曼海姆說過:“一種思想狀況如果與它所處的現實狀況不一致,則它就是烏托邦。”

烏托邦對完美的追求,大多源于現實的殘酷與不美。

莫爾創造《烏托邦》時,英王政府發起了血腥的“圈地運動”;

柏拉圖書寫《理想國》時,城邦制在衰落,雅典公民投票毒死了蘇格拉底;

▲油畫《蘇格拉底之死》

奥古斯丁寫《上帝之城》是為了說明基督教有助道德提升,不是羅馬衰退的原因;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更是他在民不聊生的亂世中尋找的精神寄託。

▲話劇《暗戀桃花源》中,捕魚人闖入“桃花源”

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總是會被無窮的日常瑣事打磨殆盡。

於是在[明年此時]裡,各自已婚的桃樂絲和喬治每年同一時間都會在他們初次約會的旅館裡幽會。

▲第一次約會和50多歲依舊赴約的桃樂絲和喬治(電影[明年此時])

每年相見一個週末,不干預各自的生活,這個海邊小屋就是他倆建起的“愛情烏托邦”,就像兩人的愛情一樣,不會隨時間消逝。

▲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與客輪

棄嬰1900一生都未離開收養他的這艘客輪,因為船上是他的“烏托邦”,船下是拋棄他的、殘酷又充滿惡意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裡,歐姆尼康電視製作公司為楚門建造了一個美好的“烏托邦”

同樣[縮小人生]中,最後變小先驅們進入的“完美地下”,亦是為了逃避他們相信的即將毀滅的“殘破地上”。

人類的共性之一,就是越缺少什麼,我們想要它的欲望就越強烈。

現世越墮落,我們勾勒的烏托邦,線條就越清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