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青島農商行擴大向房地產貸款,種種“脫實向虛”或埋持續增長隱患

2018年1月10日, 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外, 其他都是債券賣出回購交易產生的金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青島農商行進行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交易的物件有明顯的差異。 該行在報告期內累計向銀行體系以賣出回購方式融入259.82億元資金, 而僅在2017年上半年向其它非銀金融機構融入13.60億元, 占報告期內債券累計賣出回購交易總額的4.97%;而該行在報告期內通過債券的買入返售交易累計為其它非銀金融機構提供了35.71億元資金, 而為銀行體系提供的資金僅為14.19億元, 非銀金融機構獲得的債券買入返售融資占該行同期債券買入返售融資總額的71.56%。

由此可見, 在報告期的最後一年一期中, 該行通過基於債券的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交易, 充當了數以十億計的巨額資金從銀行體系流向非銀金融機構的通道, 這難道不是引導資金“脫實向虛”麼?

“脫實向虛”提升風險, 可持續發展存疑

無論是為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錦上添花”, 還是向非銀金融機構輸送資金, 或是直接入市參與債券市場的短線搏殺, 上述“脫實向虛”的操作, 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青島農商行的業務風險。 在該行風控乏力的背景下, 進一步導致了該行業務的投資回報率持續下降, 可持續發展或存疑問。

根據招股書披露, 報告期內青島農商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5.98億元、57.39億元、57.41億元和28.64億元,

可比前三年的營收複合增長率僅為1.27%, 雖然持續增長, 但是缺乏成長性, 有限的市場空間或已飽和。 同期, 該行的淨利潤分別為17.31億元、18.63億元、19.03億元和11.12億元, 可比前三年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4.85%, 在可比三年內同樣保持了持續上漲。 僅從該行的經營業績來看, 似乎並不存在嚴重的問題, 可是考慮到金融機構的特殊性, 在將“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畫負債的變動”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兩個專案的損益充分計入之後, 最終報告期內該行的綜合收益總額分別為20.39億元、19.15億元、18.29億元和12.08億元, 可比前三年內出現了持續下滑。 而導致綜合收益總額下滑的兩個項目, 分別與“應收賬款類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這三類青島農商行在報告期內著力投資的金融資產有關。

進一步考察青島農商行與投資回報能力相關的財務指標, 報告期內該行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15.43%、14.63%、13.59%和7.19%, 在可比前三年中持續下滑。 而同期的總資產回報率(ROA)分別為1.28%、1.20%、1.02%和0.52%, 其與ROE的情況如出一轍。 無論是ROE, 還是ROA, 青島農商行的投資回報率在推動資金“脫實向虛”之後非但沒有提高, 反倒是不斷下滑, 一旦前期積累的風險集中爆發, 青島農商行又該何去何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