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部2018年最火的紀錄片告訴我們:生而為人,是最大的幸運

這幾年“朝聖”幾乎成為一種潮流。 人們不遠萬里, 裹著大棉襖, 頂著風霜, 登上雪山, 以為跪拜、匍伏, 就能借助神山之力洗淨自己的貪念、欲望與罪惡。

可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藏區的人來說, 只要生活在那裡, 不論是一座山、一片湖, 還是一棵樹, 你都得對自然感恩和尊敬。

或許導演程工就是帶著這份敬畏, 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極地》。 短短七集, 卻講述了21個藏民最平凡的故事。

用導演自己的話說:“藏區最迷人的不是風景, 而且他們看待生活的方式, 即便這裡的空氣很稀薄, 但是人們的心靈很富足。 ”

· 野生動物保護員 ·

生活一點點好起來, 就可以

羌塘無人區, 中國最荒蕪之地。 多吉次巴就是這裡的野生動物保護員。 常年開著一輛破舊的摩托車在普若崗日冰川附近巡邏, 這份職業註定沒有舒適——一年到頭見不到人影, 而且還常常會被豺狼野獸追擊。

巡邏地點會隨著季節而移動,

多吉次巴也帶著妻兒四處遷移。 他的五個孩子就是在無人區的帳篷裡長大, 沒有固定的居所, 所以沒法上學, 但是他依舊堅持每天教孩子學習中文拼音。

這一天, 多吉次巴早早起床, 準備搬遷, 因為熊在前一晚襲擊了羊圈。

新的一年,他許了三個願望,閉著眼睛無比虔誠地說:“第一個願望是,來生還可以做人;第二個願望是,孩子們都能好好上學,以後能找到工作就很好了;第三個願望是,生活可以好起來,一點點好起來就可以,比原來更好,一是房子蓋得更好,二是牛羊圈修得更牢”。

或許,當下的我們認為生活的必需品是房、車、良好的工作待遇、優越的教育環境,但是在多吉次巴這裡都顯得無比艱辛,可他卻無比知足,只想要:生活可以好起來,一點點好起來就可以。

· 高原上的“三公主” ·

我喜歡這裡,也要死在這裡

托林村有三位“公主”,她們是村裡年紀最大的老人。大卓嘎從小就是個孤兒,白瑪曲珍丈夫早逝,次仁曲珍家境貧寒,她們已經當了65年的閨蜜。

這一天,高原上的陽光依舊耀眼,三位“公主”穿戴整齊,臉上笑開了花:“公主們要出發了!”

她們坐車去100公里外的地方采草藥,自製成防曬的護膚品,然後到公路上推薦給遊客使用。

她們一邊拔藥草,一邊哼著歌,吵吵鬧鬧。

“你老了吧,別加那麼多水,都溢出來了,你已經老暈了吧。”

“你別罵她。”

“你先管好你自己吧。牙都沒了還說我。”

“我說水夠水肯定夠,不夠你就煮我。”

那一刻,我只覺得她們是三個簡單、純粹的小女孩,活在天真爛漫的世界裡。不要求有足夠的養老金,不要求有舒適的養老區,只是真誠地祈禱著後年、大後年,再加一年,她們還能在一起。

白瑪曲珍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和姐妹們一起去趟拉薩:“然後回來再死,我喜歡這裡,也要死在這。”說完她笑了,那麼燦爛,那麼真誠。這一刻,我突然相信:幸福屬於知足的人。

· 年老的領舞者 ·

此生是人,已是最大的幸運

雅魯藏布江邊的村落,所有人都在籌備著每12年才一次的桑央節。桑央節上要跳一種叫“諧欽”的舞蹈,赤來倫珠就是桑央節上的領舞者,如今他已經81歲了。

桑央節前,赤來倫珠與好友聊天,他回憶起上一個桑央節,他神采奕奕,說自己那時還能跑,還能撐起漂亮的衣服,像個英雄。可朋友突然說一句:“我上廁所都站不起來,我去不了。”

赤來倫珠沉默了好一會,仿佛從昔日的青春突然被拉回現實。確實,他也老了。這幾年,他的好友相繼去世,村裡掌握全部唱詞和舞步的舞者,就只剩下他了。他拍拍好友的肩膀:“我去,我替你去。”

跳舞時,在一群年輕人中間,赤來倫珠反而是笑得最燦爛最有活力的那一個人。他一邊喘著,一邊快速又準確地念著唱詞,領導著節拍。年輕人都說跟不上,這時他自豪地笑了。

他說:“還能走是最幸福的,沒有比這更幸福了”,儀式開始時,大家需要背著 20 斤的藏書,轉繞全村的耕地。他一開始走在隊伍最前面,但是很快他越來越慢,離隊伍越來越遠,得坐在石頭上喘氣,但是他依舊站起來繼續走完,因為他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參加桑央節了。

赤來倫珠說,“要特別努力地活著。”他的妻子卻笑著說:“我不行,我肯定會走在他前面。”但是想了想,又認可丈夫的話:“成為人很難得。此生是人,是最大的幸運。”

生命的延續有長有短,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裡,所以這似乎就更促漲了現代人的欲望,想要成為一個有錢的人、有權的人,可是這片高原的人們卻如此謙卑:此生是人,已是最大的幸運。

· 歷經艱辛的采鹽老人 ·

能吃飽,真是太好了

又是一年初春,在次仁旺青老人的帶領下,馱鹽隊伍出發了。海拔越高的湖泊,結出的鹽越純。他們一路風餐露宿,拾取沿途的犛牛糞取暖。路途遙遠,在無人區裡,不可預知的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到來,所以每人的食物都是定量的。

風雪刮在次仁旺青刻滿一道道皺紋的臉上,他一邊吃飯一邊笑著說:能吃飽,真是太好了。

很多人不理解,直接去鎮上買鹽不就好了嗎?何苦受這些罪?

馱鹽對於藏人來說,是生活的信仰與儀式。隊伍跋山涉水來到海拔5200米的鹽湖邊,煨桑供奉三寶,唱著流傳千年的頌歌,祭祀鹽湖女神。

次仁旺青說:馱鹽就是要經歷除去死以外所有的艱辛。即使如此辛苦,但是次仁旺青仍一邊鏟鹽一邊教育小孫子:“用多少,取多少,留一些給後來人,不可以貪得無厭。” 離開的時候,開心唱起悠揚的頌歌,一步三拜,感恩鹽湖女神的饋贈,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

遺憾的是,次仁旺青老人沒有看到2018的太陽,在17年年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正如次仁旺青老人生前所想:能享用自然最美好的饋贈,這一輩子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生命需要的其實很好,陽光、空氣、水源,人人皆可得,還有什麼可抱怨命運不公呢?

看完《極地》,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之所以有趣,在於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你可以隨波逐流在城市繼續努力奮鬥,也可以選擇隱居終南生活暮鼓晨鐘,甚至可以和藏民一樣,平凡、簡單,把生活努力過好。但不管是哪一種選擇,都不容我們倦怠萎靡。

如同《極地》告誡我們的:每個人都要面對自己的修行,完成生命的磨礪。

三毛曾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或許我們都曾有過一段時光執著地去追求金錢、名利,如今不妨放下步子,讓謙卑、知足、感恩成為獲取幸福的新途徑。

新的一年,他許了三個願望,閉著眼睛無比虔誠地說:“第一個願望是,來生還可以做人;第二個願望是,孩子們都能好好上學,以後能找到工作就很好了;第三個願望是,生活可以好起來,一點點好起來就可以,比原來更好,一是房子蓋得更好,二是牛羊圈修得更牢”。

或許,當下的我們認為生活的必需品是房、車、良好的工作待遇、優越的教育環境,但是在多吉次巴這裡都顯得無比艱辛,可他卻無比知足,只想要:生活可以好起來,一點點好起來就可以。

· 高原上的“三公主” ·

我喜歡這裡,也要死在這裡

托林村有三位“公主”,她們是村裡年紀最大的老人。大卓嘎從小就是個孤兒,白瑪曲珍丈夫早逝,次仁曲珍家境貧寒,她們已經當了65年的閨蜜。

這一天,高原上的陽光依舊耀眼,三位“公主”穿戴整齊,臉上笑開了花:“公主們要出發了!”

她們坐車去100公里外的地方采草藥,自製成防曬的護膚品,然後到公路上推薦給遊客使用。

她們一邊拔藥草,一邊哼著歌,吵吵鬧鬧。

“你老了吧,別加那麼多水,都溢出來了,你已經老暈了吧。”

“你別罵她。”

“你先管好你自己吧。牙都沒了還說我。”

“我說水夠水肯定夠,不夠你就煮我。”

那一刻,我只覺得她們是三個簡單、純粹的小女孩,活在天真爛漫的世界裡。不要求有足夠的養老金,不要求有舒適的養老區,只是真誠地祈禱著後年、大後年,再加一年,她們還能在一起。

白瑪曲珍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和姐妹們一起去趟拉薩:“然後回來再死,我喜歡這裡,也要死在這。”說完她笑了,那麼燦爛,那麼真誠。這一刻,我突然相信:幸福屬於知足的人。

· 年老的領舞者 ·

此生是人,已是最大的幸運

雅魯藏布江邊的村落,所有人都在籌備著每12年才一次的桑央節。桑央節上要跳一種叫“諧欽”的舞蹈,赤來倫珠就是桑央節上的領舞者,如今他已經81歲了。

桑央節前,赤來倫珠與好友聊天,他回憶起上一個桑央節,他神采奕奕,說自己那時還能跑,還能撐起漂亮的衣服,像個英雄。可朋友突然說一句:“我上廁所都站不起來,我去不了。”

赤來倫珠沉默了好一會,仿佛從昔日的青春突然被拉回現實。確實,他也老了。這幾年,他的好友相繼去世,村裡掌握全部唱詞和舞步的舞者,就只剩下他了。他拍拍好友的肩膀:“我去,我替你去。”

跳舞時,在一群年輕人中間,赤來倫珠反而是笑得最燦爛最有活力的那一個人。他一邊喘著,一邊快速又準確地念著唱詞,領導著節拍。年輕人都說跟不上,這時他自豪地笑了。

他說:“還能走是最幸福的,沒有比這更幸福了”,儀式開始時,大家需要背著 20 斤的藏書,轉繞全村的耕地。他一開始走在隊伍最前面,但是很快他越來越慢,離隊伍越來越遠,得坐在石頭上喘氣,但是他依舊站起來繼續走完,因為他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參加桑央節了。

赤來倫珠說,“要特別努力地活著。”他的妻子卻笑著說:“我不行,我肯定會走在他前面。”但是想了想,又認可丈夫的話:“成為人很難得。此生是人,是最大的幸運。”

生命的延續有長有短,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裡,所以這似乎就更促漲了現代人的欲望,想要成為一個有錢的人、有權的人,可是這片高原的人們卻如此謙卑:此生是人,已是最大的幸運。

· 歷經艱辛的采鹽老人 ·

能吃飽,真是太好了

又是一年初春,在次仁旺青老人的帶領下,馱鹽隊伍出發了。海拔越高的湖泊,結出的鹽越純。他們一路風餐露宿,拾取沿途的犛牛糞取暖。路途遙遠,在無人區裡,不可預知的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到來,所以每人的食物都是定量的。

風雪刮在次仁旺青刻滿一道道皺紋的臉上,他一邊吃飯一邊笑著說:能吃飽,真是太好了。

很多人不理解,直接去鎮上買鹽不就好了嗎?何苦受這些罪?

馱鹽對於藏人來說,是生活的信仰與儀式。隊伍跋山涉水來到海拔5200米的鹽湖邊,煨桑供奉三寶,唱著流傳千年的頌歌,祭祀鹽湖女神。

次仁旺青說:馱鹽就是要經歷除去死以外所有的艱辛。即使如此辛苦,但是次仁旺青仍一邊鏟鹽一邊教育小孫子:“用多少,取多少,留一些給後來人,不可以貪得無厭。” 離開的時候,開心唱起悠揚的頌歌,一步三拜,感恩鹽湖女神的饋贈,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

遺憾的是,次仁旺青老人沒有看到2018的太陽,在17年年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正如次仁旺青老人生前所想:能享用自然最美好的饋贈,這一輩子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生命需要的其實很好,陽光、空氣、水源,人人皆可得,還有什麼可抱怨命運不公呢?

看完《極地》,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之所以有趣,在於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你可以隨波逐流在城市繼續努力奮鬥,也可以選擇隱居終南生活暮鼓晨鐘,甚至可以和藏民一樣,平凡、簡單,把生活努力過好。但不管是哪一種選擇,都不容我們倦怠萎靡。

如同《極地》告誡我們的:每個人都要面對自己的修行,完成生命的磨礪。

三毛曾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或許我們都曾有過一段時光執著地去追求金錢、名利,如今不妨放下步子,讓謙卑、知足、感恩成為獲取幸福的新途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