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蓮湖記憶」橋梓口“正藝社”的那些事……

高德庵相助

上世紀三十年代, 李正敏原所在的“正俗社”由於經營不善, 陷入了經濟危機, 許多演員都離社另謀出路, 而此時李正敏的藝術水平正處於高峰時期。

當時, 李正敏的岳父高德庵是西大街正學街口“世興奎”紙店的經理, 在其愛女高小俠及親朋好友的勸說下, 高德庵慷概應允解囊相助, 在西大街橋梓口修建了一座劇場, 取名“正藝社”, 供李正敏演出。

當時李正敏和李正賓、康正緒等人搭班演唱了好多經典折子戲,

特別是《五典坡》“探窯”一段戲, 很受群眾歡迎。

資金匱乏

在當時, 西安的戲曲班社很多, 加上抗日戰爭爆發, 豫劇、蒲劇、評劇等不少戲班子紛紛雲集古城。

“正義社”主要靠李正敏支撐, 他既是社長又是主要演員,

雖然和他搭班子的有許多演員, 劇社仍然顯得勢單力薄。 他們缺少經濟基礎, 尤其是西大街當時比較偏僻, 看戲的人比較少, 維持不下去, 劇社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就停演了。

後來“正義社”將劇場遷移到蒲城縣、大荔縣, 到縣城鄉鎮巡迴演出, 維持演員的生活。

在1949年西安解放前夕, 該劇社解散了。

西安解放後, 李正敏應聘到省戲曲研究院。

我記得1952年, 劇院在西安南新街路西搭建了木架席棚大戲臺, 進行匯演, 李正敏在此演過一段時間, 此時他37歲了, 和田德年、劉易平演唱過《忠保國》, 其中《二進宮》一折戲, 李正敏扮演的是李彥妃, 劉易平扮演的是徐彥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