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通靈股份“一股獨大”購銷、存貨資料異常

紅刊財經 胡振明

近日, 曾經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的江蘇通靈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13.88元的價格向新股東合計轉讓2021.46萬股, 占總股本9000股的22.46%。 就此, “嚴榮飛家族”持股比例降至77.54%。

在保千里的借殼重組過程中, 實際控制人莊敏控制的保千里電子向評估機構提供了九份虛假意向性協定致使保千里電子評估值虛增, 虛增評估值達27339萬元, 直接導致中達股份多支出股份對價12895.75萬股, 損害了被收購公司中達股份及其股東的合法權益。 多支出的12895.75萬股占保千里總股本24.4億股的5.28%, 即意味著稀釋了上市公司利益的5.28%,

也意味稀釋了投資者利益的5.28%, 按照去年7月24日停牌時收盤價10.39元計算, 這部分股票持股市值高達13.4億元。

從程式上看, 雖然在此次IPO申請之前, 通靈股份對關聯交易做了一定清理, 也規定了關聯交易決策許可權與程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只要“嚴榮飛家族”對公司還保持著比較強勢的控制, 就不能排除在此後的經營中存在利用持股優勢以及控制權等進行利益輸送的可能, 而這個風險點是需要投資者時刻警惕的。

營業收入可能被虛增

招股書披露, 通靈股份的營業收入來自接線盒的銷售, 產品類別單一。 報告期內分別取得了54155.48萬元、55550.52萬元、63784.96萬元和39966.35萬元。 從收入來源看, 大部分收入來自國內地區, 少量來自國外。 在一般情況下,

企業各期營業收入是與現金流量、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資料會形成比較合理的匹配關係的, 但對於通靈股份而言, 是否也是如此呢?

以通靈股份2015年資料為例, 可即使是考慮到票據背書的影響, 也仍然存在16414.02萬元、21791.62萬元和129.27萬元數值上的差異。

連續幾年出現巨大數值偏差, 實在令人懷疑該公司持續增長的營業收入資料的真實性。

採購資料不匹配

除了營業收入中出現大額數據異常之外, 通靈股份採購資料也有一定異常。 招股書披露, 該公司的原材料採購主要有電纜線、二極體、塑膠粒子、連接器等。 從採購相關財務資料來看, 其採購總額與現金流量、應付帳款等經營債務是不匹配的。

以2015年為例。 從產銷角度看, 產量和銷量之間的差額必然對存貨中的庫存商品數量形成影響, 2015年產量多於銷量的情況則應該使得庫存商品出現相應的增加。 那麼, 庫存中增加的這部分產品的價值是多少呢?

招股書披露, 2015年接線盒的單位成本是每套17.25元, 由此推算, 17.25萬套的成本應該是554.07萬元, 理論上, 2015年年末增加的庫存商品(也包含發出商品)就是這個金額。 不過, 從招股書所披露的存貨資料來看, 2015年年底的庫存商品898.53萬元與發出商品633.01萬元合計有1531.54萬元, 與2014年年底的相同項目合計1228.09萬元相比, 僅新增了303.45萬元。 由此可見, 產銷資料與存貨資料之間出現了250.62萬元的差異。

2016年, 根據產銷資料推算, 這一年年末庫存商品增加了14.57萬套, 結合單位成本15.28元/套得知, 其對應的存貨價值新增大約為222.63萬元。 可實際上, 招股書披露的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合計新增為594.02萬元。 即2016年也出現-371.39萬元的差異。

此外, 2017年1~6月產銷之差有24.45萬套, 單位成本為14.03元/套,由此推算出年末庫存新增金額為343.03萬元, 可實際上從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合計來看,新增金額卻為112.55萬元, 前後也相差了230.48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