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曉剛&王廣義:詩與哲學在布拉格重逢

“重逢:詩與哲學——張曉剛、王廣義藝術展”

2018年2月6日, 由藝術史學家、評論家、策展人呂澎策劃的“重逢:詩與哲學——張曉剛、王廣義藝術展”將在捷克布拉格市立美術館開幕。

兩位藝術家將帶領公眾置身其創作經歷及所處時代之中, 共同回顧大背景下共同成長起來的一代卓越藝術家的精神歷程。

在布拉格重逢

捷克首都布拉格

布拉格, 這座位於歐洲大陸心臟的城市, 被人們譽為“千城之城”。

它是尼采的迷、卡夫卡的城堡、米蘭昆德拉的不可承受之輕, 多種民族與文化在這裡相互滲透、交織, 成就了這座諸多藝術家心中的“烏托邦”。

藝術家張曉剛

而對中國藝術家張曉剛與王廣義而言, 他們對這座城市亦擁有別樣的情愫。 從熟悉的祖國到遙遠的東歐,

兩位生長於同時代的藝術家于多年後再次重逢, 是他們選擇了捷克的詩意與哲思, 也是捷克的多元與包容選擇了他們。

藝術家王廣義(攝影:任超)

在此次展覽中, 兩位藝術家除了帶來自己過往的代表繪畫作品、雕塑、手稿、影像及珍貴的早期文獻,

還分別以布拉格為題創作了全新作品。 對卡夫卡情有獨鍾的張曉剛, 選擇以怪誕的方式描繪了他與卡夫卡的這次“重逢”;而王廣義則是從布拉格近代史和捷克傳統的木偶形象中, 汲取了創作靈感。

王廣義《布拉格啟示錄3號》, 布面丙烯、180×140cm,

2016年

王廣義《圖像消失的方法2號》, 綜合材料, 180×150cm, 2017年

詩與哲學

“詩與哲學是迥異的、緊張的, 從根本上是衝突的。 這個道理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兩個重要的藝術家張曉剛和王廣義的藝術狀況中, 有非常相似的呼應。 ”

——策展人 呂澎

成長於同一時代背景中的兩位藝術家, 卻走出了不同的藝術與人生軌跡。在時代環境的牽絆下,兩人在各自行進的路上相互滲透,最終走向了重逢。縱然詩意的張曉剛與理性的王廣義有很多不同,但在某一空間中,兩人的精神達到了契合。

1983年,大學期間,王廣義在中國美術學院。

1984年,張曉剛于昆明歌舞團宿舍內,此時他正在創作“幽靈系列”。

重逢之時

從‘85新潮到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出生於相同時代的兩人擁有共同的時代記憶,雙雙見證了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

1992年,張曉剛與王廣義于“首屆廣州雙年展”展覽現場。

彼此一路走來,這次在捷克以“重逢”為主題的雙個展對你意味著什麼?

張曉剛:“重逢”有雙重意義。首先,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成長的我們雖然擁有不同的藝術道路、思維方式,但最後在捷克重逢。這是關於個人情誼的內部的重逢,不同卻共通。另外對我來講,多種文化都在捷克共存,卡夫卡是我特別喜歡的文學家;而我也是在多元化背景下成長的人。所以從這方面講,這是一種感情上的重合,類似一種對自己青年時代的緬懷。

王廣義:時隔16年,這是我們又一次在一起舉辦展覽。我想這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重逢”,歲月的流逝一定會讓此次展覽特別有意思。

張曉剛《父親的位置》,布面油畫,140×220cm,2013年

王廣義《導師的一生——國家與時代》,布面油畫,300×200cm,2007年

有的重逢是相濡以沫,有的重逢則是相忘於江湖。而對張曉剛和王廣義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存在嚴謹的隔離,也沒有絕對的重合。兩位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人物,一次次地在不謀而合中走在了一起——時間留下的痕跡讓兩人產生了奇妙的呼應。

1990年,王廣義與美術史家呂澎在武漢。(攝影:肖全)

在創作中,你覺得自己的創作和對方的作品之間是否有共通之處?

張曉剛:相比於現在更個體化的環境,我們注重探尋一種大文化背景下具有共生性的事物,更關注歷史和今天的某種關聯。王廣義注重特殊時期的黑板報和今天商業標記的關聯,我則是用現在的角度去尋找老照片與今天的關聯性。因為擁有共通的觀念,所以我們能看懂彼此的作品。我們只是一個平臺上的兩種角度:我更看重情感,他更看重思考和信仰。

王廣義:藝術都是共通的,儘管我們可能不完全是同一種類型的藝術家。但有時候,差異恰恰是兩人對話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在張曉剛的藝術中,那種“憂傷的存在感”好似一面鏡子,能反映出人性中猶如“塵埃”般的光芒。

王廣義《大批判——藝術博物館》 ,布面油畫,200×300cm,2006年

張曉剛《黑沙發》,布面油畫,120×150cm,2016年

儘管兩人在環境與時代的牽制下,總會不由自主地去尋找一種相通的觀念,卻因為個人的理解與呈現方式,而走上了迥異的創作道路。但他們終究會因為時代與歷史而相遇,共生性的情感無法從他們的創作中全部抹去。

張曉剛《大浴缸》,布面油畫,260×600cm

王廣義《日常生活4號》,布面油畫、丙烯,180×140cm,2013年

關於創作

很多人瞭解張曉剛,都是從《大家庭》系列開始的。一張陳舊的家庭合照觸發了他對個人歷史、對時代、歷史的強烈感知;而當我們提及王廣義時,其政治波普作品《大批判》不得不談。當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圖像與現代商業標識發生關係時,一種批判性的語言開始顯現。

張曉剛《大家庭》系列作品草圖

王廣義《國際政治》方案,紙上麥克筆,26×18cm,1993年

集體主義在你們生活的時代尤為突出,這對你們的創作造成了什麼影響?

張曉剛:影響很大。從童年到青年,我一直在集體的環境下生長。集體主義潛移默化地提醒你:你是集體中的一員。雖然創作早期時我會尋找自由,但現在我的自由則是一種對於我個人選擇的自由。我更在意的是根源,那些觸動我的東西通常來自于我的根源,包括兒時的經歷,我接受的教育,家庭生活文化環境等等,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感覺會更強。

王廣義:當然有影響。

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是國內首次按照商業方式運作的展覽。在這次展覽上,張曉剛帶來了作品《創世篇》,而王廣義的作品《大批判·萬寶路》獲得了當時的最高獎項——文獻獎。對經典圖像的強調在他們的作品中不可忽視,這些圖像及符號演繹了時代的特徵與語境。

1992年,“首屆廣州當代藝術雙年展”現場。左起:曾浩、王廣義、張曉剛、栗憲庭、周春芽、魏光慶。

1992年10月,眾藝術家于廣州雙年展。

“圖像”及“符號”在作品中都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如何看待圖像和符號的意義?

張曉剛:圖像在我的作品中一直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現當代藝術的發展其實在圖像學中就能感受得到。現在,我們會直接挪用圖像,稍作加工處理,就是藝術。面對如今圖像越來越氾濫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回到個體來看。如果圖像還能對你產生觸動,你就用;如果某個圖像已經讓你感到乏味、疲憊,那你就會去尋找新的圖像——所以有的藝術家可以做抽象藝術,有的藝術家卻做不了。

王廣義:“圖像”和“符號”有利於公共層面的傳播,但是藝術家的創作和思想都是豐富而複雜的。

1993年,王廣義在創作《大批判——可口可樂》。

2002年,“圖像就是力量:王廣義,張曉剛,方力均的藝術”展覽在深圳舉行。這也是兩位藝術家又一次機緣巧合下的相聚,“圖像”逐漸成為了兩人創作中無法繞開的命題。按策展人呂澎的話講,兩人的作品“共同調用了20世紀的經典圖像並植入隱喻”,但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綿密的語境編織;而另一個是宏大的決定性瞬間的對撞。”

王廣義《圖像消失的方法1號》,綜合材料,180×150cm,2017年

張曉剛《重生1號:重生之門》,布面油畫,180×270cm,2015年

思想巨變

上世紀90年代對兩位藝術家而言,是非比尋常的。他們在那個時期對自身產生了深度的懷疑與思考:如何尋找創作的出路?而他們的困惑針對的並不是具體事物,而是對整個世界的反思。孤立、無助、迷茫的情緒彌漫在作品之中。經歷了90年代的兩人,最終在同一時代中摸索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精神道路。

1994年,王廣義在“第22屆聖保羅雙年展”現場。

張曉剛從1996年到1999年,一直工作和居住于成都玉林路沙子堰的工作室。

整個90年代你的思想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對創作產生了哪些改變?

張曉剛:那會兒剛好年齡、經歷、修養各方面都走到了一個節點,就會噴發出一些東西,逼著你做一些選擇。那兩年我特別痛苦:對自己的過去感到不滿,對未來感到迷茫。每天大家討論的事情感覺都很重要,卻又無法進入到具體的現實之中,是一種懸浮的狀態。慢慢地,你就發現自己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歷史中去,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特定的身份。

王廣義:時代的變化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創作。而在這中間,理性與感性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兩位藝術家在接受的都是西方哲學思想的洗禮,年輕時的張曉剛甚至對格列柯、柯克西卡產生過迷戀。西方式的哲學思想並沒有對他們極具中國式內涵的作品造成某種局限,相反地,能夠跨越國界、時間的思想對他們的創作起到了巨大的幫助。

張曉剛《緊握蠟燭的手》,紙本油畫,23×30cm,2013-2014年

王廣義《新宗教——預言》1號,鋁塑板、圖片,80×120cm,2010年

你們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西方的思想對想表達的中國式內涵會造成什麼改變?

張曉剛:東方人一直有這種角色感。但我選擇我的人生,不選擇民族的人生。像我們受到的傳統教育少之又少,我們以為接受的正統的是精華,後來別人告訴你都是西方的,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我和王廣義也討論過,大家都很困惑,都有意識地要排斥這些內容的影響。

王廣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的創作中立地表達了西方拜物教與社會主義烏托邦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我將兩種意義落差巨大的圖像強行並置,使其處於某中悖論的狀態。

王廣義《冷戰美學——拍打帶病毒昆蟲的人》,裝置(玻璃鋼著色、影像等),雕塑81×61×106cm×3件,2007年

詩人與哲學家

誠然,“詩人”與“哲學家”的比喻能夠讓我們清晰地去感知兩位藝術家在精神世界與創作方式上的區別,但我們無法簡單粗暴地去劃分兩位藝術家的界限。他們既不是純粹的詩人,也不是單純的哲學家。詩與哲學的不斷碰撞、滲透,才能造就今天的他們。

王廣義《儀式4號》(Ritual),布面油畫、丙烯,180×140cm,2015年

這次展覽中,呂澎分別以詩與哲學來比喻你們,你是如何看待這種比喻的?

張曉剛:早期來講,我的創作上可能偏詩化的東西多一點,王老師更偏向于理性。走到今天,我們都有相互滲透的痕跡。策展人找到兩個不同的點之後再來談共通性,這是成立的,但這不是角色分配。王老師的新作也越來越強調繪畫性的語言,他想用繪畫性的方式去探討圖像的意義,但表達方式會讓你覺得他越來越不像一個純理性的人。

王廣義:在這裡,對於“詩”與“哲學”的形象比喻,能夠引導我們更容易進入到更加深入的對話當中去。

2003年,王廣義在北京工作室。

面對相對陌生的國度,兩位藝術家表現出了絕對的坦然與平靜:雖然作品的內涵帶有中國特定的時代背景,講述的也是個人、民族的歷史,但同樣的思考卻可以發生在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之中。他們要做的,也是正在努力做的,就是盡力地去表達。

2008年春,張曉剛于北京何各莊工作室。

中國藝術的講述者

王廣義、張曉剛、呂澎在本次展覽現場布展

對策展人呂澎來講,將兩位藝術家帶到捷克的初衷,是讓那裡的人們能夠更加瞭解來自中國的藝術。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發展今非昔比,如此兩位重磅級的藝術家聯手舉辦雙個展,對捷克和中國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

張曉剛《斜倚的沙發》,紙本油畫,48×59cm,2015年

芭莎:是否有特別設定一條線索,將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置於同一空間之中?

呂澎:一定程度上,我還是將這次展覽做成了雙個展的形式。兩位藝術家各擁有一層樓的展示空間,但也有交叉的地方。這樣,每一位觀眾都能看到兩位藝術家分別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同一時間、同一空間,觀眾一定會在心中有比較性——所以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一次比較。

王廣義《凝固的北方極地28號》,布面油畫,100×150cm,1985年

芭莎: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基於同一段來自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是否擔心西方觀眾不能像中國觀眾一樣對此產生共鳴?

呂澎: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首先,觀眾必須要認真;當地的大學也為我安排了演講,我不會著重講藝術家的作品,我會關注藝術家是在怎樣的國度、時代、文化背景下進行創作的——觀眾就會反過來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創作。

王廣義《布拉格啟示錄2號》,布面丙烯,180×140cm,2016年

芭莎:通過這次展覽,想為捷克的觀眾帶來什麼訊息?

呂澎:可以讓他們瞭解中國的藝術。當我們無法理解藝術背後的語境以及藝術史時,我們是無法理解不熟悉的藝術的。我相信這樣的問題在任何國家都會存在。就算是西方的藝術,放在中國就能被看懂嗎?我們還是要知道它的上下文,關於它的藝術史。所以,恰恰是因為不瞭解,才會產生傳播的意義和作用。

張曉剛《口罩》,紙本油畫,37.5×51cm,2015年

對於張曉剛和王廣義來說,這次展覽是他們與過去、與對方的一次驚喜的重逢;對策展人呂澎而言,這次展覽更是為中國藝術打開了一扇新窗。正如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一樣,他們講述的從來不僅僅是個人的思考,更是整個國家與民族的歷史。

展覽現場

即將展出

展覽:重逢:詩與哲學——張曉剛、王廣義藝術展

展覽時間:2018.2.7-5.13

展覽地點:捷克·布拉格市立美術館

精彩回顧:

按這份攻略帶妹子看展,萬年單身狗都能脫單!

[監製/齊超][編輯、採訪、文/景雨萌]

卻走出了不同的藝術與人生軌跡。在時代環境的牽絆下,兩人在各自行進的路上相互滲透,最終走向了重逢。縱然詩意的張曉剛與理性的王廣義有很多不同,但在某一空間中,兩人的精神達到了契合。

1983年,大學期間,王廣義在中國美術學院。

1984年,張曉剛于昆明歌舞團宿舍內,此時他正在創作“幽靈系列”。

重逢之時

從‘85新潮到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出生於相同時代的兩人擁有共同的時代記憶,雙雙見證了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發展軌跡。

1992年,張曉剛與王廣義于“首屆廣州雙年展”展覽現場。

彼此一路走來,這次在捷克以“重逢”為主題的雙個展對你意味著什麼?

張曉剛:“重逢”有雙重意義。首先,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成長的我們雖然擁有不同的藝術道路、思維方式,但最後在捷克重逢。這是關於個人情誼的內部的重逢,不同卻共通。另外對我來講,多種文化都在捷克共存,卡夫卡是我特別喜歡的文學家;而我也是在多元化背景下成長的人。所以從這方面講,這是一種感情上的重合,類似一種對自己青年時代的緬懷。

王廣義:時隔16年,這是我們又一次在一起舉辦展覽。我想這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重逢”,歲月的流逝一定會讓此次展覽特別有意思。

張曉剛《父親的位置》,布面油畫,140×220cm,2013年

王廣義《導師的一生——國家與時代》,布面油畫,300×200cm,2007年

有的重逢是相濡以沫,有的重逢則是相忘於江湖。而對張曉剛和王廣義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存在嚴謹的隔離,也沒有絕對的重合。兩位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人物,一次次地在不謀而合中走在了一起——時間留下的痕跡讓兩人產生了奇妙的呼應。

1990年,王廣義與美術史家呂澎在武漢。(攝影:肖全)

在創作中,你覺得自己的創作和對方的作品之間是否有共通之處?

張曉剛:相比於現在更個體化的環境,我們注重探尋一種大文化背景下具有共生性的事物,更關注歷史和今天的某種關聯。王廣義注重特殊時期的黑板報和今天商業標記的關聯,我則是用現在的角度去尋找老照片與今天的關聯性。因為擁有共通的觀念,所以我們能看懂彼此的作品。我們只是一個平臺上的兩種角度:我更看重情感,他更看重思考和信仰。

王廣義:藝術都是共通的,儘管我們可能不完全是同一種類型的藝術家。但有時候,差異恰恰是兩人對話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在張曉剛的藝術中,那種“憂傷的存在感”好似一面鏡子,能反映出人性中猶如“塵埃”般的光芒。

王廣義《大批判——藝術博物館》 ,布面油畫,200×300cm,2006年

張曉剛《黑沙發》,布面油畫,120×150cm,2016年

儘管兩人在環境與時代的牽制下,總會不由自主地去尋找一種相通的觀念,卻因為個人的理解與呈現方式,而走上了迥異的創作道路。但他們終究會因為時代與歷史而相遇,共生性的情感無法從他們的創作中全部抹去。

張曉剛《大浴缸》,布面油畫,260×600cm

王廣義《日常生活4號》,布面油畫、丙烯,180×140cm,2013年

關於創作

很多人瞭解張曉剛,都是從《大家庭》系列開始的。一張陳舊的家庭合照觸發了他對個人歷史、對時代、歷史的強烈感知;而當我們提及王廣義時,其政治波普作品《大批判》不得不談。當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圖像與現代商業標識發生關係時,一種批判性的語言開始顯現。

張曉剛《大家庭》系列作品草圖

王廣義《國際政治》方案,紙上麥克筆,26×18cm,1993年

集體主義在你們生活的時代尤為突出,這對你們的創作造成了什麼影響?

張曉剛:影響很大。從童年到青年,我一直在集體的環境下生長。集體主義潛移默化地提醒你:你是集體中的一員。雖然創作早期時我會尋找自由,但現在我的自由則是一種對於我個人選擇的自由。我更在意的是根源,那些觸動我的東西通常來自于我的根源,包括兒時的經歷,我接受的教育,家庭生活文化環境等等,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感覺會更強。

王廣義:當然有影響。

1992年的廣州雙年展,是國內首次按照商業方式運作的展覽。在這次展覽上,張曉剛帶來了作品《創世篇》,而王廣義的作品《大批判·萬寶路》獲得了當時的最高獎項——文獻獎。對經典圖像的強調在他們的作品中不可忽視,這些圖像及符號演繹了時代的特徵與語境。

1992年,“首屆廣州當代藝術雙年展”現場。左起:曾浩、王廣義、張曉剛、栗憲庭、周春芽、魏光慶。

1992年10月,眾藝術家于廣州雙年展。

“圖像”及“符號”在作品中都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如何看待圖像和符號的意義?

張曉剛:圖像在我的作品中一直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現當代藝術的發展其實在圖像學中就能感受得到。現在,我們會直接挪用圖像,稍作加工處理,就是藝術。面對如今圖像越來越氾濫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回到個體來看。如果圖像還能對你產生觸動,你就用;如果某個圖像已經讓你感到乏味、疲憊,那你就會去尋找新的圖像——所以有的藝術家可以做抽象藝術,有的藝術家卻做不了。

王廣義:“圖像”和“符號”有利於公共層面的傳播,但是藝術家的創作和思想都是豐富而複雜的。

1993年,王廣義在創作《大批判——可口可樂》。

2002年,“圖像就是力量:王廣義,張曉剛,方力均的藝術”展覽在深圳舉行。這也是兩位藝術家又一次機緣巧合下的相聚,“圖像”逐漸成為了兩人創作中無法繞開的命題。按策展人呂澎的話講,兩人的作品“共同調用了20世紀的經典圖像並植入隱喻”,但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是綿密的語境編織;而另一個是宏大的決定性瞬間的對撞。”

王廣義《圖像消失的方法1號》,綜合材料,180×150cm,2017年

張曉剛《重生1號:重生之門》,布面油畫,180×270cm,2015年

思想巨變

上世紀90年代對兩位藝術家而言,是非比尋常的。他們在那個時期對自身產生了深度的懷疑與思考:如何尋找創作的出路?而他們的困惑針對的並不是具體事物,而是對整個世界的反思。孤立、無助、迷茫的情緒彌漫在作品之中。經歷了90年代的兩人,最終在同一時代中摸索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精神道路。

1994年,王廣義在“第22屆聖保羅雙年展”現場。

張曉剛從1996年到1999年,一直工作和居住于成都玉林路沙子堰的工作室。

整個90年代你的思想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對創作產生了哪些改變?

張曉剛:那會兒剛好年齡、經歷、修養各方面都走到了一個節點,就會噴發出一些東西,逼著你做一些選擇。那兩年我特別痛苦:對自己的過去感到不滿,對未來感到迷茫。每天大家討論的事情感覺都很重要,卻又無法進入到具體的現實之中,是一種懸浮的狀態。慢慢地,你就發現自己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歷史中去,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特定的身份。

王廣義:時代的變化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創作。而在這中間,理性與感性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兩位藝術家在接受的都是西方哲學思想的洗禮,年輕時的張曉剛甚至對格列柯、柯克西卡產生過迷戀。西方式的哲學思想並沒有對他們極具中國式內涵的作品造成某種局限,相反地,能夠跨越國界、時間的思想對他們的創作起到了巨大的幫助。

張曉剛《緊握蠟燭的手》,紙本油畫,23×30cm,2013-2014年

王廣義《新宗教——預言》1號,鋁塑板、圖片,80×120cm,2010年

你們接受的都是西方教育,西方的思想對想表達的中國式內涵會造成什麼改變?

張曉剛:東方人一直有這種角色感。但我選擇我的人生,不選擇民族的人生。像我們受到的傳統教育少之又少,我們以為接受的正統的是精華,後來別人告訴你都是西方的,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我和王廣義也討論過,大家都很困惑,都有意識地要排斥這些內容的影響。

王廣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的創作中立地表達了西方拜物教與社會主義烏托邦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我將兩種意義落差巨大的圖像強行並置,使其處於某中悖論的狀態。

王廣義《冷戰美學——拍打帶病毒昆蟲的人》,裝置(玻璃鋼著色、影像等),雕塑81×61×106cm×3件,2007年

詩人與哲學家

誠然,“詩人”與“哲學家”的比喻能夠讓我們清晰地去感知兩位藝術家在精神世界與創作方式上的區別,但我們無法簡單粗暴地去劃分兩位藝術家的界限。他們既不是純粹的詩人,也不是單純的哲學家。詩與哲學的不斷碰撞、滲透,才能造就今天的他們。

王廣義《儀式4號》(Ritual),布面油畫、丙烯,180×140cm,2015年

這次展覽中,呂澎分別以詩與哲學來比喻你們,你是如何看待這種比喻的?

張曉剛:早期來講,我的創作上可能偏詩化的東西多一點,王老師更偏向于理性。走到今天,我們都有相互滲透的痕跡。策展人找到兩個不同的點之後再來談共通性,這是成立的,但這不是角色分配。王老師的新作也越來越強調繪畫性的語言,他想用繪畫性的方式去探討圖像的意義,但表達方式會讓你覺得他越來越不像一個純理性的人。

王廣義:在這裡,對於“詩”與“哲學”的形象比喻,能夠引導我們更容易進入到更加深入的對話當中去。

2003年,王廣義在北京工作室。

面對相對陌生的國度,兩位藝術家表現出了絕對的坦然與平靜:雖然作品的內涵帶有中國特定的時代背景,講述的也是個人、民族的歷史,但同樣的思考卻可以發生在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之中。他們要做的,也是正在努力做的,就是盡力地去表達。

2008年春,張曉剛于北京何各莊工作室。

中國藝術的講述者

王廣義、張曉剛、呂澎在本次展覽現場布展

對策展人呂澎來講,將兩位藝術家帶到捷克的初衷,是讓那裡的人們能夠更加瞭解來自中國的藝術。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發展今非昔比,如此兩位重磅級的藝術家聯手舉辦雙個展,對捷克和中國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

張曉剛《斜倚的沙發》,紙本油畫,48×59cm,2015年

芭莎:是否有特別設定一條線索,將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置於同一空間之中?

呂澎:一定程度上,我還是將這次展覽做成了雙個展的形式。兩位藝術家各擁有一層樓的展示空間,但也有交叉的地方。這樣,每一位觀眾都能看到兩位藝術家分別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同一時間、同一空間,觀眾一定會在心中有比較性——所以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一次比較。

王廣義《凝固的北方極地28號》,布面油畫,100×150cm,1985年

芭莎: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基於同一段來自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是否擔心西方觀眾不能像中國觀眾一樣對此產生共鳴?

呂澎: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首先,觀眾必須要認真;當地的大學也為我安排了演講,我不會著重講藝術家的作品,我會關注藝術家是在怎樣的國度、時代、文化背景下進行創作的——觀眾就會反過來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創作。

王廣義《布拉格啟示錄2號》,布面丙烯,180×140cm,2016年

芭莎:通過這次展覽,想為捷克的觀眾帶來什麼訊息?

呂澎:可以讓他們瞭解中國的藝術。當我們無法理解藝術背後的語境以及藝術史時,我們是無法理解不熟悉的藝術的。我相信這樣的問題在任何國家都會存在。就算是西方的藝術,放在中國就能被看懂嗎?我們還是要知道它的上下文,關於它的藝術史。所以,恰恰是因為不瞭解,才會產生傳播的意義和作用。

張曉剛《口罩》,紙本油畫,37.5×51cm,2015年

對於張曉剛和王廣義來說,這次展覽是他們與過去、與對方的一次驚喜的重逢;對策展人呂澎而言,這次展覽更是為中國藝術打開了一扇新窗。正如兩位元藝術家的作品一樣,他們講述的從來不僅僅是個人的思考,更是整個國家與民族的歷史。

展覽現場

即將展出

展覽:重逢:詩與哲學——張曉剛、王廣義藝術展

展覽時間:2018.2.7-5.13

展覽地點:捷克·布拉格市立美術館

精彩回顧:

按這份攻略帶妹子看展,萬年單身狗都能脫單!

[監製/齊超][編輯、採訪、文/景雨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