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傑羅姆·鮑威爾:非典型的美聯儲新主席

△ 明天(2月3日), 傑羅姆·鮑威爾將接替任期結束的耶倫正式成為第10任美聯儲主席。

名校法學博士畢業的律師當了個投資銀行家,

卻一直熱心政治, “一不小心”成了美聯儲主席。

對於美聯儲的新主席——65歲的共和黨人鮑威爾來說, 其此前的職業經歷大概可以用以上這句話來概括。

1月23日, 美國國會參議院以85票贊成、12票反對的結果, 批准傑羅姆·鮑威爾接替珍妮特·耶倫, 成為新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主席, 任期四年。 而在2014年, 耶倫僅獲得59票支持(34票反對);其前任伯南克也僅獲70票支持(30票反對)。 鮑威爾獲高票支援, 顯示了兩黨對於他的共同認可。

同擁有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耶倫和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的伯南克相比, 鮑威爾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鮑威爾是30多年來第一個並非經濟學家出身、也從未獲得過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美聯儲主席,

可謂是非典型的美聯儲主席。

鮑威爾其人

在鮑威爾當選美聯儲主席之前, 其大名已不斷見諸媒體, 但不少媒體鬧過烏龍:把當年雷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第12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作為第一位非洲裔人士就任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的圖片安到此君身上, 這也從側面說明這位鮑威爾此前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傑羅姆·鮑威爾於1953年2月4日出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 他的父親是一位私人律師。 鮑威爾子承父業, 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在喬治城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隨後投身律師界。 從1981年到1984年, 他都在著名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

自1984年開始, 鮑威爾開始轉入投資銀行界, 曾任老牌投資銀行德威公司的副總裁。

1990年, 鮑威爾追隨他在德威公司的董事長、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尼古拉斯·布萊迪進入財政部。 1992年, 鮑威爾升任財政部負責國內金融事務的助理部長。 期間, 他參與了對華爾街著名投行所羅門兄弟公司提交虛假客戶報價的調查, 還參與了使沃倫·巴菲特成為所羅門主席的談判。 1993年後, 鮑威爾重回投行工作, 並於1997年至2005年在著名私募股權巨頭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擔任合夥人, 此後開始創業成為獨立投資人。 2010年至2012年, 鮑威爾擔任華盛頓特區智庫“兩黨政策中心”訪問學者。 2011年12月, 鮑威爾被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為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 並擔任至今。 這是自1988年以來, 美國總統第一次提名反對黨成員擔任這一職務。

打破近30年的慣例

在如今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背景下, 作為美國政府內部最有權力的經濟官員, 鮑威爾的工作不僅直接關係到美國經濟復蘇前景和特朗普的執政前途, 也會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美聯儲相當於“美國央行”, 負責制定美國的貨幣政策、監控金融風險, 是美國政府維持其全球影響力的核心所在, 外界甚至認為, 美聯儲主席在美國的影響力“僅次於總統”。 為了維持美國貨幣政策連貫與金融市場穩定, 近30年來, 新上任的美國總統都會繼續使用前屆政府任命的美聯儲主席。 老布希延用雷根總統任命的格林斯潘, 克林頓也同樣, 小布希則到第二任期才用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 奧巴馬入主白宮後直至第二任期中的2014年才提名耶倫接替伯南克。

鮑威爾的任命打破了兩黨近30年的慣例。 特朗普上臺不到10個月、執政班底都未組建完成就急匆匆地提名鮑威爾炒掉耶倫, “裸退”(辭去了美聯儲所有職務)的耶倫是1987年以來唯一一位民主黨出身的美聯儲主席, 這意味著, 共和黨除白宮、參議院、眾議院之外, 又奪下了一個聯邦關鍵機構的領導權, 這也是兌現特朗普的又一個大選承諾, 體現了特朗普對於權力掌控的咄咄逼人態勢。 然而, 美聯儲一直以來是獨立機構。 2014年伯南克在與耶倫交接時曾意味深長地指出:“記住, 國會是我們的老闆。 ”2017年11月耶倫辭職時也表示:“美聯儲是一個非黨非私的機構。 ”對此, 美國金融市場普遍擔心美聯儲很可能“特朗普化”, 而這也將成為鮑威爾上任後面臨的最大挑戰。

鮑威爾此前極少圍繞經濟話題進行公開講話,但去年6月份,鮑威爾應紐約經濟俱樂部之邀發表了對於貨幣政策的公開演講。當時,還沒人想到鮑威爾會成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他當時的主要觀點如下:美國失業率已經回到危機前水準,有必要退出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通貨膨脹率逐漸接近2%,GDP增長速度偏低;美聯儲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都有必要;他強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有很多貨幣市場工具,不應只看重聯邦基金利率。

他將是怎樣的美聯儲主席

有關調查機構認為,鮑威爾是非鷹非鴿的中立派,但會傾向鴿派。輿論普遍認為,鮑威爾能夠保持政策的連續性,華爾街也視鮑威爾為放鬆監管的友好人物,他和耶倫的思路會很接近:更關心就業市場,支持漸進加息。他應會繼續執行後續加息和“縮表”計畫,以確保美國經濟繼續復蘇。在1月23日投票結果公佈後,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邁克·克拉波就明確表示:“鮑威爾將是確保金融系統安全穩健,同時支援經濟活躍增長的核心。他將在精簡聯邦監管和減輕不必要負擔方面起關鍵作用。”另外,正是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努欽的大力推薦,使得鮑威爾成為脫穎而出的“黑馬”,曾經任職對沖基金和高盛的努欽,和長期浸淫投行圈的鮑威爾“挺對脾氣”。

特朗普主張放鬆金融監管,他不喜歡強美元、緊貨幣。特朗普需要能繼續耶倫貨幣政策——慢加息、緩縮表,同時又能在放鬆金融監管上合作的美聯儲主席。所以鮑威爾不會偏離耶倫為美聯儲貨幣政策定下的基調——漸進和可預測地緊縮,這也是出於弱復蘇狀態的美國和世界經濟的現實需要。

令分析人士擔心的一點是,美國放鬆金融監管可能對目前相對穩定的金融秩序構成威脅,或將增加再一次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以往在金融和經濟方面具備深厚學術造詣的美聯儲主席,往往能透過極複雜的經濟表像瞭解驅動經濟走勢的核心因素,從而作出正確的貨幣政策決定。而學法律出身的鮑威爾對貨幣政策的把控能力可能會有欠缺,如遇到如“黑天鵝”的突發事件,有可能應對不力。對於鮑威爾來說,這也許會是他上任後的最大隱患。

撰文:本刊首席記者 王哲

責編:張岩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而這也將成為鮑威爾上任後面臨的最大挑戰。

鮑威爾此前極少圍繞經濟話題進行公開講話,但去年6月份,鮑威爾應紐約經濟俱樂部之邀發表了對於貨幣政策的公開演講。當時,還沒人想到鮑威爾會成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他當時的主要觀點如下:美國失業率已經回到危機前水準,有必要退出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通貨膨脹率逐漸接近2%,GDP增長速度偏低;美聯儲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都有必要;他強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有很多貨幣市場工具,不應只看重聯邦基金利率。

他將是怎樣的美聯儲主席

有關調查機構認為,鮑威爾是非鷹非鴿的中立派,但會傾向鴿派。輿論普遍認為,鮑威爾能夠保持政策的連續性,華爾街也視鮑威爾為放鬆監管的友好人物,他和耶倫的思路會很接近:更關心就業市場,支持漸進加息。他應會繼續執行後續加息和“縮表”計畫,以確保美國經濟繼續復蘇。在1月23日投票結果公佈後,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邁克·克拉波就明確表示:“鮑威爾將是確保金融系統安全穩健,同時支援經濟活躍增長的核心。他將在精簡聯邦監管和減輕不必要負擔方面起關鍵作用。”另外,正是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努欽的大力推薦,使得鮑威爾成為脫穎而出的“黑馬”,曾經任職對沖基金和高盛的努欽,和長期浸淫投行圈的鮑威爾“挺對脾氣”。

特朗普主張放鬆金融監管,他不喜歡強美元、緊貨幣。特朗普需要能繼續耶倫貨幣政策——慢加息、緩縮表,同時又能在放鬆金融監管上合作的美聯儲主席。所以鮑威爾不會偏離耶倫為美聯儲貨幣政策定下的基調——漸進和可預測地緊縮,這也是出於弱復蘇狀態的美國和世界經濟的現實需要。

令分析人士擔心的一點是,美國放鬆金融監管可能對目前相對穩定的金融秩序構成威脅,或將增加再一次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以往在金融和經濟方面具備深厚學術造詣的美聯儲主席,往往能透過極複雜的經濟表像瞭解驅動經濟走勢的核心因素,從而作出正確的貨幣政策決定。而學法律出身的鮑威爾對貨幣政策的把控能力可能會有欠缺,如遇到如“黑天鵝”的突發事件,有可能應對不力。對於鮑威爾來說,這也許會是他上任後的最大隱患。

撰文:本刊首席記者 王哲

責編:張岩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