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蘋果下注HomePod,有多少勝算?

1月27日, 蘋果發售HomePod智能音箱, 並於2月9日正式開售。 眾所周知, 蘋果並不是第一個製造手機的廠商, 但卻憑藉iPhone改變了整個手機行業, 甚至改變了世界。 那麼, 蘋果新發佈的HomePod能否像iPhone一樣, 再次改變智慧音箱行業呢?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HomePod或將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

智慧音箱市場競爭激烈

早在2014年11月, 亞馬遜就發佈了搭載語音助手Alexa的智慧音箱;2016年5月, 穀歌發佈了同類產品Google Home。 在2017年的最後一個季度, 亞馬遜和谷歌智慧音箱的出貨量已經占了全球市場份額的92%, 除了亞馬遜和穀歌這兩大市場主力, 國內BAT等互聯網巨頭也已紛紛入局。 2017年, 阿裡推出了天貓精靈, 小米推出了小愛同學。 天貓精靈經過雙11瘋狂打折, 銷量率先突破百萬。 小米音箱亦是低價火爆到斷貨。 同時期, 百度、騰訊系的智能音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而智能音箱新品在2017年下半年以後更是密集:5月聯想發佈智慧音箱,

Amazon發佈帶觸屏的Echo Show, 微軟聯手音訊設備製造商哈曼·卡頓合作打造Invoke。 有資料顯示, 到2018年, 智慧音箱在全球範圍內銷量有望增長到5630萬台。 隨著市場的升溫, 更多的供應商選擇入場, 市場競爭將會變得越來越激烈。

HomePod自身優勢不足

目前, 蘋果HomePod發售價格是 349 美元(合人民幣 2233 元),

而亞馬遜Echo的價格是99美元, 穀歌Home的價格是129美元, 均比蘋果音箱的定價要低得多。 國內的天貓精靈、小米音箱等也憑藉價格優勢搶佔了部分市場。 從雙11天貓精靈降價帶來銷量爆增也不難看出, 使用者對於智慧音箱產品的價格變動較為敏感, 銷量存在較大的價格彈性。 可以預測, 蘋果過高的售價, 可能不利於HomePod的鋪貨。

再來看產品本身, 從目前已知的資訊可知, 蘋果HomePod的首發特色是音質, 其次才是智能。 蘋果將自家的智慧音箱定位於一款家庭中的音樂播放設備, 希望借助卓越音質脫穎而出。 顯然, 蘋果認為, 一款智慧音箱最核心、最常用的功能還是播放音訊內容, 音質才是音箱的基本功, 好聽才是音箱的使命。

HomePod配有蘋果專門設計的低音揚聲器, 它是7個波束形成的自訂陣列, 提供純粹的高頻音效, 可以控制發聲方向, 強大的技術可以保證原始唱片的特性。 但單憑音質或許很難扼住競爭對手的咽喉, 因為很多用戶在用完Echo和Google Home後表示, 它們的聲音總是很清晰, 給人感覺也很真實。 也就是說, 雖然蘋果宣揚HomePod音質無與倫比, 但競爭對手在音質上的表現也一直很優秀。 或許, 只有當消費者在家裡聽到它的聲音時, 真正的考驗才會到來——它是否真正配得上高昂的價格標準?

更重要的是, 除了音質之外, HomePod並沒有比亞馬遜和穀歌等其他智慧音箱多出什麼功能, 沒有給用戶留下太多的印象。 HomePod雖然能做所有智慧助手都可以做的基本工作, 比如播放音樂、設置鬧鐘和提醒等, 但在其他方面, 諸如涉及更微妙的語境問題時, HomePod的表現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從這方面來看, HomePod更像是一款無螢幕版的、經常被用戶詬病“智商”不足的Siri!

綜合來看, 蘋果面對的挑戰是嚴峻的。 這是一個諸多競爭對手已經搶佔先機、設置下較高門檻的市場。 在HomePod姍姍來遲的情況下,面對高昂的定價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的夾擊,HomePod能否在智慧音箱大戰中殺出血路就成了一個問號。但是我們也無法忽視,蘋果作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一直有一項驕人的記錄——比同類產品晚上市,然後成功佔領市場。此次HomePod能否再次上演大逆襲,著實令人期待!

在HomePod姍姍來遲的情況下,面對高昂的定價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的夾擊,HomePod能否在智慧音箱大戰中殺出血路就成了一個問號。但是我們也無法忽視,蘋果作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一直有一項驕人的記錄——比同類產品晚上市,然後成功佔領市場。此次HomePod能否再次上演大逆襲,著實令人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