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親歷者”說—追憶改革開放40年之八:百姓給我當“老闆”

口述史主人公:馬春彪, 吉林省神農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原為國企下崗職工, 後進行自主創業。 他時刻不忘“百姓是老闆”, 企業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如今其公司已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元年——當時, 我只有8歲, 做夢也沒有想到後來可以做買賣, 還當上了企業的老闆!

“沒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 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創業發展20年來, 這句話我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 不知說過多少遍。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 小時候, 一日三餐, 大都是高粱米飯加鹹菜疙瘩。 10歲剛出頭兒,

我就在課餘時間蹲馬路邊賣冰棒補貼家用;十五六歲開始在父親的指導下組裝自行車掙點手工費。 後來, 在儀錶廠技校畢業, 到廠裡當了一名鉗工。

1989年, 我到長春商校在四平舉辦的夜校學習會統專業。 苦讀兩年, 本以為結業後能在廠裡更好地發揮作用, 沒想到儀錶廠經營不善, 開始裁員, 我不但美夢落空, 還成了首批待崗工人。

一腔熱血、渾身力氣, 無處施展, 真是憋得慌!可當時國有企業隨時關門, 下崗職工遍地都是, 找份工作談何容易!在經歷了無數次碰壁之後, 我放棄了, 繼續幫父親給附近幾家商場組裝自行車。 這可是個苦差事, 露天裝車, 三伏天火辣辣的太陽把臉和肩頭曬爆了皮, 晚上一揭露出嫩肉, 一碰火燒火燎地疼;十冬臘月,

手腳凍得像貓咬一樣……那時候我一直堅信勤勞准能致富, 只要肯幹, 就能把肚子填飽。 人在饑餓的時候只有一種痛苦, 而吃飽了之後就會生出無數的痛苦……這話一點不假。 有一天爸媽跟我說, 你不能總靠幹這個謀生計啊, 二十好幾的小夥子整天一臉油一身灰的, 哪家姑娘肯嫁你呀?於是, 我開始犯愁了, 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天天琢磨著找一份體面的工作。

腳往哪裡邁, 路朝何處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機會終於來了。 1992年9月, 在四平市鐵西醫藥公司當經理的二伯父退休後開了一個中西藥品經銷部, 讓我去他那兒做事。

二伯父給了我父親般的關愛, 教我做人做事, 教我識別和推銷藥品。 5年間, 憑著眼勤、手勤、腿勤、腦勤,

我不但積累了豐富的藥品行銷經驗, 還娶到一位賢慧善良的妻子——現任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耿雲瑤。

經過一番打拼, 天地越來越寬了, 二伯父鼓勵我獨自挑起門戶。 可當時藥店的營業執照特別不好辦, 我聽說市中醫院有個閒置的藥店執照, 便在朋友的幫助下湊了5000元錢租了下來。 1997年5月18日, 16平方米的“國營中醫院神農大藥房”正式開業了, 員工只有兩位——我和妻子耿雲瑤。

當時, 我們一家3口擠在小藥店裡邊賣藥邊過日子。 冬天屋子特別冷, 晚上睡覺往冰冷的被窩裡一鑽, 連腿都不敢伸, 又捨不得花錢點電褥子, 妻子的關節炎就是那時做下的。

忙的時候沒時間做飯, 一家人就常泡速食麵。 因資金不足, 每種藥品只能進兩三盒,

賣完了再去批, 基本上是白天賣藥, 晚上進貨, 每天晚上小藥店的燈都亮到後半夜, 大年三十也不休息。

為了擴大顧客群, 我裝了一部電話, 用各種方式把號碼公佈出去。 顧客不方便到藥店, 只要打來電話, 我就立即騎上自行車上門送藥。 沒想到這一招還真靈, 打電話購藥的人特別多, 有時半夜也有人打電話。 我不分白天黑夜, 不管颳風下雨, 只要顧客需要, 蹬上自行車就走。 有時候, 送塊八毛錢的藥我都跑幾公里……

上門送藥的時候, 許多顧客尤其一些老年人對我說:“你的藥挺全, 服務又好, 要是能在附近也開一家就好了!”老百姓的話, 讓我萌生了開連鎖藥店的想法。

歷史進入新千年, 政策進一步寬鬆, 民營藥店辦營業執照不那麼難了。

2000年6月, 我又租賃了一間門市房新開了一家藥店。 2002年3月, 國營中醫院神農大藥房正式更名註冊為“四平市神農大藥房”;2003年, 我在四平市繁華地段一口氣開辦了8個連鎖店, 創辦了四平市神農大藥房有限公司, 擁有員工70多人, 初步實現了規模化經營。

勤奮創業, 使我邁出了追求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帶我走上藥品行銷之路的二伯父經常告誡我:“做咱們這行, 最要緊的是講良心。 咱幹的是治病救命的活兒, 心眼兒一偏就是圖財害命, 窮死也不能賣假藥……”救命治病講良心, 這不就是一種使命擔當嗎!我事事從嚴、件件過細, 決不讓一粒假藥混進“神農”。

在賣藥過程中, 我發現許多患者盲目買藥用藥, 不但治不好病, 還有可能加重病情,於是我提出“賣不對症的藥就等於賣假藥”。這句話說出來容易,做起來真難。為了切實做到賣對症的藥,公司全員學習《藥品法》並進行業務培訓,使員工瞭解更多的醫藥知識;每個店都有服務公約板、監督電話,及時瞭解顧客的需求。

為確保藥品品質,我到相關藥品生產廠家考察,瞭解他們的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原材料進貨管道,倉儲運輸是否科學規範等等。通過“貨比三家”嚴格把好藥店的進貨關,做到所有藥品100%從正規廠家進貨。許多顧客寧可多走幾步道兒也願意奔“神農”品牌來,用他們的話說,買“神農”的藥心裡踏實,這裡沒假藥劣藥,真的好使管用。

2003年舉國上下抗擊非典期間,“神農”作為藥品經營企業,一是積極組織貨源;二是所有藥品不漲價,以平抑藥價保證供應。那幾個月,“神農”的員工沒一人辭職、沒一人請假,全部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

我忙完一天之後晚上七八點還要開車外出進藥,第二天早晨五六點鐘趕回來,白天接著組織賣藥,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有一次,我打電話給浙江舟山的一個廠家,要訂購1000支體溫計。非典時期的體溫計特別短缺,那家廠長說什麼也不肯賣給我。於是我說,我是四平市鐵西區人大代表,我用人格保證,進體溫計不是為了掙錢,是給學生用的,因為孩子不能及時試體溫就沒法進校門上課,我代表四平市的孩子們求你了……我的真誠感動了那位廠長,一下子批給我2000支體溫計。貨到後我按原價賣給了翹首以盼的學生家長……非典期間,神農人還往各單位免費送了上千袋板藍根口服液和一大批消毒水,為北山光明巷的盲人、育智學校的學生免費送去體溫計和預防非典的藥品。非典結束後,我們被授予價格計量信得過單位、明碼標價示範單位,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

我常對員工們講,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老百姓是咱們的衣食父母,只有老百姓信賴你、支援你,事業才能發展。

神農醫院建院之初,我就定位為“實實在在的平民醫院”,把“為百姓著想,讓百姓放心,令百姓滿意”作為辦院宗旨;把毛澤東塑像敬放在門診大廳正中央,底座刻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所有員工都佩戴“為人民服務”徽章上崗,讓大家時刻牢記:我們的隊伍是一支“為人民服務”的隊伍。

集團公司成立後,相繼成立了黨委、工會、團委、婦委會、武裝部、關工委、業餘黨校。公司組織為貧困戶送溫暖、開展免費體檢、開展志願健康服務……十幾年來已為助殘扶貧、捐資救災等各項公益事業奉獻的款物總價值超過1500萬元。

如今,我的企業發展為擁有兩家綜合性醫院、五家子公司的企業集團,神農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1月19日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公司黨委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集團公司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我本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第六屆中國青年創業獎”“中國農工民主黨社會服務先進個人”“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等50多項榮譽。

我曾經寫過一篇短文《百姓是老闆》:“老百姓是市場的主體,企業的一切決斷都必須緊緊圍著市場轉,如果你站在老百姓的對立面,那就是站在了市場的對立面,非碰個頭破血流不可。想當好老闆,就得眼睛盯著市場,心裡裝著百姓,每拍一次板或叫一次板,都得想想咱們的老百姓答應不答應。如此說來,我若是老闆,那麼,老百姓就是我這個老闆的老闆!”

後記:生活總是充滿希望的,成功總是屬於積極進取、不懈追求的人們。眾多榮譽的背後,是馬春彪20多年來兢兢業業地辛苦耕耘,是他面對困境不屈不撓的刻苦精神,是他面對挫折勇往直前的堅定決心。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思想隨之改變,馬春彪也在困境中等到了自己的人生機遇,他以一點一滴的打拼和求索,將當初開辦的個體小藥店發展成為如今的民營企業集團,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但他最大的收穫還是懂得了“百姓是老闆”這個道理。

策劃:姜忠孝

記者:李抑嬙

編輯:馬賀

吉林日報社出品

還有可能加重病情,於是我提出“賣不對症的藥就等於賣假藥”。這句話說出來容易,做起來真難。為了切實做到賣對症的藥,公司全員學習《藥品法》並進行業務培訓,使員工瞭解更多的醫藥知識;每個店都有服務公約板、監督電話,及時瞭解顧客的需求。

為確保藥品品質,我到相關藥品生產廠家考察,瞭解他們的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原材料進貨管道,倉儲運輸是否科學規範等等。通過“貨比三家”嚴格把好藥店的進貨關,做到所有藥品100%從正規廠家進貨。許多顧客寧可多走幾步道兒也願意奔“神農”品牌來,用他們的話說,買“神農”的藥心裡踏實,這裡沒假藥劣藥,真的好使管用。

2003年舉國上下抗擊非典期間,“神農”作為藥品經營企業,一是積極組織貨源;二是所有藥品不漲價,以平抑藥價保證供應。那幾個月,“神農”的員工沒一人辭職、沒一人請假,全部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

我忙完一天之後晚上七八點還要開車外出進藥,第二天早晨五六點鐘趕回來,白天接著組織賣藥,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有一次,我打電話給浙江舟山的一個廠家,要訂購1000支體溫計。非典時期的體溫計特別短缺,那家廠長說什麼也不肯賣給我。於是我說,我是四平市鐵西區人大代表,我用人格保證,進體溫計不是為了掙錢,是給學生用的,因為孩子不能及時試體溫就沒法進校門上課,我代表四平市的孩子們求你了……我的真誠感動了那位廠長,一下子批給我2000支體溫計。貨到後我按原價賣給了翹首以盼的學生家長……非典期間,神農人還往各單位免費送了上千袋板藍根口服液和一大批消毒水,為北山光明巷的盲人、育智學校的學生免費送去體溫計和預防非典的藥品。非典結束後,我們被授予價格計量信得過單位、明碼標價示範單位,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

我常對員工們講,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老百姓是咱們的衣食父母,只有老百姓信賴你、支援你,事業才能發展。

神農醫院建院之初,我就定位為“實實在在的平民醫院”,把“為百姓著想,讓百姓放心,令百姓滿意”作為辦院宗旨;把毛澤東塑像敬放在門診大廳正中央,底座刻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所有員工都佩戴“為人民服務”徽章上崗,讓大家時刻牢記:我們的隊伍是一支“為人民服務”的隊伍。

集團公司成立後,相繼成立了黨委、工會、團委、婦委會、武裝部、關工委、業餘黨校。公司組織為貧困戶送溫暖、開展免費體檢、開展志願健康服務……十幾年來已為助殘扶貧、捐資救災等各項公益事業奉獻的款物總價值超過1500萬元。

如今,我的企業發展為擁有兩家綜合性醫院、五家子公司的企業集團,神農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1月19日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公司黨委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集團公司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我本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第六屆中國青年創業獎”“中國農工民主黨社會服務先進個人”“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等50多項榮譽。

我曾經寫過一篇短文《百姓是老闆》:“老百姓是市場的主體,企業的一切決斷都必須緊緊圍著市場轉,如果你站在老百姓的對立面,那就是站在了市場的對立面,非碰個頭破血流不可。想當好老闆,就得眼睛盯著市場,心裡裝著百姓,每拍一次板或叫一次板,都得想想咱們的老百姓答應不答應。如此說來,我若是老闆,那麼,老百姓就是我這個老闆的老闆!”

後記:生活總是充滿希望的,成功總是屬於積極進取、不懈追求的人們。眾多榮譽的背後,是馬春彪20多年來兢兢業業地辛苦耕耘,是他面對困境不屈不撓的刻苦精神,是他面對挫折勇往直前的堅定決心。

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思想隨之改變,馬春彪也在困境中等到了自己的人生機遇,他以一點一滴的打拼和求索,將當初開辦的個體小藥店發展成為如今的民營企業集團,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但他最大的收穫還是懂得了“百姓是老闆”這個道理。

策劃:姜忠孝

記者:李抑嬙

編輯:馬賀

吉林日報社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