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江的啟示:庸才如何成為好領導

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做領導, 但要論屌絲成功上位, 庸才成功當領導, 宋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他起初只是一個刀筆小吏, 其後更成為朝廷罪犯, 在梁山論資歷比不上林沖, 論“仗義疏財”比不上柴進, 論計謀比不上吳用, 論武藝更是稀鬆平常, 按照晁蓋的遺囑, 他根本沒有希望當領導, 可他卻當仁不讓的坐上了梁山的頭把交椅。

要知道, 梁山泊那可是聚攏了一大批來源複雜的造反分子, 有像林沖、楊志那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官吏, 也有像柴進、盧俊義那樣的富二代, 也不乏殺人放火的潑皮無賴、雞鳴狗盜的三教九流。 屬於一個典型的非正式組織, 其中複雜程度遠不是我們現今任何一家企業或組織能夠與之相比的。

哪怕是門檻如此低的餐飲企業, 也只是指各人員的水準層次不齊, 內部關係遠不如他們那般盤根錯節。 而宋江能將這一群烏合之眾管理得井井有條,

轉變為一支紀律嚴明的正規軍, 其領導才能不可謂不出眾。 個中秘密, 細細品味起來, 也許有以下幾個原因:

出色的交際手腕

初見武松, 顯示了宋江明顯高於柴進的交際能力。 武松在柴進莊上大吃大喝了一年, 因為性格不合遭到冷落。

本來是一次很不愉快的碰面, 但宋江被冒犯之後毫不記仇, 反而熱情邀他入席。 在瞭解了武松的遭遇後, 真情撫慰, 又送衣服又送錢, 分別之時送出十裡開外, 依依惜別結拜為兄弟, 用柔情深深打動了武松這個鐵漢。

對待李逵, 宋江表現出了高於戴宗的交際水準。

一是慷慨拿出十兩銀子給李逵, 知道他賭錢輸了也不在乎, 二是李逵直呼“黑宋江”, 並要求大碗喝酒被戴宗呵斥, 宋江都順應了李逵的要求, 使得兩人的關係迅速升溫。

當楊雄、石秀來投奔梁山時, 宋江又一次展示了遠超晁蓋的交際手腕。 晁蓋當下要將他二人砍頭, 原因在於“這廝兩個, 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吃, 因此連累我等受辱”。 宋江等人都覺得不妥, 這樣不是斷了江湖好漢們投奔梁山的賢路嗎?當然處理起來也要顧及晁蓋的顏面, 宋江憑藉三寸不爛之舌, 說得大家都心悅誠服。

宋江善於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常常放下身段, 給對方足夠的面子。 在擒獲了秦明、關勝、呼延灼、盧俊義等人後,

都是讓座請罪, 中國人最講究面子, 被俘之後必須要有個臺階才好下來。 對朝廷大臣宿元景、陳宗善、高俅等人, 不但禮儀周到, 而且分別時還有金銀財寶相送。 總之, 無論是做過一官半職的, 還是草莽英雄, 或是文人雅士, 宋江交往起來都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精心塑造個人品牌

宋江有意結交江湖人士,小心維護自己的正面形象,書中寫到:“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不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如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於是“及時雨”、“呼保義”以及“孝義黑三郎”的聲名遠播,宋江的名聲有多大?

看魯智深道:“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眾人說他的名字,甛的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先後有燕順、武松、李俊、石勇等只聽宋江名號,立即尊為貴賓,好名聲讓他多次逢凶化吉。

每每遇到兄弟落難,宋江都會灑下熱淚,哭上一鼻子,尤其在小說收尾階段。當然這裡面有沒有表演的成分,很難判斷,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給眾人留下的是他“重情重義”的深刻印象。

高技巧地處理糾紛

除了上述楊雄、石秀投奔梁山的事件,對其他糾紛的處理,也會根據不同的成員,而採取不同的方法。如在招安設想遇到武松、李逵反對時,就拿李逵開刀,但也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對武松則不會公開發作,而是私下動之以情。

招安之後,有手下軍士殺死克扣賞賜的廂官,他說動那個軍士甘願受死,斷絕了朝廷問罪的理由,一面請托宿太尉從中斡旋,比較圓滿地化解了一場危機。

梁山上108個好漢,性格背景差異很大,其中不乏殺人放火、雞鳴狗盜之徒。而宋江能夠合理分撥,各盡其用,做到秩序井然,人人滿意,比如吳用管策劃、戴宗管情報、李應管財務、柴進管接待,包括五虎上將、馬、步兵頭領等的安排,無不充分發揮了每個人的特長。

綜上所述,想要成為一位好領導,無非就是“臉皮厚”,能夠放下身段,不端架子,將自己看得很低,積極為下屬服務。從這一點來說,也許與其他領導相比,宋江並非庸才。

精心塑造個人品牌

宋江有意結交江湖人士,小心維護自己的正面形象,書中寫到:“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不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如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於是“及時雨”、“呼保義”以及“孝義黑三郎”的聲名遠播,宋江的名聲有多大?

看魯智深道:“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眾人說他的名字,甛的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先後有燕順、武松、李俊、石勇等只聽宋江名號,立即尊為貴賓,好名聲讓他多次逢凶化吉。

每每遇到兄弟落難,宋江都會灑下熱淚,哭上一鼻子,尤其在小說收尾階段。當然這裡面有沒有表演的成分,很難判斷,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給眾人留下的是他“重情重義”的深刻印象。

高技巧地處理糾紛

除了上述楊雄、石秀投奔梁山的事件,對其他糾紛的處理,也會根據不同的成員,而採取不同的方法。如在招安設想遇到武松、李逵反對時,就拿李逵開刀,但也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對武松則不會公開發作,而是私下動之以情。

招安之後,有手下軍士殺死克扣賞賜的廂官,他說動那個軍士甘願受死,斷絕了朝廷問罪的理由,一面請托宿太尉從中斡旋,比較圓滿地化解了一場危機。

梁山上108個好漢,性格背景差異很大,其中不乏殺人放火、雞鳴狗盜之徒。而宋江能夠合理分撥,各盡其用,做到秩序井然,人人滿意,比如吳用管策劃、戴宗管情報、李應管財務、柴進管接待,包括五虎上將、馬、步兵頭領等的安排,無不充分發揮了每個人的特長。

綜上所述,想要成為一位好領導,無非就是“臉皮厚”,能夠放下身段,不端架子,將自己看得很低,積極為下屬服務。從這一點來說,也許與其他領導相比,宋江並非庸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