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心有大善,方成舍利——佛骨舍利子形成之謎

相傳, 佛祖釋迦牟尼在無優樹下沉思, 他恍然大悟以得道, 因而在其圓寂以後弟子們驚奇地發現了很多金光閃閃、璀璨酷似明珠, 耀眼猶如繁星, 而且堅硬無比, 這就是舍利子。 信徒們把佛祖的舍利子視為聖物, 爭相供奉。

而舍利子究竟是什麼呢?經研究者發現, 舍利子是一種類似於骨質狀的結晶物。 據佛經記載, 得道的高僧在圓寂之後的火化中都會有舍利子遺留下來。 舍利子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這還不得而知, 而這也成一種神秘而罕見的現象。

舍利子是指一個佛門中人生前經過戒、定、慧的修持, 再配有自己的大願力, 圓寂火化之後其遺體所留下的結晶物體。 舍利子外觀並不統一, 顏色也各異, 有像珍珠一般潔白的, 也有像水晶瑪瑙一樣透明的, 甚至還有的舍利子如鑽石般透亮晶瑩。 這些美麗神奇的舍利子從古至今一直是令人膜拜與遐想的天賜之物。

然而, 舍利子究竟是如何產生的?這個問題始終是困擾人們的一個大疑惑, 也是醫學領域以及生物領域所致力研究的課題。 到現在為止, 關於舍利子是怎樣生成的這個問題, 有著多種說法。

有一篇題為《佛門舍利子本是鈣化結石》的文章某日刊登於香港的一本刊物之上。

這篇文章中寫到:“因為僧人起居以坐為主要姿態, 而吃進體內的又多是植物纖維, 不易消化, 加之長期取坐姿, 體內纖維堆積過多, 久而鈣化成結石。 ”文章還指出:“所謂舍利子, 其實是人體內的結石, 尤以腎結石和膽結石為多”。 這種舍利子是膽結石的論斷遭到了很多人的反駁, 因為結石是一種很容易粉碎的物質, 而舍利子則堅硬無比, 有的舍利子甚至久錘不碎。 再者, 那些留下舍利子的高僧在生前都是體格健康的長壽老者, 他們難道會是結石病的患者嗎?這種說法很輕易地就被駁倒了。

另有一種看法是說, 佛門中人由於常年吃素, 可能會在體內生成一種與常人不同的物質, 這些生成物就是火化之後留下的舍利子。 但臺灣的聖嚴法師卻認為, “肉食者死後火化也有舍利子, 此與肉食與否無關, 凡是修定或是凝心、懾心而達到修身目的的人, 燒了會有舍利子。 通常說要修持戒、定、慧三學的人, 才有舍利子。 但是舍利子本身是人體分泌物結晶,

它有若干程度的神聖和神秘, 為佛教徒所重視, 但未必是佛教徒的大事, 因為這還是屬於界內色身的變化, 終究不出無常的範圍, 這才是聖者所重視的。 ”可見, 舍利子的生成與吃素或是打坐的坐姿關係並不大。

就像聖嚴法師所講的那樣, 佛典對舍利子生成的看法也是如此, 以上幾種關於舍利子生成的解答似乎都不能讓人心服口服。 近年來, 多次出現得道高僧遺留下來舍利子。 如新加坡華人高僧宏船法師, 還有93歲高齡的園照法師等。 不僅如此, 園照法師的心臟甚至久火不化, 最終她的心臟燒成了一顆大大的黑色舍利, 讓人歎為觀止!

關於舍利子究竟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一個比較科學與可靠的答案,也許科學最終將為我們解答,抑或,只有心中有佛的人才會領會此中道理。

關於舍利子究竟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一個比較科學與可靠的答案,也許科學最終將為我們解答,抑或,只有心中有佛的人才會領會此中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