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海珊:“螞蟻啃骨頭”精神的傳人

20世紀50年代, 上海建設機器廠曾以“螞蟻啃骨頭”的技術革新聞名全國。 當時, 要完成加工大型機器零件的任務, 工廠裡卻只有陳舊的小型機床, 工人們就開動腦筋用小機床幹大活兒, 這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比喻為“螞蟻啃骨頭”。 而作為鼎鼎有名的技術能手, 劉海珊被稱為第二代“蟻王”。

1958年, 劉海珊25歲。 那一年他轉業進了上海建設機器廠, 先當翻砂工, 兩年後改行當鉗工。 學手藝要先看圖紙, 但只上過私塾的劉海珊看不懂圖紙, 這些密密麻麻的線條對他而言就像“蜘蛛網”。 然而要做好活兒, 看不懂圖紙是不行的,

劉海珊於是就報名參加了文化補習班。 當時, 劉海珊的師傅是只比他大兩歲的技術革新能手陳嘉禾。 在各方面條件都非常有限的年代, 老師傅們帶頭動腦筋, 採取工件不動、落地加工、以小攻大、群蟻圍攻的“螞蟻”加工方法, 大搞技術革新。 這種“螞蟻啃骨頭”精神給劉海珊帶來了極大影響。

多年裡, 在不斷錘煉技術手藝的同時, 劉海珊還堅持自主學習。 在45歲那年, 劉海珊看到南市區業餘工大在招生, 一下班就騎著自行車去報名。 負責招生的老師擔心他年紀大, 文化基礎又差, 恐怕跟不上進度。 劉海珊卻說:“這我倒沒想過, 但老師教我100道題, 我能學會做一道題, 也是一個收穫。 ”就這樣, 劉海珊被破格錄取, 成了班上最年長的學生。

而在業餘工大的學習, 為他此後的技術革新帶來了巨大的助力。

從一名最普通的工人, 到成為廠裡的第二代“蟻王”, 並成為全國著名的技術革新能手、全國首批高級技師和全國勞動模範。 劉海珊就是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 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現實, 讓“上海工人”的牌子更加閃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