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看奧斯卡提名作《至暗時刻》:平庸的故事擋不住好演員的光芒

第90屆奧斯卡即將到來, 逐獎提名熱門影片也全部出爐, 在奧獎到來前, 我們也來聊聊其中的一些佳作。

90屆奧斯卡提名影片——《至暗時刻》

本屆奧斯卡中國影迷最耳熟能詳的作品之一大約就是《至暗時刻》, 這部電影在2017年影響非常大, 主演加里·奧德曼之前已經憑藉這部作品在金球獎摘得最佳男主角, 在國內上映期間, 很多影評人都大呼加里將憑邱吉爾這個角色提前預定奧斯卡小金人。

加里·奧德曼會不會因為此片獲得小金人呢?奧斯卡頒獎禮前, 外界肯定不得而知了。 但《至暗時刻》這部電影好不好看, 奧斯卡前, 我們還是完全可以討論的。

我個人並不是很不喜歡演講類的電影, 無論是《國王的演講》, 還是《至暗時刻》, 我覺得此類演講電影, 很考驗演技、考驗攝像、考驗鏡頭審美。 但它往往缺少電影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故事。

《至暗時刻》講述的是二戰時期, 希特勒的軍隊打敗比利時, 直逼法英, 眼看整個歐洲都要被納粹佔領, 邱吉爾臨危受命, 成為英國首相。 邱吉爾態度強硬, 一上臺就強烈主張和希特勒戰個痛快, 但是此時的英國政壇, 人心惶惶, 內閣大臣張伯倫等人更偏向於和希特勒和平談判, 說是談判,

其實也就是變相投降。 而此時, 英國30萬陸軍又被困在敦克爾克海灘邊, 簡直是內憂外患。 電影著重展示了邱吉爾在這個階段的表現。

加里·奧德曼在片中第一場戲我刷了三次。 我承認, 《至暗時刻》中加里·奧德曼表演非常驚豔, 在特效化妝的加持下,

他幾乎是形神兼備地演繹了邱吉爾這個人, 很多人用出神入化來形容他的演技, 並不為過。

但是, 電影的故事呢?

《至暗時刻》上映時, 學歷史的去對著電影發現歷史錯謬, 寫影評的就誇讚加里奧的演技是多麼的出神入化。 但是大多數人沒有去討論這種電影形式的本質。

其實, 再嚴肅的近現代歷史類影視作品, 做到最好也只是複刻人物和事件。 由於這是必須尊重的前提, 這就使得這類電影, 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創造的可能。 演講類電影的局限就更大, 它沒有戰爭、沒有複雜的劇本技巧, 玩的就是攝像和剪輯的技巧, 電影的魂魄——故事是缺失的。

如果一部電影前因後果都需要字幕來提示, 而實際電影過程卻是演講和無止盡的爭吵, 電影本該有的講故事的本質, 就變成了片段式的影像, 這樣的電影適合來用演話劇, 或者刻薄點說, 如果把它放在《我是演講家》一類的演講類綜藝節目上、如果給演員足夠的時間、足夠好的背景音樂、足夠好的燈光和足夠好的鏡頭, 演講者就能把劇中的故事表達出來。

所以,《至暗時刻》只證明了一件事:哪怕是一部沒有故事的電影,也不會影響好演員去展示自己高超的演技。

另外,這部電影全程都是幽暗的底色,實在不適合普通觀眾看。如果非要想一個推薦理由,我只能說,要是你們認為小鮮肉和禁欲系男神演技好,不妨去看看《至暗時刻》,雖然你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一隻眼也足以分清雲朵和泥巴。

所以,《至暗時刻》只證明了一件事:哪怕是一部沒有故事的電影,也不會影響好演員去展示自己高超的演技。

另外,這部電影全程都是幽暗的底色,實在不適合普通觀眾看。如果非要想一個推薦理由,我只能說,要是你們認為小鮮肉和禁欲系男神演技好,不妨去看看《至暗時刻》,雖然你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一隻眼也足以分清雲朵和泥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