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胡亂“高送轉”遭當頭棒喝

財經評彈

最近幾天,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 直斥上市公司“鐵公雞”、“高送轉”、“清倉式減持”等講話, 引起資本市場的強烈共鳴。 這也是劉士餘半年多來, 繼“隔空喊話”、嚴詞譴責某些機構充當“野蠻人”、擾亂資本市場秩序後, 再次直截了當地痛斥股市亂象。

也許是劉士餘的講話震醒了股市“夢中人”, 昨日“高送轉”概念股集體大跌, 雲意電氣、易事特、南威軟體等20余隻股封死跌停, 桂發祥、匯金科技等30多隻股跌逾5%。 這些股, 大多數在此前憑藉“高送轉”概念, 出現過瘋狂拉升,

漲幅巨大。

在股市中, 每到中報、年報公佈季, 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上市公司會推出怎樣的分配方案。 這本無可厚非, 投資者持股多時, 到了收穫季節, 期盼分紅是很正常的事, 中外市場概莫能外。 但是, 在A股市場, 那些願意拿出真金白銀來分紅的公司, 占比實在不太多;而從分紅的股息率看, 能跑贏通脹水準的, 就更少了, 現金分紅也就往往成了雞肋。 A股投資者要想獲取盈利, 絕大多數只能依靠階段性炒作, 賺取股票的差價。 而刺激股價上漲的因素, 除了公司基本面顯著改善的預期, “高送轉”也被認為是最直接的“利好”。 因此, 某些公司為迎合市場炒作、達至某些目的, 比如公司將要進行再融資、董監高需要減持股票等, 而不顧公司當前業績的好壞,

推出大幅“高送轉”, “10轉20”、“10轉30”等方案並不鮮見。

對於這種不良現象, 滬深交易所也常常通過投資者教育平臺, 指出送轉股本身並不能增加投資者帳面收益, 只是“數字遊戲”, 盲目追高會遭遇巨大風險。 但市場似乎不太理會, 畸形炒作時常發生, 最後總有一批高位站崗者遭長期套牢。

劉士餘的這番講話, 也是針對這些現象而發出的, 而其中最嚴厲、最令人驚醒的一點是, 對於那些“吃相難看”的現象, 要進行“秋後算帳”。 意思也就不言自明瞭。 相關參與者, 是否該醒醒了呢?智·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