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武式太極拳的歷史傳承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武式太極拳為我國傳統太極拳五大流派之一, 其理法原理豐富完整又邃密細膩, “以求太極(內形)為主, 走內勁, 以意行氣, 練精、氣、神三者合一”。 其技藝特點是“因敵變化、借力打人”, 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 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

達到人為我制, 而我不為人制的神奇境界。 1928年定稿的《清史稿•卷五百五•列傳二百九十二•藝術四》記載:“清中葉, 河北有太極拳, 雲其法出於山西王宗嶽, 其法式論解, 與百家之言相出入。 至清末, 傳習者頗眾雲。 ”武氏太極拳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於當時的廣平府(現為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的廣府鎮)。 廣府鎮, 也稱廣府城、永年老城, 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是一座城牆保存完好的古城、水城、太極城。 始建于春秋中葉, 曾是歷代郡、府、州、縣駐地。 春秋時稱曲梁邑城, 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曾在此創建大夏國, 明清時期是廣平府城, 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是永年縣城。 在明清時期, 廣府城很是輝煌。 城內店肆林立, 商賈雲集;城外稻田縱橫,
碧波蕩漾, 更有交通便利, 城池堅固, 人才薈萃之優勢, 成為當地經濟文化中心, 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尤其是清初著名學者顏習齋先生主講于廣平府漳南書院, 他宣導和推行的“文事武備”、“實習實行”(理論聯繫實際)和“六藝並重”(經史、禮樂、騎射、數術、兵農、水火), 對當地學子、民眾有著深刻和深遠的影響, 促使廣府鎮形成了一種濃郁的、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氛圍:“崇文尚武”、“相容並包”、“知行合一”。 廣府城孕育了楊式、武式兩大太極拳流派, 派生了屬於省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孫祿堂式、吳鑒泉式、王其和式和李瑞東式太極拳。

武禹襄(1812–1880)為武式太極拳創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號廉泉,河北省永年縣人。 祖輩世代傳文習武,

兄弟三人, 兩兄皆進士後任職, 禹襄自幼習文好武, 性孝友, 俠尚義, 鄉秀才, 廩貢生, 侯選訓導。 約1850年同鄉楊露禪(1799—1872)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學藝返鄉, 禹襄兄弟愛其術而從學陳老架太極拳, 得其大概。 1852年禹襄親赴河南, 從溫縣趙堡鎮陳青萍學習趙堡太極拳月餘, 得其精妙, 並從陳青萍處得王宗嶽《太極拳譜》, 讀後大悟。 禹襄文追鴻儒, 性情耿直, 不思仕途, 癡迷拳術。 其時, 武家為廣府“武、范、竇、黎”四大望族之首。 禹襄先習洪拳, 拳技精湛。 道光十三年(1833年), 始與同郡楊祿禪一起研習陳家溝長拳, 得以瞭解此拳術概要。 咸豐二年(1852年), 因公赴豫, 繞道溫縣趙堡鎮, 訪陳清平, 與其探求拳術月餘, 始得奧妙。 後又獲《王宗嶽拳論》, 如虎添翼。 自此, 放棄科考, 除扶伺長輩,教晚輩讀書外,潛心鑽研拳技。他結合所得拳論,以儒家學說為指導,參以兵家奇正虛實之術、醫家經絡氣血之說、養生家吐納導引之功,武術家蓄髮提防之巧,將多家拳術融會貫通,歷盡千辛,研創出一套新的技擊方式方法,編排出一套用於練功、健身、養性,尤其適合文人習練的拳、刀、大杆和推手套路。他常用研究所得同精于武技的壯漢相搏擊,加以印證和改進,並將心得體會寫成了許多文章,奠定了太極拳的理論基礎。從拳理、拳法到套路、格鬥、功法尤其是推手技巧,均有繼承、發展、創新與提高,獨樹一幟,自成一家,形成了一派完整的太極拳體系,後人稱為“武式太極拳”。澄清、汝清也習此術,均有著述留存。武禹襄家境富實,喜武而不以教拳為業。傳其藝者,也即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僅有兩個外甥李亦畬、李啟軒。以長外甥李亦佘拳藝最精。在鑽研太極拳陳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會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並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于陳式架和趙堡架,雖然能找到很多趙堡架的影子,但是也不同于楊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後人稱之為“武式太極拳 ”。

研究太極拳,創試驗之法,每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並反復筆錄修訂,故拳式中式勢可用,無一空架。

武一身雖然研究太極拳術最為精深,但終以教讀自任,故此拳傳人甚少,只傳其甥李經綸(字 亦畬 )技藝最精。武著較多,先後著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式說略》,《四字秘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據其本身體驗而寫成,所以已故著名武術家顧留馨先生稱其著作為“簡練精要,無一浮詞”。

武式太極拳在拳法理論上,多尊崇清初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並通過實踐予以深化昇華。《太極拳論》講陰陽之道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為八卦。靜為一氣。從太極拳體用上說,“動之則分”是開,是變化,是拳勢運作;“靜之則合”是歸納,是氣勢凝聚。因此,武禹襄形容走架打手要“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見《太極拳解》)。同時,他還使抽象的陰陽開合具體化,便於練習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說:“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為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作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武禹襄首次將它引用於太極拳走架打手之中,使走架打手有了法理依據,是對太極拳弘揚發展的一大貢獻。

後來武禹襄總結的打手《四字秘訣》(敷、蓋、對、吞),李亦畬總結的《撒放秘訣》(擎、引、松、放),郝月如的《打手四要》(引、化、拿、發),都是起、承、轉、合在打手技術及運作方面的具體、深入。王宗嶽的學術思想源于北宋周敦頤(1017-1073)的《太極圖說》,以陰陽為體,以剛柔為用,尚未脫離周氏《太極圖說》之用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體會之不同.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率先提出:“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的虛實說。李亦佘宗禹襄之學光而大之,他在《五字訣》中強調“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要“開合有致,分清虛實”。於是虛實開合的相應變換,技法與意、氣、神的融合,就成為武式太極拳的技術核心。為了形象地說明虛實變化和內勁流轉的關係,李亦畬還親手繪製了《虛實開合圖》,指出“虛實即是開合”。因為走架打手的虛實多屬內勁的變化,只能覺察而不易看到;開合則指外形動作,明顯可見。“虛實(內)即是開合(外)”,符合周身一家之理。

武禹襄、李亦畬所著拳論言簡而意賅,所創拳勢外簡而內涵豐富,人多不知其底蘊,而為真能窮其竅要。其走架打手以虛靈為體.因循為用。其功在動以習靜,而靜不撓於動,動靜兼施.不偏一方。其法始於守中,凝聚一氣,終於行氣,歸於凝神至虛,故造詣精純,獨領風騷,以故桃李滿門,衍為一派。郝為真教拳時,綜合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三家所著拳論的內涵衍變,結合時代需求,遂以起、承、開、合作為走架打手的指導方針。郝月如解釋說:“走架每一勢分四字,即起承開合是也”。又說:“開是大。非頂撞也;縮是小,非躲閃也”(見郝月如《太極拳的走架打手》),指明“開”要舒展,肌肉筋骨關節要放鬆.以利氣血通暢,手眼身腰步協調合一,一動皆動,勢如張弓.內氣周旋,外應百變。“合”要緊湊,精神內固,雙掌各護半邊身軀,護中用中,步法穩健,腿法快捷,發如放箭,一吐即收。開中有合,合中有開,舒展不離緊湊,緊湊胤育舒展,重心穩定,八面支撐。因此,走架時,要以起、承、開、合為指引。“起”要神聚,心靜氣斂,心不靜則不專.氣不斂便無含蓄,勢易散亂。“承”是承上啟下,要銜接自然,一氣貫串。“開”要靈敏,富於變化,不搶不墜,氣勢飽滿。“合”要圓融,手眼身心步和諧自然,每一勢的起承開合既要清楚,更須連貫,意動勢隨,真氣聚於腰,“命意源頭在腰隙”,靈活似飛鷂,步活、身活、招勢活,在圓融中求啟機,求變化。

走架每勢能做到起、承、開、合,才能飽滿無缺,富於變化,而不留於浮滑潦草。在此基礎上,進而做到眼有神,身有譜,腳有根,空松圓和,外柔內剛,不散不懈,不僵不滯,內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動一靜,皆有神情,外在的形態和內在的意氣神和諧統一,掌握好心靜、意專、氣暢、神斂、形順這“走架五武式太極拳要”,始可越練越精,步入武式太極之門。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三代人在拳理拳法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是符合孔子這一深邃哲理的。沒有扎實的繼承,何來發展。沒有創新發展,勢必僵化,談何繼承!認真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辯證關係,是學術流派能否健康發展,永葆新鮮朝氣的關鍵。

閻志高先生(1882~1961年),河北省清河縣人。武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閻志高(筆者介紹這個有誤的希望各位指點)。先生出生于著名的武術之鄉,家境頗為富裕。他自幼習武,先學長拳,後在永年縣讀中學時,投于一代太極大師郝為真先生門下改練太極拳。由於師傳有法,加之自己勤學苦練,幾年後,他深得太極精義。嗣後,入保定武備學堂學習,專修太極拳。課餘又學了形意拳、八卦掌,集三家武技於一身,武功堪稱大成。

上個世紀50年代他來瀋陽教拳時,除教授武式太極拳、械外,還有三義刀、八卦指路刀、雙頭蛇槍,以及空手奪白刃等器械。可惜的是能全面繼承其技藝者寥寥無幾。

閻先生從武備學堂畢業後,常遊京津,與中華武士會的李存義、楊明漪等先生過從甚密。閻先生對拳術各家很是瞭解,京津武林知名人士贊其為誠篤君子。1923 年出版的《近今北方健者傳》一書中,詳載了閻志高表演的太極十三勢、太極棍、太極刀和推手四項。他還向中華武士會介紹武式太極拳,與京派深以練柔者為異。曰:“不丟不頂,太極意也。以不丟不頂為極則,而恪守不化、則牽動四量撥千斤之妙用。”

50年代初,閻先生應瀋陽武術界知名人士霍夢魁、李荃英、高雲武、田彩章、關永年、伍更桓、包志忠等人的邀請,來到瀋陽,於城內軍署街設場授拳。 1953年至1961年8年間,授徒200餘人,其中得其一技之長者數十人,能重師承師者僅十餘人,有河北清河縣劉欽洲、田彩章、張學善、趙慶玉、趙炳然、陳明潔、卜榮生、王清泉、趙潤生、肖玉普、康國福、徐鐵成、關佰先、荊棟國、白耀春、趙喜光、徐孟久、侯金海、付劍飛、張淑賢、王玉君等人。

至今在瀋陽的武式太極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閻先生功力深厚,其所用太極刀重6.5公斤,太極槍重16公斤。其輕功亦不平凡,當年他家境殷實,為防賊匪洗劫,將庭院四角設有崗台(俗稱炮臺)。閻上崗台時並不用梯,而是以“太極提縱術”平地而起,拔身登上崗台。熱兵器時代,武林高手被槍炮擊中之事時有發生,先生覺得武功再高亦比不得槍彈,從此便不再練輕功。1955年秋,一日老師高興,眾弟子便請老師演練太極提縱術。師傅說:“幾十年沒練了,現年事已高,試試看吧。”遂取太極杆橫放在地,雙足距木杆約半米,立身站定,提頂而起,雙足離地約三十裡米,越過木杆約半米,說:“今只能如此了。”令在場弟子大開眼界。

閻師傅一日教徒弟太極推手時,讓徒弟站在牆角處。只見其動作如“雲手”的姿勢,雙手向前上方一揚,徒弟則騰空而起,後背貼牆,但未有跌撞疼痛感。被徒弟們美其名曰“貼大餅子”。入秋的一天,幾名徒弟陪老師到大西門外看馬戲雜技。回歸途中,見一藝人練重約30公斤的石礅子(舉重)。老師停步觀賞,讚賞並賞賜藝人後,乘興下場單臂舉起石墩演練了一套大刀式。觀眾見之齊聲喝彩,無不贊其“好功夫!”老師一笑與藝人禮別。

由於閻老師英明在外,許多人對他非常敬仰,也有一些不大服氣者。一日午後,來了一個彪形大漢,自詡瀋陽某拳場名教師,言語見還特意顯露出腰間光閃閃的九節鞭。閻老師隨手操起太極杆說:“既已亮出傢伙,就請動手吧!你是客人,讓你有個便宜(鞭對棍)。”來者見老師凜然相邀,卻遲遲怯步,不敢妄動,最後,竟悄然溜去。還有一位趙某習長拳20多年,自恃武藝高強,來訪並欲與老師交手一試。閻老師說:“既練了那麼多年,有什麼拿手的,儘管用吧。”只見趙某雙臂掄圓,上步照老師面門打去。當時我未見閻老師如何接手、發手,但見趙某身彎如弓,雙足離地約60釐米飛了出去,臀部觸碰木板牆,將牆(2寸半木方,6分厚木板造)砸了個大窟窿,人被打進隔壁屋中。稍停,趙某才蹣跚走出,一言不發地溜走了。

1955年至1958年,閻老師曾參加武術比賽,並親自登臺表演,獲得了榮譽獎章,並戴在胸前,得到武術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評價與讚賞。

1961年因正陽電器翻砂廠收回場地和房屋,被該廠青年劉某某遷出戶口,並送上火車,閻老師不幸染重病在天津逝世,終年78歲。

瀋陽武式太極拳弟子聚會留念圖片;

筆者不會太極,本文外行成此文,已是夜半三更,此文無他意,暨以此希望在瀋陽,武式太極拳能夠發揚光大,于人于己,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除扶伺長輩,教晚輩讀書外,潛心鑽研拳技。他結合所得拳論,以儒家學說為指導,參以兵家奇正虛實之術、醫家經絡氣血之說、養生家吐納導引之功,武術家蓄髮提防之巧,將多家拳術融會貫通,歷盡千辛,研創出一套新的技擊方式方法,編排出一套用於練功、健身、養性,尤其適合文人習練的拳、刀、大杆和推手套路。他常用研究所得同精于武技的壯漢相搏擊,加以印證和改進,並將心得體會寫成了許多文章,奠定了太極拳的理論基礎。從拳理、拳法到套路、格鬥、功法尤其是推手技巧,均有繼承、發展、創新與提高,獨樹一幟,自成一家,形成了一派完整的太極拳體系,後人稱為“武式太極拳”。澄清、汝清也習此術,均有著述留存。武禹襄家境富實,喜武而不以教拳為業。傳其藝者,也即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僅有兩個外甥李亦畬、李啟軒。以長外甥李亦佘拳藝最精。在鑽研太極拳陳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會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並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于陳式架和趙堡架,雖然能找到很多趙堡架的影子,但是也不同于楊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後人稱之為“武式太極拳 ”。

研究太極拳,創試驗之法,每招致鄉勇以自驗其技,並反復筆錄修訂,故拳式中式勢可用,無一空架。

武一身雖然研究太極拳術最為精深,但終以教讀自任,故此拳傳人甚少,只傳其甥李經綸(字 亦畬 )技藝最精。武著較多,先後著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式說略》,《四字秘訣》,《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據其本身體驗而寫成,所以已故著名武術家顧留馨先生稱其著作為“簡練精要,無一浮詞”。

武式太極拳在拳法理論上,多尊崇清初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並通過實踐予以深化昇華。《太極拳論》講陰陽之道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為八卦。靜為一氣。從太極拳體用上說,“動之則分”是開,是變化,是拳勢運作;“靜之則合”是歸納,是氣勢凝聚。因此,武禹襄形容走架打手要“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見《太極拳解》)。同時,他還使抽象的陰陽開合具體化,便於練習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說:“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為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作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武禹襄首次將它引用於太極拳走架打手之中,使走架打手有了法理依據,是對太極拳弘揚發展的一大貢獻。

後來武禹襄總結的打手《四字秘訣》(敷、蓋、對、吞),李亦畬總結的《撒放秘訣》(擎、引、松、放),郝月如的《打手四要》(引、化、拿、發),都是起、承、轉、合在打手技術及運作方面的具體、深入。王宗嶽的學術思想源于北宋周敦頤(1017-1073)的《太極圖說》,以陰陽為體,以剛柔為用,尚未脫離周氏《太極圖說》之用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體會之不同.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率先提出:“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的虛實說。李亦佘宗禹襄之學光而大之,他在《五字訣》中強調“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要“開合有致,分清虛實”。於是虛實開合的相應變換,技法與意、氣、神的融合,就成為武式太極拳的技術核心。為了形象地說明虛實變化和內勁流轉的關係,李亦畬還親手繪製了《虛實開合圖》,指出“虛實即是開合”。因為走架打手的虛實多屬內勁的變化,只能覺察而不易看到;開合則指外形動作,明顯可見。“虛實(內)即是開合(外)”,符合周身一家之理。

武禹襄、李亦畬所著拳論言簡而意賅,所創拳勢外簡而內涵豐富,人多不知其底蘊,而為真能窮其竅要。其走架打手以虛靈為體.因循為用。其功在動以習靜,而靜不撓於動,動靜兼施.不偏一方。其法始於守中,凝聚一氣,終於行氣,歸於凝神至虛,故造詣精純,獨領風騷,以故桃李滿門,衍為一派。郝為真教拳時,綜合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三家所著拳論的內涵衍變,結合時代需求,遂以起、承、開、合作為走架打手的指導方針。郝月如解釋說:“走架每一勢分四字,即起承開合是也”。又說:“開是大。非頂撞也;縮是小,非躲閃也”(見郝月如《太極拳的走架打手》),指明“開”要舒展,肌肉筋骨關節要放鬆.以利氣血通暢,手眼身腰步協調合一,一動皆動,勢如張弓.內氣周旋,外應百變。“合”要緊湊,精神內固,雙掌各護半邊身軀,護中用中,步法穩健,腿法快捷,發如放箭,一吐即收。開中有合,合中有開,舒展不離緊湊,緊湊胤育舒展,重心穩定,八面支撐。因此,走架時,要以起、承、開、合為指引。“起”要神聚,心靜氣斂,心不靜則不專.氣不斂便無含蓄,勢易散亂。“承”是承上啟下,要銜接自然,一氣貫串。“開”要靈敏,富於變化,不搶不墜,氣勢飽滿。“合”要圓融,手眼身心步和諧自然,每一勢的起承開合既要清楚,更須連貫,意動勢隨,真氣聚於腰,“命意源頭在腰隙”,靈活似飛鷂,步活、身活、招勢活,在圓融中求啟機,求變化。

走架每勢能做到起、承、開、合,才能飽滿無缺,富於變化,而不留於浮滑潦草。在此基礎上,進而做到眼有神,身有譜,腳有根,空松圓和,外柔內剛,不散不懈,不僵不滯,內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動一靜,皆有神情,外在的形態和內在的意氣神和諧統一,掌握好心靜、意專、氣暢、神斂、形順這“走架五武式太極拳要”,始可越練越精,步入武式太極之門。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三代人在拳理拳法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是符合孔子這一深邃哲理的。沒有扎實的繼承,何來發展。沒有創新發展,勢必僵化,談何繼承!認真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辯證關係,是學術流派能否健康發展,永葆新鮮朝氣的關鍵。

閻志高先生(1882~1961年),河北省清河縣人。武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閻志高(筆者介紹這個有誤的希望各位指點)。先生出生于著名的武術之鄉,家境頗為富裕。他自幼習武,先學長拳,後在永年縣讀中學時,投于一代太極大師郝為真先生門下改練太極拳。由於師傳有法,加之自己勤學苦練,幾年後,他深得太極精義。嗣後,入保定武備學堂學習,專修太極拳。課餘又學了形意拳、八卦掌,集三家武技於一身,武功堪稱大成。

上個世紀50年代他來瀋陽教拳時,除教授武式太極拳、械外,還有三義刀、八卦指路刀、雙頭蛇槍,以及空手奪白刃等器械。可惜的是能全面繼承其技藝者寥寥無幾。

閻先生從武備學堂畢業後,常遊京津,與中華武士會的李存義、楊明漪等先生過從甚密。閻先生對拳術各家很是瞭解,京津武林知名人士贊其為誠篤君子。1923 年出版的《近今北方健者傳》一書中,詳載了閻志高表演的太極十三勢、太極棍、太極刀和推手四項。他還向中華武士會介紹武式太極拳,與京派深以練柔者為異。曰:“不丟不頂,太極意也。以不丟不頂為極則,而恪守不化、則牽動四量撥千斤之妙用。”

50年代初,閻先生應瀋陽武術界知名人士霍夢魁、李荃英、高雲武、田彩章、關永年、伍更桓、包志忠等人的邀請,來到瀋陽,於城內軍署街設場授拳。 1953年至1961年8年間,授徒200餘人,其中得其一技之長者數十人,能重師承師者僅十餘人,有河北清河縣劉欽洲、田彩章、張學善、趙慶玉、趙炳然、陳明潔、卜榮生、王清泉、趙潤生、肖玉普、康國福、徐鐵成、關佰先、荊棟國、白耀春、趙喜光、徐孟久、侯金海、付劍飛、張淑賢、王玉君等人。

至今在瀋陽的武式太極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閻先生功力深厚,其所用太極刀重6.5公斤,太極槍重16公斤。其輕功亦不平凡,當年他家境殷實,為防賊匪洗劫,將庭院四角設有崗台(俗稱炮臺)。閻上崗台時並不用梯,而是以“太極提縱術”平地而起,拔身登上崗台。熱兵器時代,武林高手被槍炮擊中之事時有發生,先生覺得武功再高亦比不得槍彈,從此便不再練輕功。1955年秋,一日老師高興,眾弟子便請老師演練太極提縱術。師傅說:“幾十年沒練了,現年事已高,試試看吧。”遂取太極杆橫放在地,雙足距木杆約半米,立身站定,提頂而起,雙足離地約三十裡米,越過木杆約半米,說:“今只能如此了。”令在場弟子大開眼界。

閻師傅一日教徒弟太極推手時,讓徒弟站在牆角處。只見其動作如“雲手”的姿勢,雙手向前上方一揚,徒弟則騰空而起,後背貼牆,但未有跌撞疼痛感。被徒弟們美其名曰“貼大餅子”。入秋的一天,幾名徒弟陪老師到大西門外看馬戲雜技。回歸途中,見一藝人練重約30公斤的石礅子(舉重)。老師停步觀賞,讚賞並賞賜藝人後,乘興下場單臂舉起石墩演練了一套大刀式。觀眾見之齊聲喝彩,無不贊其“好功夫!”老師一笑與藝人禮別。

由於閻老師英明在外,許多人對他非常敬仰,也有一些不大服氣者。一日午後,來了一個彪形大漢,自詡瀋陽某拳場名教師,言語見還特意顯露出腰間光閃閃的九節鞭。閻老師隨手操起太極杆說:“既已亮出傢伙,就請動手吧!你是客人,讓你有個便宜(鞭對棍)。”來者見老師凜然相邀,卻遲遲怯步,不敢妄動,最後,竟悄然溜去。還有一位趙某習長拳20多年,自恃武藝高強,來訪並欲與老師交手一試。閻老師說:“既練了那麼多年,有什麼拿手的,儘管用吧。”只見趙某雙臂掄圓,上步照老師面門打去。當時我未見閻老師如何接手、發手,但見趙某身彎如弓,雙足離地約60釐米飛了出去,臀部觸碰木板牆,將牆(2寸半木方,6分厚木板造)砸了個大窟窿,人被打進隔壁屋中。稍停,趙某才蹣跚走出,一言不發地溜走了。

1955年至1958年,閻老師曾參加武術比賽,並親自登臺表演,獲得了榮譽獎章,並戴在胸前,得到武術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評價與讚賞。

1961年因正陽電器翻砂廠收回場地和房屋,被該廠青年劉某某遷出戶口,並送上火車,閻老師不幸染重病在天津逝世,終年78歲。

瀋陽武式太極拳弟子聚會留念圖片;

筆者不會太極,本文外行成此文,已是夜半三更,此文無他意,暨以此希望在瀋陽,武式太極拳能夠發揚光大,于人于己,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