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股神巴菲特是如何成為一個“集中投資者”的?

近幾天看了一本名為《科學革命的結構》的書, 該書是現代思想文庫中的經典名著, 是從事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的學者們不可不讀的基本文獻,

是20世紀學術史上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引導了科學哲學界的一場認識論的大變革, 成為科學哲學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嶺。

如此經典的著作, 可惜我沒能全部讀完, 原因在於:一方面科學史已超出我的研究領域, 理解能力有限;再一方面我看這本書的目的, 原本就是為尋求內心中的答案。 從這本書中, 我有一些個人的感悟, 想要與大家分享。

研究歷史旨在傳承

歷史不應被看成是軼事和年表的堆疊, 不應只記載事件發生的年代和先後順序, 還應記載事件間的有可能存在的或已確定存在的聯繫, 以便於人們理解其本質和發展。 科學史如此, 經濟史、金融史我個人認為亦應如此。

其實早在一年前,

我就開始注意到這一點的重要性, 並閱讀了一些有利於我理解現代金融發展至今的這些理論起源和傳承的書籍。 正好借由本書第二章的標題《現代金融的先行宣導者們》而把這些想法表達了出來。

巴菲特天資聰穎, 再加上父親從小的薰陶, 很小的時候就深諳經商之道。 11歲他就買入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 並獲得了成功。 巴菲特對數字很敏感, 19歲時有幸拜讀了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而大受啟發, 從而立志考入格雷厄姆門下, 後順利考入哥大, 並是唯一一個以A+的優異成績畢業的學生。

早期巴菲特:完全模仿和實踐

在運作合夥人公司期間, 他對格雷厄姆投資策略進行了完全的實踐。

巴菲特在寫給公司合夥人的信中稱毫不慚愧地模仿他的導師格雷厄姆, 公司的經營模式完全模仿格雷厄姆—紐曼公司, 同樣採取尋找“煙蒂”式的便宜股票、套利、清算等操作手法, 資金被分散到40種股票中。

巴菲特合夥企業

而在收益方面, 巴菲特合夥公司的資產淨值,

在12年間上漲了近29倍, 而道指僅僅是上漲了2.5倍。 從複利來看, 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在這12年間高達32%, 而道指僅以8%的年化收益緩慢上漲。

對格雷厄姆價值投資策略的反思和進化

另外, 巴菲特從分散化投資, 轉變為集中投資者, 也主要是受了費雪的影響。

多年來, 沃倫·巴菲特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集中投資體系。 但需要強調, 巴菲特式的集中投資體系, 只適用於那些有能力辨別什麼是真正好的公司的、有一定證券分析能力的投資者, 而對於初學者和門外漢還是建議採取多元化的投資策略。

巴菲特是一個忽略波動的大師。 分散投資是可以讓你的旅途平穩、心情愉快, 但最後只能獲得和別人一樣的平均收益, 註定是平淡的一次旅程。 而追求卓越的巴菲特一定不是這樣想的。 他認為, 集中投資者可以忍受這種顛簸, 因為他們知道, 從長期的角度看, 所持公司的經濟效益定會補償任何短期的價格波動。

至於怎麼集中投資, 巴菲特有四個絕招, 大家可以關注“好買商學院”微信號, 訂閱帶你讀《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專欄,揭曉小牛老師給的答案。

最後補充一句,分享這些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明白,某些投資理念的形成不是無本之末,投資理念的進化也一定伴隨其原因。投資者明白其中道理,才可以使自己有靈活變通之心,才可以在紛繁變化的市場中,迅速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

訂閱帶你讀《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專欄,揭曉小牛老師給的答案。

最後補充一句,分享這些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明白,某些投資理念的形成不是無本之末,投資理念的進化也一定伴隨其原因。投資者明白其中道理,才可以使自己有靈活變通之心,才可以在紛繁變化的市場中,迅速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