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醫之花——杏花

文│楊吉生

據古籍記載, 三國名醫董奉, 醫術+分高明, 為人敦厚善良, 治病從不要錢, 不收禮, 只要病人給種植杏樹, 輕病癒者種一株,

重病癒者種三、五株不等。 董奉經過數年的種植, 竟得十多萬株杏樹, 成了一大片杏林, 民眾稱之為“董仙杏林”。 杏熟之後, 董奉將賣杏的錢一部分用於買藥, 一部分用於買米麥去接濟貧苦的人。 由於他治病不收錢, 還接濟窮人, 所以許多病人和窮人都送給他“杏林春暖”的匾額以感謝他。 “杏林”佳話也就由此廣泛流傳了。 所以, 後人常以"杏林"作為對醫家的頌詞, 用“杏林春滿”或“譽滿杏林”來稱頌醫家的回春妙術和高尚醫德。 於是, “杏林”便成了中醫一直延用的代稱了, 杏花也就成為中醫之花了。

在杏花盛開的二月, 正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時節, 白的像雪, 粉的如霞, 陽光下雲蒸霞蔚, 綿繡斑爛, 點綴中華大地。 杏花豔麗, 古往今來, 許多文人墨客都在詩中讚美它, 如“春色滿院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隔岸兩三家, 出牆紅杏花”“依然十裡杏花紅”“小樓一夜聽東風, 深巷明朝賣杏花”“紅杏枝頭春意鬧”“浩蕩風光無畔岸, 如何鎖得杏春園”“牧童遙指杏花村”等佳句。 杏花除供觀賞, 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 杏花性溫, 味苦, 無毒, 具中補中益氣、祛風通絡、美容養顏的作用。 宋代的《太平聖惠方》中就有以杏花洗面治斑的記載。 《名醫別錄》載杏花“主補不足, 女子傷中, 寒熱痹、厥逆”。 《衛生簡易方》記載:“用杏花、桃花各等分, 陰乾為末, 每服1克, 日服3次, 能治婦人無子。

”《塞上方》說它可治“墮馬撲損, 瘀血在內”。 杏花還有止血的作用, 身上的某個部位, 如果劃了一個口子, 鮮血直流, 摘些杏花, 用手搓揉, 然後敷在傷口上, 一會兒血就止住了。 民間常用杏花、桃花、李花、木瓜花、櫻桃花各等分, 研成細粉, 調入面脂外搽面部, 可消面部黑斑。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 杏花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種成分, 其美容作用主要與其含有抑制皮膚細胞醋酸酶活性的有效成分有關。 杏花還可用於食療。 將新鮮梗米100克煮粥, 待粥將熟時, 放入幹杏花3~5克, 再煮3~5分鐘即成, 杏花粥有補中益氣、美容養顏之功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