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用心感受“匠 心”之村

這裡是衢州江山的和睦村。 古時, 運往北方的陶器從清湖碼頭上船, 經須江水運達錢塘江, 直通京杭大運河;南運則經仙霞古道, 沿閩江順流而下, 直達福州、泉州。

制陶是這個村的傳統產業, 村裡的人, 多半是當年制陶匠的後人。 在這裡你可以體會到最原始的制陶工藝, 可以看到最原始的製作程式, 觸摸到最真實的制陶人的生活。 這裡被稱為是露天制陶博物館和古陶文化的“活化石”, 是國內現存最原始、最完整的古陶製作基地。

男人們攪動軲轆, 捏制陶器, 陶器型的好壞全在手上的力道、手勢的掌握;女人們則負責裝飾和鋪曬, 廣場上、家裡擺滿各種造型剛做好的陶罐, 茶具、蚊香台、存錢罐。 不算精緻的手藝, 沒有豐厚的收入, 但是足夠簡單的生活, 讓這個村子有了五百年血緣情結和生息繁衍。

△ 揉泥。 踩好的泥放到筐內, 用扁擔挑回作坊, 取一團放在一個檯子上, 像揉面一樣用力搓揉, 邊揉邊檢掉其中的小沙子。

△ 刮泥。 用扁長木條刮泥, 刮的過程中將混雜其中的遺漏的沙粒再次揀出來。

△ 拉坯。 一張木凳, 一個慢輪, 取少許泥料放於慢輪上, 脫掉鞋子用大拇趾撥動慢輪, 四千年的制陶術便開始了。 大拇趾和兩隻手上下協作, 期間不時用腳撥盤沿,使盤保持轉動,一個泥罐便初見雛形。塑好形後,用一根鐵絲繞土陶一周,去掉多餘的部分,再用一塊布條蘸上水輕輕貼於器壁,大拇趾輕輕一撥輪盤,一個器壁光滑、器形規整的土罐瞬間便坐落於輪盤上!

△ 晾坯。坯體放在木板上,放在陰涼處或暖陽下風乾,直到裡外幹透。放在烈日下暴曬,會受熱不均導致坯體開裂。

△ 彩繪。然後就是給泥坯繪花紋。豎紋、斜紋、花式紋理,你可以隨意選取一種花紋,輕輕繞泥罐這麼走上一圈,古樸、簡單的泥罐瞬間便增色不少。

△ 裝窯。裝窯須2-3人同時進行。層層摞高,大的在下,小的在上。

△ 燒窯。燒窯用的柴禾有講究,最好用松脂,產生的火焰溫度比較高。柴禾都是方圓十公里內的山區農民挑來的。燒一窯,要用掉500公斤左右。燒窯時,用磚將入口封死,敷濕泥密封。留一個投柴口。燒紙陶器時,要燒七個小時,坯體呈紅色半透明狀。如果要燒紙黑絲的泥烙壺,則在停止投柴後,堵死通風口、灶口,悶上一天一夜。

期間不時用腳撥盤沿,使盤保持轉動,一個泥罐便初見雛形。塑好形後,用一根鐵絲繞土陶一周,去掉多餘的部分,再用一塊布條蘸上水輕輕貼於器壁,大拇趾輕輕一撥輪盤,一個器壁光滑、器形規整的土罐瞬間便坐落於輪盤上!

△ 晾坯。坯體放在木板上,放在陰涼處或暖陽下風乾,直到裡外幹透。放在烈日下暴曬,會受熱不均導致坯體開裂。

△ 彩繪。然後就是給泥坯繪花紋。豎紋、斜紋、花式紋理,你可以隨意選取一種花紋,輕輕繞泥罐這麼走上一圈,古樸、簡單的泥罐瞬間便增色不少。

△ 裝窯。裝窯須2-3人同時進行。層層摞高,大的在下,小的在上。

△ 燒窯。燒窯用的柴禾有講究,最好用松脂,產生的火焰溫度比較高。柴禾都是方圓十公里內的山區農民挑來的。燒一窯,要用掉500公斤左右。燒窯時,用磚將入口封死,敷濕泥密封。留一個投柴口。燒紙陶器時,要燒七個小時,坯體呈紅色半透明狀。如果要燒紙黑絲的泥烙壺,則在停止投柴後,堵死通風口、灶口,悶上一天一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