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子雲: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物質是如何無中生有的?

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

在西方世界, 第一個思考宇宙本體問題的人是西方自然哲學之父、古希臘哲學家泰利斯,

他提出了“萬物皆水”的本體論學說。 泰利斯之後, 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們分別提出了無限定、氣、數、土、火、四根說、種子說、原子論、存在等眾多的本體論學說, 但卻是不斷地否定過去,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蘇格拉底進入哲學領域也是從研究宇宙本體論開始的。 蘇格拉底研究認為:“事物的產生與滅亡, 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與分散。 ”針對前輩大咖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亂象, 蘇格拉底把宇宙之奧問題交給了神, 說:“神靈把那些對於最為重要的東西的認識給自己保留了。 ”

作為西方哲學的奠基人, 蘇格拉底將揭示宇宙之奧的終極問題交給了神, 其後的西方思想家只能在理念、存在、理性、物質和精神的角度來解讀宇宙本體,

無人再提出完整的本體論思想主張。

進入20世紀之後, 科學的進步使西方人心潮澎湃, 以霍金為代表的西方人試圖用科學定律來詮釋宇宙起源。

截至目前為止, 科學界並無令人滿意的結論。 現代科學泰斗霍金大膽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理論,

為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 他指出宇宙從奇點這個“無”開始的, 但後來他又自我否定道“奇點假說是不成立的”, 又說, “人類現有的世界觀不足以詮釋宇宙”。 因此, 物質從無到有仍是個謎, 儘管人類有各種奇思妙想, 總不能成立。

世界上的物質可以分著有形的,

無形的, 以及各種能量體。 無, 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 小到分子原子, 原子核都是可分的, 也就是說物質是不可分的, 根本就沒有無這一說。 物質從無到有, 只能是從一種形態到另一種形態的轉換, 從無形的形態轉變成有形的形態, 從小的形態轉變成大的形態, 從大的形態轉變成整個宇宙。 這個轉變過程中, 從無形到有形, 從有形到無形, 一直不停的在轉換著, 從沒停止過。 這就是宇宙的奧妙之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