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18歲的他,不僅畫了一幅《千里江山圖》,還有一幅!

他是一位天才的少年, 18歲的時候畫了一幅名垂千古的《千里江山圖》, 現在是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這幅畫被後世譽為“近千年來青綠山水畫第一神品”的山水長卷,

全卷縱51.5釐米, 橫1191.5釐米——差不多有4層樓高, 長度是《清明上河圖》的2倍多, 簡直就是宋朝版的航拍中國。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千里江山圖》:

這位天才的少年就是王希孟, 宋徽宗在位時, 辦了一所宮廷美術學校——畫學, 把繪畫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以招攬天下畫家。 王希孟在“畫學”學習時驚人的天賦, 引起了宋徽宗的注意, 親自當起了這位少年的老師。 宋徽宗可謂慧眼識珠, 王希孟也沒有讓他的這位老師失望, 不到半年《千里江山圖》誕生啦!

宋徽宗對於這幅畫十分滿意, 大肆加賞王希孟:“朕十八歲時, 斷然畫不出此等青翠河山, 此方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

元代浦光在《千里江山圖》上曾題跋道:“自可獨步千載, 殆眾星之孤月耳。 ”他認為在青綠山水中, 這是一幅眾星捧月的畫, 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

北宋藝壇的一顆新星,已在冉冉升起,畢竟這位少年,只有十八歲,完成如此巨作,也僅用了半年,相信假以時日,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僅僅過了不到兩年,王希孟就去世了,天妒英才,他才二十歲呀,剛驚豔了時光,就消逝在了天涯。

原來,王希孟在進獻了《千里江山圖》這幅盛世畫卷後,又開始行走裡巷鄉間,尋訪民間疾苦。當時已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施政輕佻,任性享受,摧殘百姓,導致天下民不聊生,在煌煌盛世之下,卻有餓殍遍野、累累白骨。於是,王希孟回京之後,又為宋徽宗獻上了一幅憂憤之作《千里餓殍圖》,徽宗看過之後勃然大怒,一把火將該圖焚為灰燼,並下令賜死王希孟。

希孟在臨死之前,懇求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圖》,宋徽宗同意了,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當夜,畫室內的王希孟竟然莫名其妙不知所蹤!有人說這是宋徽宗惜其才,偷偷放過了他;也有人說是夜他已遁入《千里江山圖》,化作那些白色人影,永遠活在了畫中。

北宋藝壇的一顆新星,已在冉冉升起,畢竟這位少年,只有十八歲,完成如此巨作,也僅用了半年,相信假以時日,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僅僅過了不到兩年,王希孟就去世了,天妒英才,他才二十歲呀,剛驚豔了時光,就消逝在了天涯。

原來,王希孟在進獻了《千里江山圖》這幅盛世畫卷後,又開始行走裡巷鄉間,尋訪民間疾苦。當時已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施政輕佻,任性享受,摧殘百姓,導致天下民不聊生,在煌煌盛世之下,卻有餓殍遍野、累累白骨。於是,王希孟回京之後,又為宋徽宗獻上了一幅憂憤之作《千里餓殍圖》,徽宗看過之後勃然大怒,一把火將該圖焚為灰燼,並下令賜死王希孟。

希孟在臨死之前,懇求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圖》,宋徽宗同意了,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當夜,畫室內的王希孟竟然莫名其妙不知所蹤!有人說這是宋徽宗惜其才,偷偷放過了他;也有人說是夜他已遁入《千里江山圖》,化作那些白色人影,永遠活在了畫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