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王雪濤談花鳥畫的用色!

王雪濤作品

中國畫的色彩表現與西洋畫全然不同, 雖說誰都瞭解中國畫以表現物件固有色為主, 問題就在於如何巧妙利用自然物件的固有色來豐富畫面。

西洋畫中總結的色彩規律對瞭解這一點是有幫助的。

白色的玉簪上落上一個瓢蟲, 活躍了過於淡雅的色調, 對比之下也更增添了花的晶瑩。 生就有著兩種顏色的螳螂, 在一幅畫上為赭黃色可能更諧調;另一幅中, 畫成石綠色, 則在對比之下可能更突出。

王雪濤作品

色彩的巧妙運用可以為畫面增添音樂感和韻律。

我畫過一幅“ 戈鳥尾”, 其上補什麼飛蟲頗費不少腦筋, 主要從色彩上考慮, 添加了飛蛾才覺比較滿意。 整幅畫是所謂偏冷一些的溫色調, 比較明快、淡雅, 同時又不過分的使用了對比, 造成統一而悅目的效果。 整體色調是由畫在泥金底上的草綠和青紫的花形成的, 而花頭與飛蟲的紅翅造成對比。 同時青紫、灰紅、黃綠三種色調又能協調為一體, 色彩感覺就豐富些。 借助外國的色彩經驗, 用來豐富以表現固有色為主的傳統技法, 我看很值得鑽研。

王雪濤作品

齊白石以濃墨畫白菜, 旁邊並列二個帶有黑蒂的深紅小辣椒, 色彩感覺十分鮮明。 他畫的黑白蠟臺, 插上紅色蠟燭有著同樣的效果。

紅黑二色產生的藝術感染力, 古代人就很熟悉, 如中國的漆器、希臘的瓶畫。 它有鮮明的對比, 而又莊重飽滿。 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

王雪濤作品

牡丹是人所喜愛的一個花卉品種, 唐代人賞牡丹成了長安、洛陽的一大風尚。 歷來文人、畫工以此為題寫詩作畫的很多。 然而封建文人是把它作為富貴象徵來描繪的, 今日人民對它的愛好、感受全然不同。 我曾試以墨色描畫枝葉, 襯托紅色花頭, 突破了紅花一定要綠葉來扶的格式, 除卻了柔媚富貴之氣。

用色雖然減少, 但整體效果突出而莊重;運用得好, 色彩感覺未必是單調的, 同時也更能在枝葉上發揮筆墨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