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螺絲釘:股市不同的階段,我們該買什麼品種呢?

■ 文 | 銀行螺絲釘

為螺絲釘老師打Call

我們應該在高估區域開始分批賣出, 拿到資金後可以考慮一些跟股市負相關的品種。

2018年初這個時點, 除了中證100這種超大藍籌外, 我們可以考慮一些不錯的二線藍籌、中盤股的指數基金品種。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了一個問題, 在股票市場漲了這麼多後, 我們該投資什麼呢?

首先, 市場上有低估指數基金的時候, 我們還是優先投資低估指數基金的, 因為它的投資價值確定性最高。 比如說從2014年至今, 期間的很多時間段, 都是有低估的指數基金的, 非常適合我們投資。 2014年下半年也是出現了一輪牛市,

到2015年上漲了比較多, 導致短期裡沒有什麼低估品種。 但是, 2015年股災之後, 在2016年初, 當時在股災和英國“退歐”的影響下, 港股指數基金出現了非常低估的機會。 H股指數基金都只有不到6倍的市盈率, 是最近20年最便宜的時候。

關注我時間比較長的朋友都知道, 當時我們介紹了很多H股指數基金投資價值的文章。 到現在H股指數相關品種也上漲了約80%了。

所以說, 在投資的時候, 螺絲釘給你兩點意見:

❶ 視野放寬一些, 不僅僅是A股, 也可以關注一些其他股票市場的品種。

❷ 有低估品種的時候堅持投資, 沒有低估品種的時候, 可以耐心等待, 甚至選擇一些其他資產大類。

股市不同市場階段, 有哪些適合投資的品種呢?

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 不同的市場階段, 分別有哪些適合投資的品種。

❶ 熊市階段:一般持續1-3年不等

通常熊市就是股票市場連續下跌的時間段, A股的熊市會持續1-3年不等。

比如說2002-2005年、2010-2013年, 都是A股時間比較長的熊市。 通常熊市是因為之前牛市上漲太多,

導致整體比較貴, 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 市場下跌調整高估值。

但是, 對於手裡有資金的朋友來說, 這段時間裡就是很好的投資機會了。

低估的時候一般會考慮定投低估值的指數基金。 熊市的時候, 沒有什麼比低估的指數基金更值得投資的了。 好好珍惜哈,

這是市場先生給我們的好機會!

❷ 牛市前半段:一般持續1-2年

到了牛市中期, 估值表裡已經基本沒有低估品種了(現在估值表裡的低估品種, 漲個20%-30%基本都進入正常了, 而在牛市的時候這個漲幅一個月就會完成了)。

這時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 是去海外市場看看, 其它國家股市有沒有低估的品種。 比如說就當前看, 像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股市, 不比中國貴多少, 有可能A股出現牛市的時候, 它們剛好進入熊市階段。 不過, 投資海外市場需要開美股帳戶、需要自己匯美元, 投資起來比較複雜, 很多人可能操作不過來。

第二個選擇, 是尋找國內的一些跟股市相關、能獲得一定牛市收益, 但是比較穩健的品種。 比如說, 量化基金中的對沖阿爾法基金,

部分可轉債基金, 等等。 它們在牛市時可以跟隨股市, 獲得股市20-30%的收益, 而且遇到股災時受到的影響會小一些, 是低估指數基金沒有後, 比較合適的牛市前段替代品。

❸ 牛市後半段:一般持續2-3年不等

牛市後半段, 是從高位發生股災回落到熊市低估的階段。

到了牛市後期, 很多指數基金會陸陸續續進入高估階段。 這段時間裡股市波動會非常大, 也就是很多人記憶猶新的股災了。

我們應該在高估區域開始分批賣出, 拿到資金後可以考慮一些跟股市負相關的品種, 例如分級A基金、部分純債基金、套利操作。 這些品種反而會因為股災而獲得一部分收益。

在牛市後半段的尾聲, 又會重新出現低估的指數基金。 我們又可以延續自己的投資計畫。一個指數基金幾乎是永續存在的,所以我們學到了某個指數基金的投資技巧,可以用好幾十年,學習成本很低。

小總結一下:

熊市: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

牛市前半段:定投跟股市相關,但是不會受到股災影響的品種。

牛市後半段:進入高估後分批賣出,投資債券等其它資產大類。耐心等待低估品種再次出現。

那麼當前市場處於什麼情況呢?

當前國內的股票市場,還是處於熊市往牛市前半段的過渡階段,這段時間主要還是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積累股份為主的。市場上可以找到一些低估的指數基金,我們還是可以從容的進行指數基金的投資,積累低估的股份。

螺絲釘在投資指數基金的時候,通常會優先考慮四個指數:中證100、中證200、中證500和中證1000。

這四個指數在各種指數中的地位比較特殊,分別代表了幾種市值規模的公司。

❶ 中證100:A股最大的100檔股票。公司市值規模通常在1000億以上。我們平時說的超大藍籌、一線藍籌,主要就是指中證100,例如中國平安、茅臺、銀行股等,基本都在中證100中。

❷ 中證200:第101-300檔股票。中證200的成分股,大多數是數百億級別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二線藍籌股、細分行業的龍頭股,基本在中證200中。

中證100+中證200就是我們熟悉的滬深300啦。滬深300基本就是國內藍籌股上市公司的代表。

❸ 中證500:除去300指數之外,最大的500檔股票。中證500的成分股,大多數在100-300億規模之間,屬於中盤股的代表指數。

❹ 中證1000:除去滬深300和中證500之外,最大的1000檔股票。中證1000,主要是小盤股的代表,平均規模在100億以下。

除了這四個指數,其實A股還有幾千隻更小、甚至連中證1000都進不了的超小型公司。我們通常就不考慮這些公司了,主要投資集中在“滬深300+中證500”中。

這幾個指數在《指數基金投資指南》中也有詳細介紹。通過研究這四個指數,我們能大致判斷出,市場上藍籌股、中盤股等,哪些更有投資價值。如果它們之間估值差距太大,之後更便宜的會漲的更好一些。

不用等!掃碼立即收聽釘大的《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2018年初,我們該投資什麼?

我們觀察一下中證200、中證500、中證1000的估值情況,會發現它們當前的估值整體比較接近。按照中位數市盈率:中證200是30倍左右,中證500是31倍,中證1000是39倍。整體差距不大。

而在2016年初的時候,中證200是28倍左右,中證500是33倍左右,中證1000是54倍左右,差距是比較大的。當時小盤股格外貴。

過去兩年時間裡,中證100上漲23%,中證200大約下跌10%,中證500下跌18%,中證1000下跌37%。如此大的分化,扭轉了小盤股相對大盤股估值過高的情況。通過大盤股上漲,小盤股下跌的形式,讓不同市值規模的公司,估值相互接近了。

在2016年的時候,中證100是這四個指數中最低估的。所以,我們當時投資的指數基金,也主要是源自於中證100指數。例如上證50、基本面50等,在2016年初都非常便宜,也是我們當時投資的主力品種。

到了2018年初這個時點,除了中證100這種超大藍籌外,中證200、中證500、中證1000,彼此估值差距不大了。所以,我們可以考慮一些不錯的二線藍籌、中盤股的指數基金品種。比如說,紅利機會、500低波動等指數基金,都是這段時間不錯的選擇。

當然,任何低估的指數基金,都需要做好“投資3年以上”的心理準備。比如說上一輪熊市,在2012年就進入低估了,但是之後是連續3年下跌,2012、2013、2014年下跌,直到2014年下半年出現了牛市,才收穫頗豐。按照歷史資料回測,如果在低估區域能堅持投資3年以上,大概率收益是不錯的。我們做好定投計畫,耐心定投積累資產就好啦!

▼閱讀原文,一鍵get加薪計畫

我們又可以延續自己的投資計畫。一個指數基金幾乎是永續存在的,所以我們學到了某個指數基金的投資技巧,可以用好幾十年,學習成本很低。

小總結一下:

熊市: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

牛市前半段:定投跟股市相關,但是不會受到股災影響的品種。

牛市後半段:進入高估後分批賣出,投資債券等其它資產大類。耐心等待低估品種再次出現。

那麼當前市場處於什麼情況呢?

當前國內的股票市場,還是處於熊市往牛市前半段的過渡階段,這段時間主要還是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積累股份為主的。市場上可以找到一些低估的指數基金,我們還是可以從容的進行指數基金的投資,積累低估的股份。

螺絲釘在投資指數基金的時候,通常會優先考慮四個指數:中證100、中證200、中證500和中證1000。

這四個指數在各種指數中的地位比較特殊,分別代表了幾種市值規模的公司。

❶ 中證100:A股最大的100檔股票。公司市值規模通常在1000億以上。我們平時說的超大藍籌、一線藍籌,主要就是指中證100,例如中國平安、茅臺、銀行股等,基本都在中證100中。

❷ 中證200:第101-300檔股票。中證200的成分股,大多數是數百億級別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二線藍籌股、細分行業的龍頭股,基本在中證200中。

中證100+中證200就是我們熟悉的滬深300啦。滬深300基本就是國內藍籌股上市公司的代表。

❸ 中證500:除去300指數之外,最大的500檔股票。中證500的成分股,大多數在100-300億規模之間,屬於中盤股的代表指數。

❹ 中證1000:除去滬深300和中證500之外,最大的1000檔股票。中證1000,主要是小盤股的代表,平均規模在100億以下。

除了這四個指數,其實A股還有幾千隻更小、甚至連中證1000都進不了的超小型公司。我們通常就不考慮這些公司了,主要投資集中在“滬深300+中證500”中。

這幾個指數在《指數基金投資指南》中也有詳細介紹。通過研究這四個指數,我們能大致判斷出,市場上藍籌股、中盤股等,哪些更有投資價值。如果它們之間估值差距太大,之後更便宜的會漲的更好一些。

不用等!掃碼立即收聽釘大的《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2018年初,我們該投資什麼?

我們觀察一下中證200、中證500、中證1000的估值情況,會發現它們當前的估值整體比較接近。按照中位數市盈率:中證200是30倍左右,中證500是31倍,中證1000是39倍。整體差距不大。

而在2016年初的時候,中證200是28倍左右,中證500是33倍左右,中證1000是54倍左右,差距是比較大的。當時小盤股格外貴。

過去兩年時間裡,中證100上漲23%,中證200大約下跌10%,中證500下跌18%,中證1000下跌37%。如此大的分化,扭轉了小盤股相對大盤股估值過高的情況。通過大盤股上漲,小盤股下跌的形式,讓不同市值規模的公司,估值相互接近了。

在2016年的時候,中證100是這四個指數中最低估的。所以,我們當時投資的指數基金,也主要是源自於中證100指數。例如上證50、基本面50等,在2016年初都非常便宜,也是我們當時投資的主力品種。

到了2018年初這個時點,除了中證100這種超大藍籌外,中證200、中證500、中證1000,彼此估值差距不大了。所以,我們可以考慮一些不錯的二線藍籌、中盤股的指數基金品種。比如說,紅利機會、500低波動等指數基金,都是這段時間不錯的選擇。

當然,任何低估的指數基金,都需要做好“投資3年以上”的心理準備。比如說上一輪熊市,在2012年就進入低估了,但是之後是連續3年下跌,2012、2013、2014年下跌,直到2014年下半年出現了牛市,才收穫頗豐。按照歷史資料回測,如果在低估區域能堅持投資3年以上,大概率收益是不錯的。我們做好定投計畫,耐心定投積累資產就好啦!

▼閱讀原文,一鍵get加薪計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