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姑獲鳥的紛爭:以“妖怪”的視域審讀生活

《妖怪客棧》系列少年幻想小說, 在楊翠整整五年的潛心創作下, 終於實現了其“把自己從小到大在民間山野聽到的世代傳承的妖怪傳說寫成故事”的夙願。

《妖怪客棧·姑獲鳥的紛爭》, 猶如潘朵拉的盒子, 諸多妖魔鬼怪橫空出世, 和人類一樣, 居住在客棧, 忙工作、愛貪玩……圍繞姑獲鳥家族的紛爭, 人類的世界、妖類的生活, 互相碰撞, 因為觀念上的差異、溝通上的舛誤, 上演一幕幕跌宕玄妙的極富傳奇色彩的浪漫故事。

區別於其他兒童文學和神魔小說的以人類為中心的敘事傳統, 楊翠的《妖怪客棧·姑獲鳥的紛爭》是以“妖怪”的視域深審讀生活, 挖掘“姑獲鳥”等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古代典籍的敘述背後之集體無意識以及深層文化底蘊, 試圖還原一個多層次多元素多樣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複雜化內涵。

妖怪客棧的小老闆李知宵以及斑,

在我看來不愧為《妖怪客棧·姑獲鳥的紛爭》中刻畫最為成功的靈魂人物。 如果說李知宵是貫穿全書的明線, 那麼, 斑是作為暗線, 這在結構上起到了前後照應、貫穿故事情節的作用;同時其在情節內容的內蘊表達上, 採用了類似互文的修辭一樣, 增添其無限蘊藉之內核, 細細思量, 可謂嚴絲合縫, 毫無破綻, 實為生花妙筆;尤為難能可貴的是, 對表達主題不是生硬的口號式宣傳, 而是通過藝術手段, 潤物細無聲地傳達出來——“承擔責任才是真勇敢, 包容他人才是真強大”。

正是這樣的多樣化的筆法, 《妖怪客棧》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之“人、妖”形象, 斑就是如此:

斑告訴一直對自己的身世身懷懼怕的沈碧波:“我也得擁抱自己的恐懼才行啊。

姑獲鳥的首領十九星問斑, 快樂嗎?這個她深愛的地方束縛了他, 他快樂嗎?

斑回答:有快樂的時光, 也有痛苦和無奈, 但快樂並不是生命的全部。

然後, 他一陣風一樣散了, 一滴雨那樣升騰了, 一隻白鳥那樣飛向了遠方……

除了小老闆李知宵外, 捉妖少女柳真真、姑獲鳥少主沈碧波、姑獲鳥首領十九星、回歸的復仇者十九月、龍子之一的螭吻, 還是其他小妖怪, 都非常的真實。 然而斑卻帶著一種虛幻的美, 時時處處透漏著神秘、朦朧……

中國自古以來, 不乏鬼怪故事, 遠古上古中古時代, 《山海經》、《詩經》、《左傳》等經典文獻都有鬼怪精靈的記錄和傳說, 《聊齋志異》、《搜神記》、《酉陽雜俎》、《封神榜》、《西遊記》等文學作品, 更以其獨有的魅力敘述“妖怪”故事,

可以說精彩紛呈, 甚至傳播到海外, 最終流變、變異, 成為人類學、文化學、神話學、社會學等學者潛心研究的重要課題。

《西遊記》裡妖魔鬼怪世界本來多姿多彩的, 然而, 遺憾的是被作為反面角色出現的, 非白即黑, 性格單一, 情節結構也有類同, 這無形中降低了其文學藝術的價值。 《聊齋志異》花妖、狐仙、鬼魅魍魎, 個個性格可愛, 外表似鬼, 內在個個通人性、達人情, 真實上演一場“人鬼情未了”的不了情, 然而, 精短是其長處也是其缺陷所在, 所用語言更是艱澀之文言, 讓人有點望而卻步。

正如蘇·霍林姆斯基所說:“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 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 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我覺得這是對《妖怪客棧》最好的詮釋;莫言曾這樣說:“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正是幾千年妖怪文化的積累、民間文化力量的推動、文化典籍的滋養, 才有了楊翠《妖怪客棧》的全新話語體系, 這是文明傳承的力量, 更是時代話語的新創造新轉化。

在“文學生活”以及“審美生活日常化”的浪潮下的當下, 我們歡迎楊翠《妖怪客棧》的到來!更衷心希望湧現出越來越多深受廣大兒童、少年、青年以及廣大成人喜愛的優秀國產兒童經典文學作品, 更希望越來越多的經典文學作品走出國門, 展現中國兒童文學五彩斑斕富有創造性的一面。

張勇, 男, 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縣, 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寧夏大學, 文學評論者。多年教師經歷、房地產開發企業、醫院、媒體工作經驗,現從事企業文化策劃、宣傳、企業內刊、自媒體矩陣佈局,作品多發表于《寧夏大學學報》、《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昌吉學院學報》、《科技創業月刊》、《商情》、《東莞日報》、《寶安日報·打工文學》、《寧夏大學校報》、《普州文學》、《安徽文學》、《躬耕》、《六盤山》、《山東商報》、《新消息報》、《香港文藝報》、《永平回族》、《中華讀書報》、《新華書目報》、《半島都市報》、《貴陽晚報》等刊物。

文學評論者。多年教師經歷、房地產開發企業、醫院、媒體工作經驗,現從事企業文化策劃、宣傳、企業內刊、自媒體矩陣佈局,作品多發表于《寧夏大學學報》、《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昌吉學院學報》、《科技創業月刊》、《商情》、《東莞日報》、《寶安日報·打工文學》、《寧夏大學校報》、《普州文學》、《安徽文學》、《躬耕》、《六盤山》、《山東商報》、《新消息報》、《香港文藝報》、《永平回族》、《中華讀書報》、《新華書目報》、《半島都市報》、《貴陽晚報》等刊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