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義大利為何在二戰前沒有造航母?其選擇這個“對手”或是主因

義大利海軍戰列艦

實際上, 義大利設計師在20世紀30年代, 也曾向墨索里尼提出14000噸級、21000噸級的中型航空母艦方案。 義大利海軍高層也認為,

希望先弄出14000噸級的航空母艦。 但是義大利海軍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遲遲沒辦法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艦。

1921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中, 給義大利分配了6萬噸航空母艦建造額度。 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 義大利軍方和政府都還在就航空母艦這一艦種, 在義大利艦隊中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有多重要這個問題進行爭論。

高層爭論的根源, 還是因為義大利本身的工業能力、造艦能力與財力都十分有限。 所以在建造艦艇時, 首先需要考慮的是, 這種艦艇在未來與假想敵對抗時, 是不是最有用、最需要的艦艇。

義大利海軍重巡洋艦

而當時義大利海軍的頭號假想敵是法國海軍。 所以義大利海軍的力量, 如何與法國海軍保持均衡是當時義大利人考慮最多的問題。

1932年至1937年間, 法國海軍陸續開始建造敦克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黎塞留號和金巴特號等戰列艦, 面對假想敵戰列艦數量的增加, 墨索里尼和義大利軍方被說服放棄所有航空母艦計畫, 用有限的資源去升級現有的老舊戰列艦,

另外還開始建造兩艘維托裡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以增強對抗法國海軍的實力。

除了上述方面的問題, 還有個問題就是義大利海軍的活動區域, 看起來貌似對航空母艦這一艦種需要的力度不大。

義大利海軍戰列艦

義大利海軍的主要作戰區域,

是狹小的地中海。 海軍空中力量的缺乏似乎可以容忍。 而且義大利半島、潘泰萊裡亞和西西里島都被義大利視為天然的航空母艦, 其中還有許多空軍基地可以使用, 因此義大利海軍退一步認為, 地中海的天空可以交由義大利空軍來保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