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華大典》歷時三十年竣工,這些功臣卻已離去(1):段文桂

編者按

2018年1月30日, 《中華大典》最後一個分典《交通運輸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出版座談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張元濟講堂舉行。 這意味著,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啟動的《中華大典》, 歷時30年, 終於竣工。

30年間, 不少專家學者為編纂《中華大典》獻出了生命的最後時刻:被稱為《中華大典》“第一功臣”的段文桂(2004年去世);《中華大典》的總主編任繼愈(2009年去世);《文學典》編輯部負責人, 原江蘇古籍出版社社長高紀言(2008年去世);《中華大典》編委會副主任, 《文學典》主程式設計千帆(2000年去世);《文學典》的副主編卞孝萱(2009年去世);《醫藥衛生典》的主編兼《醫學分典》主編趙立勳(1996年去世);《中華大典》編委會委員劉乃和(1998年去世);《中華大典》編委會副主任席澤宗(2008年去世)等等。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他們為造就《中華大典》作出了無私的奉獻, 值得我們永遠敬佩、感激、思念。

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長伍傑先生是《中華大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他曾將參與編纂《中華大典》的已故專家們一一記述。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被他稱為“第一功臣”的段文桂先生。

▲左起:高紀言、段文桂、伍傑、趙含坤(1993年, 太湖)

段文桂是巴蜀書社的社長, 雲南大理人, 白族, 據說是古大理國段氏王族的後裔。 他從1986年開始醞釀、倡議、設計編纂《中華大典》起, 直到2004年病逝, 18年裡始終都為實獻《中華大典》的夢想而奮鬥。 他那份自信、堅忍、激情, 始終沒有動搖過。 我常常說:沒有段文桂, 就沒有《中華大典》。 這是肺腑之言。 他是《中華大典》的第一功臣。

經過“文化大革命”的苦難, 黨的三中全會以後, 老的出版工作者願使出渾身解數, 為祖國的文化復興, 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作出最大的貢獻。

段文桂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老出版工作者。 1986年, 十多家古籍出版社社長在山東煙臺開會時, 段文桂倡議:我們應當聯合起來, 整理編纂出版一部古籍文獻, 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這部古籍可以收集中國古代所有古籍文獻, 名叫《中華古代文獻大典》。 他的這一倡議, 得到與會所有古籍出版社負責人的贊成。 散會以後, 他便開始積極活動, 尋求各方面的參與和支持。 1987年, 他把十多家古籍出版社請到成都開會, 進一步商討《中華古代文獻大典》的事。 幾經斟酌, 會上改名為《中華大典》, 推選了12家古籍出版社為發起人, 並組成了《中華大典》籌備組, 推舉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錢伯城為組長, 段文桂為副組長。
此後, 段文桂便不遺餘力地奔走呼號。 他下決心要幹成這件大事。

▲段文桂《編纂<中華大典>芻議》(《中國圖書評論》1989第1期)

初期, 他帶著當時在巴蜀書社實習的歷史博士、現在已成為巴蜀書社社長的段志洪, 到北京和全國許多地方活動, 要求中央有關部門支持,

請全國著名專家學者向中央呼籲。 他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魏同賢約定, 請老魏請時任黨中央書記處書記芮杏文同志支持。 他聽了彙報後, 高興地支持編纂《中華大典》。 段文桂則千方百計去請求李鵬同志。 他以籌備組的名義, 起草了一封給李鵬總理的信, 懇切陳詞, 要求總理支持。 為了把這封信送到總理手中, 他拜求熟人幫助, 有時在中南海門口一等就是幾個小時。 信是1988年12月30日寫的。 過了5天, 1988年1月4日, 李鵬同志就有了明確的批示。 據段志洪回憶:李鵬總理的批示老段見了以後高興得手舞足蹈, 情不自禁地大聲說:李鵬總理同意了, 李鵬總理同意了, 我們的《大典》有希望了!那神情像個喜極的孩子。 他不僅充滿激情, 也滿懷信心。他總是把《大典》當成我們的,也就是自己的事情。

段文桂親自到任繼愈先生家裡,邀請他當《中華大典》的總主編。他說,任老最合適,人品、學品都好,威望也高。任老同意後,他也是十分高興地說:編纂有任老掛帥,在學術上,我們就萬無一失了。

與此同時,他提出先搞試點,並主動提出《大典》編纂的初步計畫,制定《大典》的實施方案、編纂體例等一系列文件,並邀請許多專家反復討論,逐步完善,終於成了大家認可的可執行的正式檔。他和巴蜀書社的編輯們集中了各種字典的異體字2萬多個,整理了有幾千種書的通用書目,為《大典》的正式啟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中華大典》第二次試點工作會留影(1990年,北京)

《中華大典》編纂開始,動工就要錢,人們身無分文,怎麼辦?段文桂慷慨解囊,他說:沒有錢巴蜀書社先出。他告訴大家,巴蜀書社在中國書店有一個帳號,他和中國書店的經理沈望舒商妥,《中華大典》的人用錢,由巴蜀書社的賬上支出。段文桂還再三向四川省政府申請,省裡也給了一筆錢。開局是很艱難的,巴蜀書社帶頭出人、出力、出錢,這才順利地邁開了《中華大典》編纂的第一步。

《大典》試點,只決定了三個社承擔,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巴蜀書社。在《醫藥衛生典》、《法律典》、《文學典》、《歷史典》、《教育典》中選幾個分典實驗。開始計畫的是21個典,大部分沒有落實到單位,段文桂也是不辭勞苦地到處奔波,從四川,到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上海、北京,到處聯絡,落實任務。跑了一圈,他興奮地對我說:陝西的三秦出版社要搞《宗教典》,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要搞《政治典》,上海書店要搞《文獻典》,湖南嶽麓社和山西、陝西幾家出版社要搶著搞《藝術典》,如此等等。大部分典都有出版社搞的意向,算是有了“婆家”。

段文桂認為《醫藥衛生典》比較複雜,成都中醫藥大學有醫學史人才,院長李明富也是一位出色的學者,特別是有教授趙立勳,為人為學都十分出色,段文桂自告奮勇,承擔《醫藥衛生典》的編纂試點。從試點開始,他就馬不停蹄,腳不停步地北京、成都兩頭跑,一心一意搞《大典》,十分認真地抓《醫藥衛生典》。他始終堅持品質第一,堅持要選擇最好的版本,他說手抄容易出錯,要影印,不能手抄,點校要認真,要準確,不能貽誤讀者。他和專家們配合十分默契。他試驗的典,開始都比較順利,進展很快。

▲巴蜀書社出版的《中華大典·醫藥衛生典》(部分)

為了《大典》,他太累了,而且年事已高,他病倒了。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哮喘……2002年,我專程到成都看望他的時候,他躺在病床上,身體已經很虛弱,而床上到處都是書稿,他病中唯一惦記的是《中華大典》。他說話的聲音很小,但神情仍然那麼自信,他說:老伍,你放心,我的病會好的,我一定要把《醫藥衛生典》、《法律典》搞好。而病卻越來越重,心臟衰竭、腎衰竭。就這樣,他度過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段文桂,生於1925年。2004年11月19日,奔天堂而去,時年80歲。

>摘自伍傑《誠摯而深切的懷念——記編纂出版<中華大典>的已故專家們》,載《千山遠,萬水長》

也滿懷信心。他總是把《大典》當成我們的,也就是自己的事情。

段文桂親自到任繼愈先生家裡,邀請他當《中華大典》的總主編。他說,任老最合適,人品、學品都好,威望也高。任老同意後,他也是十分高興地說:編纂有任老掛帥,在學術上,我們就萬無一失了。

與此同時,他提出先搞試點,並主動提出《大典》編纂的初步計畫,制定《大典》的實施方案、編纂體例等一系列文件,並邀請許多專家反復討論,逐步完善,終於成了大家認可的可執行的正式檔。他和巴蜀書社的編輯們集中了各種字典的異體字2萬多個,整理了有幾千種書的通用書目,為《大典》的正式啟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中華大典》第二次試點工作會留影(1990年,北京)

《中華大典》編纂開始,動工就要錢,人們身無分文,怎麼辦?段文桂慷慨解囊,他說:沒有錢巴蜀書社先出。他告訴大家,巴蜀書社在中國書店有一個帳號,他和中國書店的經理沈望舒商妥,《中華大典》的人用錢,由巴蜀書社的賬上支出。段文桂還再三向四川省政府申請,省裡也給了一筆錢。開局是很艱難的,巴蜀書社帶頭出人、出力、出錢,這才順利地邁開了《中華大典》編纂的第一步。

《大典》試點,只決定了三個社承擔,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巴蜀書社。在《醫藥衛生典》、《法律典》、《文學典》、《歷史典》、《教育典》中選幾個分典實驗。開始計畫的是21個典,大部分沒有落實到單位,段文桂也是不辭勞苦地到處奔波,從四川,到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上海、北京,到處聯絡,落實任務。跑了一圈,他興奮地對我說:陝西的三秦出版社要搞《宗教典》,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要搞《政治典》,上海書店要搞《文獻典》,湖南嶽麓社和山西、陝西幾家出版社要搶著搞《藝術典》,如此等等。大部分典都有出版社搞的意向,算是有了“婆家”。

段文桂認為《醫藥衛生典》比較複雜,成都中醫藥大學有醫學史人才,院長李明富也是一位出色的學者,特別是有教授趙立勳,為人為學都十分出色,段文桂自告奮勇,承擔《醫藥衛生典》的編纂試點。從試點開始,他就馬不停蹄,腳不停步地北京、成都兩頭跑,一心一意搞《大典》,十分認真地抓《醫藥衛生典》。他始終堅持品質第一,堅持要選擇最好的版本,他說手抄容易出錯,要影印,不能手抄,點校要認真,要準確,不能貽誤讀者。他和專家們配合十分默契。他試驗的典,開始都比較順利,進展很快。

▲巴蜀書社出版的《中華大典·醫藥衛生典》(部分)

為了《大典》,他太累了,而且年事已高,他病倒了。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哮喘……2002年,我專程到成都看望他的時候,他躺在病床上,身體已經很虛弱,而床上到處都是書稿,他病中唯一惦記的是《中華大典》。他說話的聲音很小,但神情仍然那麼自信,他說:老伍,你放心,我的病會好的,我一定要把《醫藥衛生典》、《法律典》搞好。而病卻越來越重,心臟衰竭、腎衰竭。就這樣,他度過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段文桂,生於1925年。2004年11月19日,奔天堂而去,時年80歲。

>摘自伍傑《誠摯而深切的懷念——記編纂出版<中華大典>的已故專家們》,載《千山遠,萬水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