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到底是如何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

我們都知道, 戰國末年, 秦國滅六國而一統天下, 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王朝, 秦始皇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那麼, 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到底都是如何被滅國的呢?

秦始皇

雖然當時秦國很強大, 但嬴政也並未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以一己之力同時對抗六國聯盟, 所以說, 分化六國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秦國當時使用了兩個策略:一是“毋愛財物, 賂其豪臣, 以亂其謀”, 二是遠交近攻, 先弱後強, 先近後遠, 先攻韓趙, “趙舉則韓亡, 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 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 東以弱齊燕”。

並韓滅趙

韓國在七國中最小, 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因為秦國地處西部邊陲, 遠離中原, 秦國想要稱霸天下必須東進, 但韓國的存在正好扼制了秦由函谷關東進的必經之路, 所以秦必須先滅韓國。 秦王政十七年, 秦為滅韓, 派內史騰率軍進攻韓國,

韓國實力弱小, 完全無法抵抗, 最終秦軍大破韓都, 俘虜韓王。 韓國成了六國中最先被滅的國家。

接下來秦國的目標就是趙國, 為滅趙, 秦國先用計挑起了燕趙兩國戰爭, 然後藉口援燕, 出兵攻打趙國。 不過秦國這次滅趙之路並不順利, 因為李牧還在, 李牧率軍先後數次擊退秦軍的進犯。 面對這種情況, 秦國改用反間計, 令趙王對李牧生疑, 並最終賜死李牧。 李牧一死, 趙國再無可以抵擋秦軍的機會, 秦軍一路打到趙都邯鄲, 最終趙王在內奸郭開的擺佈下, 開城投降, 趙亡。

戰國七雄

滅魏

趙國被滅後, 秦國本想南下滅楚, 但是中間還有一個魏國, 雖然魏國之前已經在戰亂中實力大損, 但由於地處“天下之樞”, 秦國仍然覺得應該先滅掉魏國, 不僅為滅楚做準備, 也佔據一個戰略要衝之地。 秦王政二十二年, 秦國派兵進攻魏國, 魏都大樑被圍, 秦軍引大水沖灌大樑, 歷時3個月, 大樑被破, 魏王投降, 被秦軍所殺, 魏亡。

滅楚

楚國當時仍然具備較強的實力, 國土面積很大,

因此秦國對楚國的進攻同樣並不順利。 秦始皇最初是任用將軍李信, 但李信真的是過於自信, 僅率軍20萬就去進攻楚國, 但是卻被楚軍擊敗。 秦始皇重新起用老將王翦, 率60萬大軍進攻楚國, 採用步步為營的策略, 構築營壘, 與楚軍對峙, 但不進攻。

數月後, 楚王著急了, 下令楚軍主動出擊, 但是秦國防禦堅固, 楚軍最終未能攻破秦軍防禦, 只能撤退, 秦軍立刻追擊, 最終大敗楚軍, 後又直取楚國國都, 俘虜楚王。 經過一年多的作戰, 楚亡。

滅燕

秦國滅趙過程中, 已經開始派兵進攻燕國, 為了自救, 燕太子丹派人刺殺嬴政, 這就是著名的荊軻刺秦, 但我們都知道, 荊軻失敗了。 嬴政憤怒, 派大軍進攻燕國, 燕國不敵, 燕王逃亡遼東。 之後秦國先滅出國,

才又追擊燕王, 秦王政二十五年, 燕王被俘, 燕亡。

滅齊

秦國在滅其他五國的時候, 齊國一直置身事外, 企圖討好于秦。 因為齊國離秦國最遠, 而且之前秦國奉行遠交近攻的策略, 此前從未受過秦國的威脅, 長期的和平讓齊國放鬆了警惕, 軍隊也毫無戰力。 秦國滅掉其他五國之後, 出兵齊國, 一路打到齊國都城臨淄, 幾乎未遇抵抗, 最終齊王不戰而降, 齊亡。

秦朝兵馬俑

就這樣,秦國一一滅掉其他六國,統一的天下。

(全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瞭解更多”

秦朝兵馬俑

就這樣,秦國一一滅掉其他六國,統一的天下。

(全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