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書裡那些死而復活的驚悚故事

復活的故事, 不僅西方有。 在中國的古籍裡更是層出不窮。

“復活者”當中段位最高的大概要數漢武帝了。 相傳是班固的著作《漢武帝故事》記載, 有人發現民間有人使用武帝陵寢茂陵裡的陪葬玉碗, 於是告訴了官府, 官府認為是負責殯葬的監管監守自盜, 於是將監管抓起來。 又一天, 鄴縣又有人在賣茂陵陪葬玉碗, 官府派人捉拿, 那人又不見了, 只截獲了那只玉碗。 但抓捕的官吏卻依稀覺得賣玉碗的人很像先帝漢武帝。 官府裡人人心驚膽戰, 隱隱覺得有靈異事件發生。 於是將曾經拘捕的人盡數釋放。

直到有一天, 漢武帝的形象突然出現在陵令薛平的面前並開口說話:“我雖然已經去世, 但仍然是你的皇帝。 你卻為何老是讓手下兵士在我的陵寢磨刀?從今以後都禁了吧。 ”說完便消失了。 薛平忙頓首叩謝。 生前不可一世的漢武帝, 死後還魂卻要賣金碗來“生活”, 讓人感歎天命之無常。

南京的紫金山原名蔣山, 乃是為紀念東吳的秣陵尉蔣子文。 幹寶《搜神記》記錄, 蔣子文在一次捉捕盜賊的行動中殉職。 蔣子文生前曾說“我骨頭青色, 死後當為神。 ”子文死後的一天, 突然有人看見子文騎白馬, 執白羽經過, 見者嚇得亂跑。 子文追上說:“我應該做這裡的土地神, 福佑一方民眾。 你應該讓老百姓立祠祭拜我。 否則, 我將降殃給你們, 讓你們蟲子入耳為災。

”沒過多久, 果然當地出現了一種小蟲, 入人耳, 人皆死。 蔣子文又附體于巫師說“若不祭祀我, 將有大火災。 ”果然火災頻發, 竟至蔓延到皇宮。 於是有大臣主張厲鬼應有所歸, 應該為死去的蔣子文建立廟堂。 於是追封蔣子文為中都侯, 將鐘山(紫金山)改名蔣山。 千百年後, 又一蔣姓梟雄虎踞于蔣山之下, 風雨蒼黃二十年。 歷史的巧合如此。

《西遊記》裡太上老君的九轉還魂丹讓烏雞國國王復活, 而道教鼻祖老子在神話裡也確實能使人死而復生。 這是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靈異故事。 相傳是葛洪的《神仙傳》記載, 有一個叫徐甲的人做老子的雇工, 老子拖欠了徐甲工資七百二十錢。 徐甲請人寫狀紙狀告老子。 而寫狀子的人見徐甲應得的七百二十錢是一筆鉅款,

於是竟然決定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徐甲。 徐甲見這女子貌美, 志在必得, 於是私下裡找到判決這個案子的關令尹喜, 請他務必讓自己贏。 這個尹喜, 就是傳說中在函谷關請老子寫下《道德經》的那位。 尹喜是老子的腦殘粉, 當然站在老子的一邊。 公堂之上, 老子對徐甲說:“你早就到了死期了。 我看你家貧可憐, 就雇傭了你兩百多年, 並將《太玄清生符》傳授給你, 你居然反而把我告上法庭?我本來答應你, 到了安息國就會把工錢兌換成黃金給你, 你就不能忍一忍嗎?”震怒之中, 老子一施神通, 徐甲立馬把老子傳授的《太玄清生符》吐出, 然後變成了一堆骷髏。 尹喜見識了老子的神通,
忙跪下來為徐甲求情, 並自費為徐甲結清工資。 於是老子讓徐甲復活。 這個故事裡, 老子的形象非常可愛, 既有同情心, 又有脾氣, 還有欠債不還被人追債的俗事。 神仙其實也是人變的啊。

《左傳》裡記載, 春秋時鄭國一度鬧鬼, 不少人夜間都見到剛去世不久的上卿良霄的鬼混出現。 鄭國國君於是請教子產, 問世間是否真的有鬼。 子產說:“有。 靈魂屬陽, 魄屬陰。 屬陽的靈魂寄居于屬陰的魄中。 如果一個人生存條件良好而又有所作為, 魂魄就變得強大。 所以, 即便是布衣蔬食的平民百姓, 他們仍然可以變為厲鬼, 何況良霄三世公卿, 取精用弘(成語“取精用弘”就出自這個故事), 他的靈魂顯然更加有力量也更加持久。 我們看到他的靈魂,

又有什麼奇怪呢?”子產還有一句名言:“天道遠, 人道邇。 ”將這些怪力亂神的現象做了一個理性化的處理。 新中國以來, 子產一直被樹立為法家和唯物主義者的形象, 也並非毫無根據。

而最為常見的復活故事大概就是墓穴裡的復活吧。 《山海經》郭璞注便講道, 三國魏國有人發掘周靈王墓葬, 發現有一殉葬女子還有氣息, 幾個月後還會說話。 於是將她送到了京城。 郭太后非常喜歡她, 將她收留左右。 郭太后去世後, 此女子也傷心而死。 這類故事在三國兩晉時期特別常見, 《三國志》、《晉書》、《搜神記》都有不少記錄。 筆者認為這和當時的學術環境有關。 一方面, 兩漢思想中流行的神秘主義在漢末三國兩晉時期王充、王弼等人的質疑批判下逐漸喪失了其在主流意識形態上的合法性。 但另一方面,這些神秘主義趣味卻並沒有完全消滅,而是轉移到了社會上流行的神仙家的思想當中。神秘主義由廟堂跌落,卻並沒有粉身碎骨,而是進入了社會和民間,以另一種形式發揚光大。

“復活”的故事在佛經裡更是常見。《法苑瓊林》裡記錄了一個有趣而重口的故事:唐代趙文信暴死,三天后復活,復活後告訴大家,他到地獄裡走了一遭,同去的有一個和尚。閻王問和尚:你一生有何功德?和尚說:我一輩子隻誦念《金剛經》。閻王說:善哉善哉,你可以升天了。於是和尚被天神接到了天宮。閻王又問趙文信:你平時修何善業?文信答:我只愛誦讀庾信的詩賦。庾信就是南朝時寫下了《哀江南賦》的辭賦大家。閻王問:你認識庾信嗎?文信說:不認識。於是閻王讓庾信出來。只見出來了一隻九頭大烏龜。烏龜暫時現了人形說:“我是庾信。平日寫文章妄引佛經,雜糅俗書,誹謗佛法。所以現在受龜身之苦。”文信復活後,到處勸善,勤讀佛經,也算是風化一鄉。佛教本有:“妄語戒”“綺語戒”,庾信兩條無疑都犯了。但是變成了九頭龜,還是讓他的粉絲“香菇藍瘦”。

復活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永生的渴望。然而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聽天命,盡人事,以強大而純淨的心靈活在當下,即是未來的福報。精神的永恆便是復活。

但另一方面,這些神秘主義趣味卻並沒有完全消滅,而是轉移到了社會上流行的神仙家的思想當中。神秘主義由廟堂跌落,卻並沒有粉身碎骨,而是進入了社會和民間,以另一種形式發揚光大。

“復活”的故事在佛經裡更是常見。《法苑瓊林》裡記錄了一個有趣而重口的故事:唐代趙文信暴死,三天后復活,復活後告訴大家,他到地獄裡走了一遭,同去的有一個和尚。閻王問和尚:你一生有何功德?和尚說:我一輩子隻誦念《金剛經》。閻王說:善哉善哉,你可以升天了。於是和尚被天神接到了天宮。閻王又問趙文信:你平時修何善業?文信答:我只愛誦讀庾信的詩賦。庾信就是南朝時寫下了《哀江南賦》的辭賦大家。閻王問:你認識庾信嗎?文信說:不認識。於是閻王讓庾信出來。只見出來了一隻九頭大烏龜。烏龜暫時現了人形說:“我是庾信。平日寫文章妄引佛經,雜糅俗書,誹謗佛法。所以現在受龜身之苦。”文信復活後,到處勸善,勤讀佛經,也算是風化一鄉。佛教本有:“妄語戒”“綺語戒”,庾信兩條無疑都犯了。但是變成了九頭龜,還是讓他的粉絲“香菇藍瘦”。

復活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永生的渴望。然而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聽天命,盡人事,以強大而純淨的心靈活在當下,即是未來的福報。精神的永恆便是復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