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瀘州老窖堅持“讓品質看得見”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左三)代表瀘州老窖領獎

4月11日上午, 四川省品質發展大會在成都金牛賓館隆重召開。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參加大會。

會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對獲得第四屆“四川品質獎”的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摘得“四川品質獎”。 眾所周知, 白酒是四川最著名的產業之一, 瀘州老窖是唯一獲得此獎項的酒類企業,

這是省政府對瀘州老窖品質工作的最高評價。

四川品質獎是省政府設立的四川省最高品質獎項, 是全省品質領域的最高榮譽, 授予為建設品質強省做出突出貢獻, 品質管制成效顯著, 在全省具備競爭優勢、全國具備比較優勢, 具有顯著示範帶動作用的組織和個人。 去年6月, 四川省政府啟動了第四屆“四川品質獎”評選工作, 歷時10個月, 經過自願申報、推薦提名、審查受理、材料評審、答辯審議、現場評審、社會公示、批准表彰等諸多環節。

四川品質獎申報條件、評審程式相當嚴苛。 評審內容包括品質評價、創新評價、品牌評價、效益評價四大板塊, 涉及面非常廣。 其實在2008年, 瀘州老窖便獲得了首屆“四川品質獎”。

時隔8年, 瀘州老窖不忘初心, 在產品品質上精益求精、與時俱進、創新卓越, 在品質管制模式上更加高效、科學, “以卓越績效為主導、全面品質管制模式為輔助、以品質管制體系模式為脈絡的綜合管理模式”再次問鼎“四川品質獎”。

形成產業鏈全程風險管理, 讓中國白酒的品質看得見

“讓中國白酒的品質看得見”是瀘州老窖的品質理念,瀘州老窖致力於提升白酒行業的品質水準, 致力於改變白酒加工給人們留下的落後、陳舊的印象, 讓白酒的品質看得見、摸得著。 基於此, 瀘州老窖從四個維度來把控品質, 即顧客定義品質、專家引導品質、品質優化品質、標準量化品質。

為了做好品質管理工作, 瀘州老窖建立了特有的品質管制模式:基於HWM模式的產業鏈全程風險管理。

HWM模式是指“大品質觀(High quality view)理念、全產業鏈(Whole industry chain)體系和多層次面(Multi level)監管”。

瀘州老窖於1979年率先在白酒行業中推行全面品質管制。 先後按相關國家標準及內部控制需要建立了品質、食品安全、有機等7大管理體系, 形成了全方位的、完善的管理體系。 建立了涵蓋原糧種植、曲藥生產、釀酒生產、基酒儲存、勾調組合、灌裝生產和品質檢驗等環節200余項技術標準構成的較為完善的品質技術標準體系。 開展系統化的供應鏈品質管制, 將品質管制延伸至供應商、物流運輸合作方及經銷商, 形成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品質管制體系。

瀘州老窖還建立了三級品質監管模式及多種監管方式。 即由公司生產單位、駐點品質監管隊伍、現場巡查隊伍,

通過現場巡查、品質審核、品質檢驗、目標管理和品質考核等多種方式進行品質安全監管。 並借助國家級標準化農業示範區、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酒類包裝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對產品進行“源頭預防、程序控制、結果監測”。

品質管制精細化, “五步走”實現農田到餐桌品質可追溯

第一步, 大力夯實源頭預防。 內在品質安全方面, 瀘州老窖和瀘州市政府聯合打造了“瀘州老窖現代農業示範區”, 在瀘州多地建立了有機高粱種植基地, 從源頭確保了釀酒用糧食、曲藥的食品安全。 外在包裝品質方面, 制定《包裝設計規範》, 對包裝材料的結構、材質、工藝、尺寸標準化,提高了產品通用性及生產效率,降低了包材品質風險及成本。

第二步,品質管制向前後兩端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瀘州老窖大力提升白酒包裝生產的標準化、規範化和集約化水準,利用包材集群化生產模式,對供應商品質管制實施“四個統一”標準(同一原料驗收、過程檢驗、現場管理及成品檢驗標準)。同時,瀘州老窖還實施集中成品酒灌裝,在成品酒灌裝管理中,對灌裝生產單位堅持“兩個統一”(統一包裝生產工藝和統一品質檢驗標準)。

第三步,依託“一區一院三中心”國家級技術平臺確保品質安全。瀘州老窖依託國家級標準化農業示範區、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酒類包裝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級技術平臺,對白酒產業鏈進行源頭預防、程序控制、結果監測。瀘州老窖還發起組建“四川省白酒釀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將整合省內白酒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科技力量,攻關共性技術。

第四步,建立風險評估、預防、控制機制,將食品安全問題防患於未然。瀘州老窖成立“新產品測試室”對“新材料、新工藝、新供方”實施風險評估,並根據實際情況和產業鏈潛在食品安全風險制定了週期性的風險監測計畫。

第五步,以“技術創新”為推動,建立電子追溯體系。2014年,瀘州老窖啟動以二維碼技術為基礎的溯源體系建設,著手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品質追溯體系。瀘州老窖還通過控制品質關鍵節點,實現生產和管理過程資料的即時關聯,正逐步實現傳統產業生產製造的自動化和智慧化。

當前,瀘州老窖公司生產的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30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品質均達到並超過相關國家、地區的要求,得到一致認可和好評。

科研能力強勁,創新成果居行業領先水準

瀘州老窖擁有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博士後工作站、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等科技創新平臺19個,其中國家級平臺12個、省級平臺7個。推動組建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瀘州實驗室、國家酒類包裝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酒類品質安全聯合研究基地等相關平臺4個。

瀘州老窖擁有國家非物質傳承人3名,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2名,國家863、973專案首席專家2名,四川省學術帶頭人3名,四川省專家評議(審)委員會委員2名,“中國釀酒大師”3名,“中國白酒大師”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名,國家級白酒評委19名。並通過“院士工作站”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以及客座專業教授15名。

截至目前,瀘州老窖共申請發明專利215件,實用新型172件;獲授權發明專利129件,實用新型159件。專利內容涵蓋原糧種植、制曲工藝、發酵工藝、功能微生物選育及培養等釀造產業鏈內容,形成系統的技術創新體系。

瀘州老窖擁有馳名商標5枚,著名商標6枚,知名商標7枚;共計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58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18篇;參與制定並發佈的國標9個、行標3個、地方標準2個、團體標準2個;承擔國家級研發專案8項,省部級研發專案54項。

截至目前,瀘州老窖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1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協會科技獎項30余項。此外,還獲得瀘州市政府科技獎項10余項。

近年來,瀘州老窖在堅守傳承中國白酒傳統文化和技藝的同時,充分發揮在窖池資源和工藝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努力推動中國白酒向有機、健康、環保方向發展,以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始終致力於“讓中國白酒的品質看得見”,這份匠心十分的珍貴。

對包裝材料的結構、材質、工藝、尺寸標準化,提高了產品通用性及生產效率,降低了包材品質風險及成本。

第二步,品質管制向前後兩端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瀘州老窖大力提升白酒包裝生產的標準化、規範化和集約化水準,利用包材集群化生產模式,對供應商品質管制實施“四個統一”標準(同一原料驗收、過程檢驗、現場管理及成品檢驗標準)。同時,瀘州老窖還實施集中成品酒灌裝,在成品酒灌裝管理中,對灌裝生產單位堅持“兩個統一”(統一包裝生產工藝和統一品質檢驗標準)。

第三步,依託“一區一院三中心”國家級技術平臺確保品質安全。瀘州老窖依託國家級標準化農業示範區、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酒類包裝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級技術平臺,對白酒產業鏈進行源頭預防、程序控制、結果監測。瀘州老窖還發起組建“四川省白酒釀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將整合省內白酒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科技力量,攻關共性技術。

第四步,建立風險評估、預防、控制機制,將食品安全問題防患於未然。瀘州老窖成立“新產品測試室”對“新材料、新工藝、新供方”實施風險評估,並根據實際情況和產業鏈潛在食品安全風險制定了週期性的風險監測計畫。

第五步,以“技術創新”為推動,建立電子追溯體系。2014年,瀘州老窖啟動以二維碼技術為基礎的溯源體系建設,著手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品質追溯體系。瀘州老窖還通過控制品質關鍵節點,實現生產和管理過程資料的即時關聯,正逐步實現傳統產業生產製造的自動化和智慧化。

當前,瀘州老窖公司生產的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等30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品質均達到並超過相關國家、地區的要求,得到一致認可和好評。

科研能力強勁,創新成果居行業領先水準

瀘州老窖擁有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博士後工作站、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等科技創新平臺19個,其中國家級平臺12個、省級平臺7個。推動組建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瀘州實驗室、國家酒類包裝產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酒類品質安全聯合研究基地等相關平臺4個。

瀘州老窖擁有國家非物質傳承人3名,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2名,國家863、973專案首席專家2名,四川省學術帶頭人3名,四川省專家評議(審)委員會委員2名,“中國釀酒大師”3名,“中國白酒大師”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名,國家級白酒評委19名。並通過“院士工作站”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以及客座專業教授15名。

截至目前,瀘州老窖共申請發明專利215件,實用新型172件;獲授權發明專利129件,實用新型159件。專利內容涵蓋原糧種植、制曲工藝、發酵工藝、功能微生物選育及培養等釀造產業鏈內容,形成系統的技術創新體系。

瀘州老窖擁有馳名商標5枚,著名商標6枚,知名商標7枚;共計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58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18篇;參與制定並發佈的國標9個、行標3個、地方標準2個、團體標準2個;承擔國家級研發專案8項,省部級研發專案54項。

截至目前,瀘州老窖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1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協會科技獎項30余項。此外,還獲得瀘州市政府科技獎項10余項。

近年來,瀘州老窖在堅守傳承中國白酒傳統文化和技藝的同時,充分發揮在窖池資源和工藝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努力推動中國白酒向有機、健康、環保方向發展,以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始終致力於“讓中國白酒的品質看得見”,這份匠心十分的珍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