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清輝:加強自我保護 規避業績變臉股

加強自我保護 規避業績變臉股

1月18日,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7年中國經濟年報:GDP首破80萬億元, 增速6.9%, 實現2010年來首次回升。 十幾天裡,

中國31個省份也相繼公佈了本省份的2017年度經濟運行資料。 從各地區大格局來看, 東部和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呈現出平穩態勢, 西部地區發展搶眼, 東北經濟則呈現回暖跡象。

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 2017年, 東部地區投資增長8.3%, 增速比1月至11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 中部地區投資增長6.9%, 增速與1月至11月份持平。 西部地區投資增長8.5%, 增速位居四大板塊之首。 東北地區投資增長2.8%, 增速繼續穩步回升。

總體而言, 2017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多省份邁上新臺階, 整體形勢好於預期。 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大背景下, “推動高品質發展”已成為中國各省份在當地“兩會”上頻繁提到的關鍵熱詞,

這也與新時代的根本特徵之一就是追求高品質發展、更注重增長的品質和效益一脈相承。

監管層有必要加強問詢

當前, 雖然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持續走強, 但我關注到A股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的2017年年報, 很多公司業績卻並不理想, 甚至出現了業績預盈變預虧或者預告大變臉的情況。 一般而言, 上市公司業績變臉, 都把原因歸於外部因素所致, 例如行業風險、對賭失敗, 或突發情況影響所導致的被動“變臉”。 這些客觀因素造成的“變臉”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也存在一些上市公司預報業績變臉卻是由於自身因素, 例如瘋狂並購引發後遺症、因誠信問題導致財務“漏洞”曝光等。

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變臉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A股監管層對於一些無端業績變臉公司進行問詢是必要的。 這樣才能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避免不必要的投資虧損。 對於投資者而言, 應該加強自我保護, 儘量遠離這些業績變臉以及業績大幅下滑的股票, 更多關注業績增長具備確定性的績優股, 且不輕易追漲。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本欄逢週一刊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