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突破“超高溫高壓”限制,中國南海油氣開採呈現新局面

近日,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旗下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在我國南海成功完成一口超高溫高壓探井的測試作業。

“本次鑽探作業位於我國南海北部鶯歌海盆地, 距離海南三亞市西南約110公里處, 該井溫度接近200攝氏度, 壓力係數2.28, 井底壓力接近1000個大氣壓, 屬於超高溫高壓。 ”中國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總工程師李中介紹。

相關專家表示, 該井的成功鑽探, 進一步驗證了我國海上超高溫高壓鑽完井系列關鍵技術方面的有效性, 使我國海上高溫高壓鑽完井技術體系躋身世界前列,

這將對勘探開發我國南海深層油氣、推進南海萬億大氣區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公認的世界級難題

中國南海地處歐亞、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塊交匯處, 與美國墨西哥灣、英國北海並稱全球三大海上高溫高壓海區。 但相比其他兩個區,

中國南海的溫度、壓力更高。

資料顯示, 中國南海地層最高溫249攝氏度, 壓力係數2.38, 相當於1.25萬噸的重物壓在1平方米的面積, 地層高含二氧化碳, 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煉爐”。

根據國土資源部《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資料顯示, 中國南海高溫高壓區域蘊藏著近15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約占南海總資源量的1/3。

我國海上高溫高壓天然氣開發起步較晚。 上世紀80年代, 因缺乏技術和人才, 我國共引進6家外國石油公司開展長達近10年的勘探, 但均未獲得商業發現, 最終紛紛退出。 中國南海高溫高壓區天然氣勘探也因此成為全球油氣行業內公認的世界級難題。

迎來勘探的“春天”

外國石油公司離開後, 中國海油展開全力攻堅, 以國家重大科研專項為依託, 攜手國內石油院校和企業共同攻關。

通過10年的努力, 中國海油創新發展了高溫高壓天然氣成藏理論, 推翻了“鶯瓊盆地高溫高壓無法游離成藏”的定論, 明確了鶯瓊盆地的高溫高壓領域確實有著豐富的天然氣藏。

經過中國海油工程技術人員20多年的反復研究和實踐,

2010年迎來了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的突破, 創建基於多源多機制壓力精確預測的海上高溫高壓安全鑽井等全套技術, 一舉攻克了高溫高壓世界級難題。

此後, 我國南海鶯瓊盆地中深層迎來了勘探的“春天”, 中國海油先後於2010年、2012年、2015年發現了東方13-1、東方13-2、樂東10-1等5個高溫高壓氣田, 揭開了南海北部鶯歌海盆地高溫高壓領域豐富的油氣資源的神秘面紗, 打開了一扇通往南海油氣“寶藏”的大門。

至此, 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具備獨立開發海上高溫高壓油氣能力的國家。

服務國家戰略的“中國力量”

2018年1月8日,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一大批由中央企業獨立或牽頭完成的項目被授予國家級獎項。

在這些獲獎項目中, 湧現出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涉及航空航太、石油石化、電力等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其中, 中國海油的“南海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這些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充分體現出中央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國家科技創新中的骨幹帶頭作用更加突出,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彰顯了“中國力量”。

中國海油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的成功,使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從淺海走向深水的步伐悄然加快。同時,該套技術也使我國向世界提供了一份完整的高溫高壓區天然氣開發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目前,該技術在國外高溫高壓區塊48口井中應用成功,其中美國墨西哥灣8口、英國北海7口、伊拉克米桑18口。這套技術在國內外的全面應用,實現直接經濟效益216億元,間接經濟效益3565億元。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華表示,立足新起點,中國海油還將攻堅克難,加快我國南海深水高溫高壓氣田開發的步伐,為建設海洋強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這些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充分體現出中央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在國家科技創新中的骨幹帶頭作用更加突出,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彰顯了“中國力量”。

中國海油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的成功,使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從淺海走向深水的步伐悄然加快。同時,該套技術也使我國向世界提供了一份完整的高溫高壓區天然氣開發的“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

目前,該技術在國外高溫高壓區塊48口井中應用成功,其中美國墨西哥灣8口、英國北海7口、伊拉克米桑18口。這套技術在國內外的全面應用,實現直接經濟效益216億元,間接經濟效益3565億元。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華表示,立足新起點,中國海油還將攻堅克難,加快我國南海深水高溫高壓氣田開發的步伐,為建設海洋強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