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臨停公司緣何數量驟增

昨日, 大盤指數雖低開高走拉出長陽, 但個股仍跌多漲少, 跌停家數遠超漲停家數。 買盤不足, 閃崩頻頻, 部分上市公司再次選擇停牌避風。 當天停牌公司達57家, 其中34家為早間“臨停”, 家數遠超平日。

那些存在股權質押比例過高、持倉機構杠杆過高、估值過高難配業績等“風險點”的公司, 在近期的市場中正變得越來越刺眼。 對部分公司來說, 或許停牌緩衝不失為一個辦法。

34家公司集體臨停

近期個股閃崩頻現, “牽動”著市場情緒。 感到緊張的不只是中小投資者, 一些公司在自查發現問題後, 隨即啟動停牌,

試圖留出緩衝空間。

2月5日早盤, 多達34家A股公司臨時停牌, 加上2月4日晚間就已公告停牌的公司, 僅2月5日當天, 啟動停牌的公司就達57家。

其中, 歐浦智網、興源環境在公告中承認, 停牌系因近期股價跌幅較大, 控股股東或相關方質押的股票有部分已觸及平倉線, 公司依據相關規定申請停牌。 兩公司均表示, 相關股東將採取積極措施, 通過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或追加質押物等有效措施保持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

難言之隱與燃眉之急

有市場人士分析, 近幾個交易日紮堆停牌的逾百家公司中, 不少公司與部分“閃崩股”在股東持股質押、機構股東杠杆、估值水準等指標上較為相似。 因此, 不排除有公司是為了“避免閃崩”而防範性停牌。

股東持股質押方面, 除歐浦智網、興源環境, 2月5日早間臨停的銀河生物晚間又公告, 控股股東銀河集團的質押持股已近5.25億股, 占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99.84%。 目前, 銀河集團所質押的公司股票中約有33.02%已低於平倉線, 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126.80%。

此外, 不少臨停上市公司的股東榜中, 還有信託計畫、資管產品的身影。 以歐浦智網為例,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 公司股東榜中有雲南信託、華潤深國投信託的相關信託計畫現身, 存在類似情況的, 還有飛馬國際、新海宜、西隴科學等。 其中, 以“擬簽署重大協定”為由停牌的飛馬國際較為典型。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 公司流通股東榜上除控股股東飛馬投資控股外, 剩餘九席全被信託計畫和資管產品佔據。

還有一重因素是估值水準和股價波動。 市場“馬太效應”下, 白馬藍籌獲得更好的流動性, 市值不大但估值水準虛高的個股則成了主流資金回避的品種。

“降杠杆的趨勢已非常明確, 部分上市公司或是擔憂信託、資管類股東拋售, 或是因大股東籌措資金補充質押物, 都可能以停牌作為緩衝, 為化解風險留出時間。 ”有市場人士如此表示。 他認為, 停牌期間, 利空因素如果沒有得到有效化解, 那麼在複牌後, 股價大概率還是會繼續走低。 但只要公司運營良好, 風險大多能夠在停牌期間得以化解, 無需太過擔心。

近日, 有券商人士分析稱, 即使個別上市公司股價逼近平倉線, 證券公司也不會急於在二級市場拋售, 即使最後不得不賣出,

也將按照有關減持規定逐步賣出, 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未來可能給市場造成的壓力是極其有限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