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南北船合併這事定了?中船發公告僅差國資委拍板了!

中國南北船合併的事情已經是炒作的不能再炒作了, 是是非非, 合併分開, 難說其中的玄機!而昨日, 一紙公告再度將業內目光聚焦至“南北船”的合併問題上來。 中國船舶發佈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稱, 截至目前, 本次資產重組尚未取得相關主管部門的前置審批意見。 但預計公司將於2018年2月26日前及時履行相關決策程式, 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本次重組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 中國船舶在今年1月4日發佈的公告中稱, 公司預計將在2018年2月25日前取得國務院國資委對本次重組方案的原則性同意意見。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 近年來, 船舶行業持續虧損, 除受國際船運業整體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外, 勞動力成本上漲和原材料價格提升同樣加劇了造船企業的經營壓力。 對於船舶行業來說, 在當前深化央企並購重組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大環境下, 進一步推動行業整合在所難免。 尤其是對中國船舶來說, 推進重組整合顯得更為迫切。

在中國船舶業,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中船重工有著“南船”、“北船”之稱。 市場對“南船”、“北船”的整合高度關注。 國資國企改革專家周麗莎表示, 從“南船”、“北船”合併的可行性來看,

中船集團作為第一批混改試點企業, 目前已形成明確的混改思路, 即優先選擇在純民品、競爭性強的業務領域, 引入各種所有制資本, 優化國有股權結構。 而中船重工此前通過債轉股, 有效降低了公司的杠杆率, 增強了其資本實力, 減輕了財務壓力, 也提升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 對於這兩家企業來說, 通過重組整合可以形成合力, 以便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

分析人士指出, 北船集團在設計、配套佔據絕對地位, 南船僅參與建造及部分艦船電子配套, 船廠和設計所、配套廠之間難以形成高效的溝通,

因此南北船合併可改善研製現狀, 降低溝通成本。 南北船合併的投資機會主要在於海洋防務、艦船電子類資產整合。 從海洋防務整合來看, 重點關注江南造船、滬東中華資產注入。 目前南北船集團體外仍有大量優質的海洋防務軍品資產, 其中包括北船集團的渤船集團(核潛艇總裝), 還有大量軍工科研院所生產性資產, 南船集團的江南造船(超大型、大型水面艦艇總裝)、滬東中華(中大型水面艦艇總裝等)、桂江造船(導彈艇、軍輔船等)等。

與注入中船防務相比, 江南造船注入中國重工更有利於軍船產品整合, 提高艦船整體研製水準。 與中船防務相比, 中國重工與艦船總體設計所合作更為密切、溝通更順暢, 軍船產品更為相似,因此管理更具優勢。另外,在再融資新規之下,中國重工市值占優。

從艦船電子整合帶來的投資機會來看,中電廣通成長可期。中電廣通未來或將成為南北船集團艦船電子惟一平臺,除了明確將注入的長城電子裝備公司以外,艦船電子類資產主要集中於北船科研院所(包括726所、715所、722所、723所、716所等)、部分雷達、通信等設備生產單位,以及南船集團系統院、九江精密所等。

艦船電子類裝備約占艦船研製費用15%~20%,未來中電廣通的市值將超過中國動力。南北船集團中已經改制完成的科研院所資產有望率先注入到上市公司平臺。由於再融資新規出臺,中電廣通的資產注入可能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段完成,因此,其投資機會可持續關注。

【機會提示】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牛股王!學習更多選股技巧,每天提示牛股機會>>

軍船產品更為相似,因此管理更具優勢。另外,在再融資新規之下,中國重工市值占優。

從艦船電子整合帶來的投資機會來看,中電廣通成長可期。中電廣通未來或將成為南北船集團艦船電子惟一平臺,除了明確將注入的長城電子裝備公司以外,艦船電子類資產主要集中於北船科研院所(包括726所、715所、722所、723所、716所等)、部分雷達、通信等設備生產單位,以及南船集團系統院、九江精密所等。

艦船電子類裝備約占艦船研製費用15%~20%,未來中電廣通的市值將超過中國動力。南北船集團中已經改制完成的科研院所資產有望率先注入到上市公司平臺。由於再融資新規出臺,中電廣通的資產注入可能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段完成,因此,其投資機會可持續關注。

【機會提示】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牛股王!學習更多選股技巧,每天提示牛股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