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金仲蓀與東興隆街

東興隆街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至祈年大街,東至崇文門外大街。 東興隆街52號為中華戲曲專科學校舊址,這是20世紀30年代一所著名的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焦菊隱、金仲蓀曾先後任校長,教師有王瑤卿、曹心泉、高慶奎、郭際湘等。

金仲蓀(1879—1945),原名金兆炎,祖籍浙江金華,著名詩人、教育家、京劇劇作家。 青年時期,他就讀于京師大學堂,是其首屆學生,畢業後從事文學工作。

1924年,金仲蓀開始從事編劇工作,專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作劇。 由《碧玉簪》始,金鐘蓀連續為其寫了十多出戲,其中影響較大的有1925年的《聶隱娘》,1926年的《文姬歸漢》《斟情記》,1930年的《荒山淚》,等等。

其中,《文姬歸漢》被稱為京劇藝術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荒山淚》也是程派藝術的悲劇經典劇碼。 可以說,程硯秋在京劇界取得的巨大成功離不開金鐘蓀的扶植。

金鐘蓀一生培養了眾多京劇人才,對京劇藝術的繼承發展作出了貢獻。 1931年,金鐘蓀參與創立劇藝實進會,參加者有程硯秋、荀慧生等人;1936年,金鐘蓀繼焦菊隱之後,任中華戲曲專科學校校長。 此外,他還擔任《劇學月刊》主編。

王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