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冰面駕控海馬S5青春版:如何做到“不放飛自我”?

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文章, 來自撰稿人JackieLXX。

一入寒冬, 車企們紛紛在北國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的冰雪試駕活動, 其中大多數是展示其冰雪路面的漂移能力和駕控樂趣。

然而對於我這種“佛性老司機”來說, 漂移什麼的還是太過風險, 一不小心滑出去就擔心車企的維修費用。 可是, 體驗車輛在冰雪路面上那種滑與不滑的狀態、學會在車輛剛剛失控的情況下如何救車, 是我從事這個行業需要涉獵到的——字面上的知識往往太“單薄”, 這次我就開著海馬S5青春版來了一次完全不同的試駕體驗, 感受在幾乎沒有摩擦力的冰面上駕駛一輛車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

在無摩擦力的冰面, ESP是保命神器

這次海馬汽車的冰雪試駕活動其實分為兩部分, 一天時間是在完全冰封的湖面上體驗車輛的駕控狀態, 第二天是進行常規冰雪道路的試駕。 對於很少有機會嘗試完全在冰面駕駛的南方人來說, 第一天的駕駛環節顯然更讓人“激動”。

海馬方面在鏡泊湖冰封的湖面上設置不同的項目, 包括一條模擬的銀石賽道, 以及標準的麋鹿測試、8字繞圈、25米的蛇形繞樁。 對了, 還有一條體驗無摩擦力冰面的“冰壺賽道”。 先來講講“冰壺”環節, 我剛開始駕駛的這輛海馬S5青春版僅僅是換了雪地胎, 不過在幾無摩擦力的冰面上, 你會發現雪地胎在這裡同樣毫無用處——比如加速到40km/h以後踩死刹車, 你能夠明顯感覺到車輛仍是一直往前滑, 減速效果和平時路面天差地別。 因此,

我們應該意識到, 在純冰面上雪地胎也基本沒多大作用——換上釘胎, 才能在冰面上舞蹈。

之後重新坐進換了釘胎的車輛中, 進入其他的冰面體驗環節。 一上車教練就告知我們:即便是釘胎, 在冰面高強度的駕駛下磨損也會很快, 摩擦力將持續下降,

因此我們很容易在大幅度轉向的情況下遇到車輛的橫移和ESP的介入。

在麋鹿測試中, 我們以40km/h的速度緊急轉向, 並且既不踩刹車也不踩油門, 這個瞬間, 博世9.1版本的ESP會在車輛即將失控的時候介入, 幫忙修正車輛姿態、並且降低速度, 防止車身出現嚴重側滑、甩尾等狀況。 至少在第一次緊急避讓中你可以很穩當的維持在車道中,而不會讓車輛直接滑出樁筒區域。

而感受到ESP系統介入最明顯環節,其實是在8字圓環繞樁時。一旦你的速度過快,開始動作稍大的轉向,駕駛者很容易發現車尾正在橫擺,而這時候儀錶盤的ESP燈就開始閃爍,告訴你車輛正在打滑。如果這期間你再踩油門,會發現動力輸出是沒有反應的,因為ESP介入以後會通過自發的“點刹”,來不斷修正車身姿態,車輛也會降低速度,這時候你修正方向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車輛行進軌跡。

那麼,假如沒有ESP,這時又會發生什麼?首先車尾會有很大幅度的擺動,對沒有經驗的駕駛者來說很難處理,最終的結果則很可能是因完全控制不住車輛而發生危險。

感知了ESP介入的體驗,當我們在“冰上銀石賽道”駕駛的時候就可以開得“更快”——你需要在彎道中盡可能的避免觸發ESP介入,因為那樣就會降低車速,讓你很難開快。我的駕駛體驗中,在冰面賽道第一要領是盡可能的走直線、避免大幅度的轉向。因為如果在速度較快時進行大幅度轉向,車尾將很快側滑出去,前驅車型出現“推頭”,這時候就會觸發ESP。所以你需要盡可能的提前預判轉向時機,並且當車尾向外擺動的時候需要順著車尾的角度修方向——如果打錯方向,車輛可能就橫在賽道了。這種開法在連續彎道的時候尤為過癮,你可以在那種“滑與不滑之間的臨界狀態”快速的穿越彎道。

實際上,一般駕駛者很難不觸發ESP介入。所以速度降下來後你會發現,就算車尾滑出去以後對車輛的控制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再加上動力輸出的中斷進一步降低了犯錯幾率。“在冰雪路面上開車,ESP的確是一個保命的好東西。”我那輛車的隨車教練說。

另外,很多人擔心車輛在滑動的過程中會翻車。其實大多數情況是:即便在冰封的湖面上滑出去還是比較安全的,只要滑出去時車速不高,或者輪子不是側面撞上阻擋物,那麼一般不會翻車,基本上算是體驗一回瞬間平移滋味。

冰雪道路體驗:穩重為上

第二天進行的冰雪路面駕駛就輕鬆了許多,當然前提是車輛換上雪地胎——雪地胎比一般的四季胎更軟,紋路也更深,因此可以帶來更高的抓地力,保證車輛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不會打滑,但缺點是雪地胎會增加油耗。

在從鏡泊湖到亞布力兩百五十多公里的路上,我們並沒有遇到完全被冰雪覆蓋的路面,這也就說只要盡可能的讓一邊輪胎掛著乾燥路面走都不用太擔心失去抓地力。只是在許多結冰,或者積雪被大車壓成暗冰的路面,還是需要穩重點,尤其在轉向時儘量輕柔,避免突然大幅度轉向。

另外由於部分路段的暗冰不少,車輛駛過結冰處的時候對減震也是一個考驗,那種頗為集中的結冰路段就像是密集減速帶,對乘坐舒適性影響很大。而海馬S5青春版的底盤調校還是延續了海馬車型一貫有韌性的特點,會把路面狀況在經過處理後傳遞給駕駛者,但也不是那種完全軟綿綿的感覺。這種很歐洲味的底盤調校甚至讓我們願意在冰雪路面上開得更快一些——在蜿蜒的山間,我們一度把時速拉到了八九十公里,而依然可以讓我們開著不膽怯。

可以說,扎實的底盤素質是海馬的立身之本。

轉向手感方面,在低速時EPS給出的資訊還是太輕了,虛位也有一些,因此在冰面賽道上要想精准的控制轉向並不容易。而在冰雪道路上,由於速度拉得高,隨速轉向的標定就變得更“重手”——轉向的手感和精確性更出色,這時候也更符合一輛主打操控SUV的感覺。

動力方面,1.6L VVT發動機與比利時邦奇CVT變速箱的匹配比較成熟,而且1.6L發動機的輸出載著我們四個成年人也並不乏力,除了起步會階段覺得遲鈍些,跑起來後就很輕快了。不過遇到爬坡或山間駕駛,還是建議把CVT變速箱的擋位打到S擋或者手動模式來更好地控制扭矩輸出,雖然能清晰聽到引擎發出的嘶吼,但開起來的確暢快不少。

海馬S5青春定製版有哪些不一樣?

在這次的冰雪試駕中,我們也發現了新款海馬S5青春版的身影,海馬方面稱之為“海馬S5青春定製版”。新車型一眼看上去比老款更“順眼”一些,但改動的地方其實並不多,主要是將之前過於“獨特”的凹字形前進氣格柵和保險杠改為了海馬S5強動力版的直線型,讓其更具家族氣息。同時,定製版車型還擁有雙色車頂的搭配,比如藍白配、桔黑配,看上去更有動感和年輕化元素。

車內,定製版的中控螢幕也從8英寸升級到10英寸,同樣支援CarPlay等車載互聯系統,保持了原有的巨大全景天窗和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等配置,這些對年輕人還是很有吸引力。據海馬透露,海馬S5青春定製版允許消費者根據自身喜好通過海馬商城定制雙色車身、車貼、後視鏡、拉花等,這款車型預計將於4月底上市。

駕仕小結:

據駕仕派瞭解,海馬S5青春版的作為入門款,其銷量已經開始逐漸達到海馬S5強動力版的水準,這顯示出很多年輕消費者對於入門SUV產品依舊有著很強的需求。我們認為,隨著“定製版”車型的推出,對產品外形的改造和配置的提升,會進一步拉高海馬S5青春版的銷量——這對於海馬汽車來說是今年銷量增長的關鍵因數。

至少在第一次緊急避讓中你可以很穩當的維持在車道中,而不會讓車輛直接滑出樁筒區域。

而感受到ESP系統介入最明顯環節,其實是在8字圓環繞樁時。一旦你的速度過快,開始動作稍大的轉向,駕駛者很容易發現車尾正在橫擺,而這時候儀錶盤的ESP燈就開始閃爍,告訴你車輛正在打滑。如果這期間你再踩油門,會發現動力輸出是沒有反應的,因為ESP介入以後會通過自發的“點刹”,來不斷修正車身姿態,車輛也會降低速度,這時候你修正方向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車輛行進軌跡。

那麼,假如沒有ESP,這時又會發生什麼?首先車尾會有很大幅度的擺動,對沒有經驗的駕駛者來說很難處理,最終的結果則很可能是因完全控制不住車輛而發生危險。

感知了ESP介入的體驗,當我們在“冰上銀石賽道”駕駛的時候就可以開得“更快”——你需要在彎道中盡可能的避免觸發ESP介入,因為那樣就會降低車速,讓你很難開快。我的駕駛體驗中,在冰面賽道第一要領是盡可能的走直線、避免大幅度的轉向。因為如果在速度較快時進行大幅度轉向,車尾將很快側滑出去,前驅車型出現“推頭”,這時候就會觸發ESP。所以你需要盡可能的提前預判轉向時機,並且當車尾向外擺動的時候需要順著車尾的角度修方向——如果打錯方向,車輛可能就橫在賽道了。這種開法在連續彎道的時候尤為過癮,你可以在那種“滑與不滑之間的臨界狀態”快速的穿越彎道。

實際上,一般駕駛者很難不觸發ESP介入。所以速度降下來後你會發現,就算車尾滑出去以後對車輛的控制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再加上動力輸出的中斷進一步降低了犯錯幾率。“在冰雪路面上開車,ESP的確是一個保命的好東西。”我那輛車的隨車教練說。

另外,很多人擔心車輛在滑動的過程中會翻車。其實大多數情況是:即便在冰封的湖面上滑出去還是比較安全的,只要滑出去時車速不高,或者輪子不是側面撞上阻擋物,那麼一般不會翻車,基本上算是體驗一回瞬間平移滋味。

冰雪道路體驗:穩重為上

第二天進行的冰雪路面駕駛就輕鬆了許多,當然前提是車輛換上雪地胎——雪地胎比一般的四季胎更軟,紋路也更深,因此可以帶來更高的抓地力,保證車輛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不會打滑,但缺點是雪地胎會增加油耗。

在從鏡泊湖到亞布力兩百五十多公里的路上,我們並沒有遇到完全被冰雪覆蓋的路面,這也就說只要盡可能的讓一邊輪胎掛著乾燥路面走都不用太擔心失去抓地力。只是在許多結冰,或者積雪被大車壓成暗冰的路面,還是需要穩重點,尤其在轉向時儘量輕柔,避免突然大幅度轉向。

另外由於部分路段的暗冰不少,車輛駛過結冰處的時候對減震也是一個考驗,那種頗為集中的結冰路段就像是密集減速帶,對乘坐舒適性影響很大。而海馬S5青春版的底盤調校還是延續了海馬車型一貫有韌性的特點,會把路面狀況在經過處理後傳遞給駕駛者,但也不是那種完全軟綿綿的感覺。這種很歐洲味的底盤調校甚至讓我們願意在冰雪路面上開得更快一些——在蜿蜒的山間,我們一度把時速拉到了八九十公里,而依然可以讓我們開著不膽怯。

可以說,扎實的底盤素質是海馬的立身之本。

轉向手感方面,在低速時EPS給出的資訊還是太輕了,虛位也有一些,因此在冰面賽道上要想精准的控制轉向並不容易。而在冰雪道路上,由於速度拉得高,隨速轉向的標定就變得更“重手”——轉向的手感和精確性更出色,這時候也更符合一輛主打操控SUV的感覺。

動力方面,1.6L VVT發動機與比利時邦奇CVT變速箱的匹配比較成熟,而且1.6L發動機的輸出載著我們四個成年人也並不乏力,除了起步會階段覺得遲鈍些,跑起來後就很輕快了。不過遇到爬坡或山間駕駛,還是建議把CVT變速箱的擋位打到S擋或者手動模式來更好地控制扭矩輸出,雖然能清晰聽到引擎發出的嘶吼,但開起來的確暢快不少。

海馬S5青春定製版有哪些不一樣?

在這次的冰雪試駕中,我們也發現了新款海馬S5青春版的身影,海馬方面稱之為“海馬S5青春定製版”。新車型一眼看上去比老款更“順眼”一些,但改動的地方其實並不多,主要是將之前過於“獨特”的凹字形前進氣格柵和保險杠改為了海馬S5強動力版的直線型,讓其更具家族氣息。同時,定製版車型還擁有雙色車頂的搭配,比如藍白配、桔黑配,看上去更有動感和年輕化元素。

車內,定製版的中控螢幕也從8英寸升級到10英寸,同樣支援CarPlay等車載互聯系統,保持了原有的巨大全景天窗和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等配置,這些對年輕人還是很有吸引力。據海馬透露,海馬S5青春定製版允許消費者根據自身喜好通過海馬商城定制雙色車身、車貼、後視鏡、拉花等,這款車型預計將於4月底上市。

駕仕小結:

據駕仕派瞭解,海馬S5青春版的作為入門款,其銷量已經開始逐漸達到海馬S5強動力版的水準,這顯示出很多年輕消費者對於入門SUV產品依舊有著很強的需求。我們認為,隨著“定製版”車型的推出,對產品外形的改造和配置的提升,會進一步拉高海馬S5青春版的銷量——這對於海馬汽車來說是今年銷量增長的關鍵因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